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暑假预习 学案+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暑假预习 学案+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观沧海
曹操〔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统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波涛汹涌
实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山高耸 树木茂盛
动静结合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
虚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文学常识
(1)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曹操诗歌多慷慨悲凉,豪迈奔放,有浓郁的抒情性。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2)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
(3)《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2、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草植生长茂盛。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3、内容理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名观海地点是在碣石山上,其中“观”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后三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为所观实景,写出了辽阔壮观的大海和萧瑟的秋风,然而所描绘的秋风中却没有丝毫感伤的基调。紧接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想象海洋吞吐日月,容纳万物,是为了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为和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