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Do Re M 七个小兄弟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Do Re M 七个小兄弟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七个小兄弟
学科 音乐 学科 音乐 学科 音乐
教学背景分析 3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七个小兄弟》,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萌生积极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2.通过聆听和表演,丰富对音乐的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准确演唱旋律中紧凑和舒展的部分,并了解反复记号。
重难点 1.通过学习《七个小兄弟》,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萌生积极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2.通过聆听和表演,丰富对音乐的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方式与策略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聆听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一)新课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歌曲《Do Re Mi》,并提问学生歌曲中都介绍了哪些音级朋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中描述了do re mi fa sol la ti七个音级,这七个音级之间又有哪些关系呢 让我们通过《七个小兄弟》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新课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歌曲《Do Re Mi》,并提问学生歌曲中都介绍了哪些音级朋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中描述了do re mi fa sol la ti七个音级,这七个音级之间又有哪些关系呢 让我们通过《七个小兄弟》一起了解一下吧!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是拍的。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整体比较欢快活泼。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是拍的。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整体比较欢快活泼。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运用12 34|54 32|1-||进行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连贯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范唱乐谱,并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上哪里发生了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问:歌曲从第13小节开始,节奏开始舒展,因为主要是以四分、二分这样时值较长的音符为主。在演唱这样的旋律时,我们一定要把时值唱够,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大量的气息,我们现在一起用wu来哼唱一下这段旋律。 3.教师再次范唱旋律,让学生找出谱例中自己不认识的记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中||::||是反复记号,如果之前有一个终止线,在终止线之后有一个冒号的,则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如果之前没有反复记号,则从头开始反复。那这首歌曲中只是在歌曲中结尾处出现一个反复记号,就代表着我们要从头开始反复。 4.带领学生按照顺序进行哼唱,并把演唱顺序运用数字进行标记。 5.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完整演唱,并提醒学生紧凑和舒展旋律的演唱。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运用12 34|54 32|1-||进行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连贯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范唱乐谱,并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上哪里发生了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提问:歌曲从第13小节开始,节奏开始舒展,因为主要是以四分、二分这样时值较长的音符为主。在演唱这样的旋律时,我们一定要把时值唱够,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大量的气息,我们现在一起用wu来哼唱一下这段旋律。 3.教师再次范唱旋律,让学生找出谱例中自己不认识的记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中||::||是反复记号,如果之前有一个终止线,在终止线之后有一个冒号的,则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如果之前没有反复记号,则从头开始反复。那这首歌曲中只是在歌曲中结尾处出现一个反复记号,就代表着我们要从头开始反复。 4.带领学生按照顺序进行哼唱,并把演唱顺序运用数字进行标记。 5.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完整演唱,并提醒学生紧凑和舒展旋律的演唱。
(四)巩固提高 进行找音符的游戏,寻找七个同学分别扮演1234567,让一位同学通过聆听老师弹奏的声音,迅速找到准确地音符。 (五)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七个小兄弟》,认识了do re mi fa sol la ti 七个好朋友,知道了反复记号的演唱方式,希望大家能够记得课上对于音高的感受。 (四)巩固提高 进行找音符的游戏,寻找七个同学分别扮演1234567,让一位同学通过聆听老师弹奏的声音,迅速找到准确地音符。 (五)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七个小兄弟》,认识了do re mi fa sol la ti 七个好朋友,知道了反复记号的演唱方式,希望大家能够记得课上对于音高的感受。
教学特色与反思 《七个小兄弟》将七个唱名巧妙地编入旋律,内容生动,充满了童趣,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音阶唱名练习歌曲。 我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七个小兄弟”以景展开想象。“音乐是好朋友”以情展开想象,亲情、友情。学生的思维就象一条条射线发散开去,但他们的源头却紧握老师手中。 在三年级的这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对音乐的七个音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在上课的环节中,我设置了一些游戏的环节,如准备了一棵音符树,七个小矮人的帽子,这也着实让学生非常开心。在乐曲的学习中我分别让学生听了几遍,通过学唱,跟琴唱,和为乐曲起歌名,让学生初步学会乐曲。另外我还通过旋律的创编而让学生对七个音符的长短,高低有了更深的了解。 每一首歌都有每一首歌独特的旋律特点和音乐风格,不管歌曲的难易程度如何,都应该给学生留下某一个音乐上的感受。这首歌作为三年级的起始课,同时也是对唱名、识谱教学的一个起始课,应该给学生在“音高顺序”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上完这节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一节课上,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我发现,我们很想在一堂课中灌输给学生音高、强弱、连跳等多方面的知识。既想说音高,又要体验时值。既要表现连跳,又想编创旋律。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很累,很紧张。老师也有些赶。其实,这种贪多贪全的想法是不对的,也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于是,我在不断的上课中修正了教案,先后拿掉了“反复跳跃记号”的学习,降低了对强弱的要求,并且不出现连线和跳音,只要求在演唱中表现出连贯和跳跃。一节课只注重唱名的顺序,特别是音高顺序的认识和感受。并结合歌曲来表现出来。一节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反复巩固这个知识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忽略了游戏的时间,而对于学唱这一块,学生只是唱了个大概,没有唱好,有的音也没有唱准,今后在教学中,我要更注意这一块,力求学生通过音乐得到更大的收获,也力求在音准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