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 必修第二册 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2 History makers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19) 必修第二册 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2 History makers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学习主题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2 History makers(Period 1)
学科 英语 年级 高一 时长 40分钟
背景 分析 理论基础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英语课堂教学以主题为引领,以活动为重点,整体设计教材学习单元。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创设尽量真实的情境,力求直接、简洁、有效;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 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突出核心素养在学业评价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关注课堂教学过程。 课程设计 本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6 The Admirable Lesson 2,结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对本节课进行课程设计。 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节课以马丁·路德·金为平等、公正和自由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为切入,引导学生学习其勇敢、坚定、无私的优秀品格,随后聚焦中国的历史创造者这一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创造者的事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历史进程中的体现。这些历史创造者所展现出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正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以主题为引领,整体设计教材学习单元 本节课以“历史创造者”为主题,通过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和优秀品质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主题。同时,结合单元主题“值得敬佩的人”进行整体设计,将本课内容与前后课时进行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学习链条,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在课堂上,将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如教师模拟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其情感和思想。同时,利用表格工具,引导学生对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和贡献进行梳理、概括和整合,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还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模拟演讲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注重“教—学—评”三者的紧密结合。教师根据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三个递进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来设定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同时,教师会设计一系列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融合了语言、文化和思维元素,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此外,教师还会根据学习活动设计相应的评价活动和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表现,得出评价结果,从而把握学生在相关目标内容上的达成度。 教材分析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简介 本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属于其下的子主题——“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共有三个主要语篇,分别为:Lesson 1 A medical pioneer, Lesson 2 History makers, Lesson 3 The superhero behind superman. 第一课详细讲述了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的生平事迹。她通过结合中西医学知识,成功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并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性科学家。她的这一奋斗历程充分展示了她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第二课包含两则语篇,分别介绍了两位杰出的政治领袖。第一篇详细描述了马丁·路德·金在美国发起的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如公交车抵制运动和华盛顿示威游行,以及他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的努力为美国黑人争取了平等权利,并对世界的和平与正义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二篇则简要介绍了圣雄甘地作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通过非暴力运动为争取民族平等独立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课聚焦于好莱坞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他不仅在荧幕上展现了出色的演技,更在遭遇坠马事故后积极投身于残疾人公益事业。他的行动展示了他的公益之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这三个语篇选取的杰出人物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但他们共同展现了不畏艰险、为人民福祉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和成就,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本课与单元整体联系 本课为Lesson 2的第一课时,将重点学习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及其优秀品质,与单元“人与社会”中的“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子主题紧密相连。通过学习马丁·路德·金在民权运动中的奋斗历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他为社会正义和黑人权益所做的不懈努力。 此外,在深入探索马丁·路德·金事迹的基础上,本课还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历史创造者。这一环节不仅是对本课内容的延伸,更是对单元主题的深化。