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1课时
课题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2.通过搜集公共标志,知道不同公共标志在相应场所的应用。 3.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重点 知道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难点 理解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 新课 在图书馆里,如果所有人都不保持安静,会怎么样?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所有人都闯灯,那么一天又会发生多少车祸呢?如果所有人都不不遵守公共秩序,那么这个社会就乱了。 思考不遵守公共秩序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引发学生思考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危害。
讲授 新课 活动一:文明行为大讨论 1.说一说你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令你讨厌、反感的行为,为什么? 2.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听听大家的说法。播放视频《文明行为大讨论》。 3.视频中人们都提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 活动二:公共生活秩序单 1.通过同学分享的经历和视频中提到的,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愿意坦诚地说一说自己犯过的错误? 老师:有时候我们是不经意地犯了错误,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错,不过今天同学们既然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老师相信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2.下面我们就来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为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到优异的社会秩序服务。 可以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 3.大屏幕展示学生设计的“公共生活秩序单”,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设想一下社会生活没有了秩序,会有怎样的后果? 4.老师总结: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里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活动三:秩序小实验 找五个一端有长线的小球一同放入一个瓶颈较小的瓶子中。瓶口宽度只能允许每次取出一个球。 1.分组进行试验,看看哪个小组能又顺利又快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并说出你的理由。 2.最快的和最慢的都说一说原因。 活动四:阅读角 阅读书中《应急车道就是生命车道》 1.读了这段文章谈谈感想。 2.不遵守社会秩序危害太大了,“应急车道就是生命车道”,同学们,假如我们的亲人开车时占用了应急车道,我们一定要提醒亲人,制止他们的行为。 活动五:公共标志我知道 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在公共场所设置了公共标志。 1.根据大家课前搜集的公共标志,完成学习单。 2.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会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 联系自己生活经历说说见到过的不良行为。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承认错误。 学生设计“公共生活秩序单” 分析问题回答。 学生分组游戏。 分享成功失败经验。 阅读思考说感悟。 根据课前调查填写学习单。 结合自己已有的经历谈,回忆体验印象深刻。 观看视频听别人说了解更多不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 批判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到大家的原谅,未来生活中更好地遵守公共秩序。 通过设计清单使学生清楚在不同场合要注意哪些事项。 共同之处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所有人都要维护秩序。 通过游戏亲身体验,感悟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体会不遵守秩序不但影响心情、耽误时间等,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通过完成清单知道了什么场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标志进行提醒。体会在好的环境下人们的感受。
延伸 活动 人人都喜欢舒适、文明的公共生活,都希望别人不要破坏公共秩序,那就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文明行为的践行者。 播放视频《公共生活好习惯》。 观看视频了解文明行为的做法。 让学生明白不能光要求别人遵守社会秩序,自己更要遵守。
课堂 小结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遵守社会秩序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做一个遵守社会秩序的文明人。
板书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 公共秩序 自觉遵守 自觉遵守
第2课时
课题 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知道在不同场合应该怎样做。 2.明白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破坏交通秩序、阻碍治安管理是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 3.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重点 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
难点 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导入 新课 我们大家都喜欢文明人,喜欢和讲文明人交往,看见不文明的现象会很讨厌。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是让人不舒服,还破坏了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 1.看图,说说每幅图中的不文明行为。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现象,你会采取什么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哪些结果? 3.我们不但自己要做个文明人,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做一个监督者,敢于对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提出批评制止。 学生看图回答。 图中案例是生活常见现象,学生都会有相似经历,感受很真实。 鼓励学生想办法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讲授 新课 活动一:中国人在国外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应,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1.播放视频《在国外“中国大妈”的不文明行为》 2.看了视频后说说你的感受。 3.师:国外不少景点景区,甚至都针对国人做起了汉语警示牌,让很多国人看到了很不舒服,确实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你是中国人,出国旅行,往小来说就是代表你自己,做一个文明的旅行人,往大的说你是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国外旅游,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 活动二:规范自己行为 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那么,我们在不同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 1.填表格。 2.汇报。 3.老师总结:维护社会秩序,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把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形成我们自身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身心舒畅的社会环境。 活动三:汇聚社会力量 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光靠我们公民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会单位和组织共同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针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调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2.汇报。 3.师总结:我们国家的社会管理体系正在改进和创新,越来越细化,一定能创建更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四:国家支持、法制保障 在任何国家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播放视频《女子火车站妨碍公共秩序》 2.谈感受。 3.出示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老师总结: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来国家的支持、法治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治。 观看视频思考。 学生谈感受。 学生针对不同场合填写相应的行为标准或注意事项。 填写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 看视频谈感受。 齐读法条。 中国人在海外行为举止不够文明的批评屡见不鲜。甚至“中国人”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使学生知道不文明行为影响的不但是自己的形象,更有损国家形象。 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清楚在不同场合应该怎么做。懂得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 通过各种手段了解社会各方面为解决问题采取的办法。 了解国家相关法律。初步树立法律意识。
延伸 活动 遵守公共秩序倡议书 制定一份倡议书,在课余时间发起倡议。 课后作业。 不但自己遵守公共秩序,还要呼吁全社会都来遵守。
课堂 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既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又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板书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规范自己的行为 共同建设有序生活 汇聚社会力量 国家支持、法律保护
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