通过介绍中国的历史创造者,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有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这种跨文化的比较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中国历史创造者的伟大事迹,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这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使本课学习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本课教学内容分析 【what】 本课语篇是一篇关于马丁路德金生平事迹的采访:马丁路德金在美国多次发起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如最初的公交车抵制运动、后面的华盛顿示威游行及其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他为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作出重大贡献,鼓励世界人民为公平正义进行和平斗争,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why】 通过马丁路德金的故事,作者希望学生们了解到这些令人敬佩的人是如何将民族利益摆在最高位,为弱势群体勇敢发声,并通过和平方式为其积极争取平等的权利。 【how】 本语篇为访谈,开头部分采访者以友好的方式向受访者致意,并引出访谈的核心人物马丁路德金。在对这位人物进行简短的背景介绍后,采访者开始向受访者询问马丁路德金的主要生平事迹。在访谈的最后,采访者还总结了马丁路德金的重要贡献。访谈中引用了马丁路德金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的经典段落:“I have a dream, one day.....”。整个访谈采用问答形式,紧密围绕马丁路德金的主要人生经历展开。采访者的问题包括:What was King like a child Racial discrimination What What did he do then Did he do anything about this later And King organised further protests in the 1960s, right 马丁路德金的主要人生经历按照时间顺序被逐一呈现:他在小时候乘坐巴士时曾遭受种族歧视;长大后,他积极组织公交车抵制运动,成功地为黑人争取到了与白人同坐的权利;他勇敢地领导非暴力抗议运动,因此多次入狱;他还组织了游行并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1964年,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然而,1968年他遭到了暗杀。整体来看,这段人生经历中包含了两种时间表达方式:一种是明确的日期,如 in 1943, in 1960s;另一种是要通过上下文推断的过渡性表达,如the next year, a few years later,等等, 三.学情分析 自然情况 授课对象为本校高一创新实验班的A层学生,共计39名。 已有基础 (1)主题基础 关于“history makers”这一主题,高一学生对于中国的历史伟人普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但由于历史学习的侧重点不同,他们对于这些伟人的英文表述可能还不够熟悉。同时,对于外国的历史创造者,如马丁·路德·金等人物,他们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虽然他们可能听说过马丁·路德·金的名字和他在美国民权运动中的贡献,但对于他的生平事迹、具体活动和成就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他们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借助本课的学习来进行补充。 (2)语言基础 在语言方面,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达。但在听力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捕捉到听力材料的主要事实信息,但在理解细节和深层次含义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口语表达上,他们的意愿强烈,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支撑和练习机会,表达可能不够流畅和准确。 现存问题 在“history makers”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对于外国历史创造者的了解不足,需要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和英文表述;二是听语篇时补充细节性信息的能力不足;二是口语表达能力有限,难以用英文准确、流畅地谈论中国的历史创造者; 解决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课前导入,激活学生对于马丁·路德·金的已知;听前扫障,预教相关知识与表达。 分步骤播放听力材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将采访音频分步骤放。首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关注马丁·路德·金的sufferings,activities和achievements三个方面的大致内容;接着,再次播放音频,指导学生捕捉具体的细节信息,如时间、地点、具体事件等,并填写表格;最后,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自主记录更多信息。 设计听力练习:在每次播放音频后,设计相应的听力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听力理解情况,并及时反馈和纠正错误。 提供口语支持:在口语表达环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和表达框架,如关键词汇、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等。 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创设英文广播站、演讲比赛等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获取采访内容的事实性信息,概括马丁·路德·金的品质。 (2)复述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及其优秀品质。 2. 教学难点: (1)介绍一位中国历史创造者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和优秀品格。
学习 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梳理马丁·路德·金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主要活动、所获成就等事实性信息并梳理结构框架。 【学习理解】 依照事实性信息复述马丁·路德·金的人生经历和优秀品质。 【应用实践】 按照结构框架,介绍中国的历史创造者的生平事迹和优秀品格。 【迁移创新】
问题 框架 核心问题: How can we introduce history makers 问题链: Who are history makers Which aspects of Martin Luther King are mentioned in the interview What are Martin Luther King’s sufferings,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King has Who can be regarded as Chinese history makers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your speech to present a Chinese history maker
方法 策略 制定学案,设置选择和填空练习,降低听力任务难度,辅助学生复述。 给出口语表达可能需要的语言框架,降低学生的表达难度。 搭设英文广播站、演讲比赛等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积极性。 制定评价量表,在生生互评中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树立自信心。
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 环节步骤
教学活动 效果评价 活动层次
Step 1: Activate and share T shows the title of this lesson and ask the question: Who do you think are history makers (possible answers: chairman Mao, etc) T shows pictures of four “history makers” and asks Ss to speak out their names. T imitates Martin Luther King giving a speech and ask Ss to guess which “history maker” T is imitating. T leads in the figure of this lesson: Martin Luther King. 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心中“历史创造者”的名字,说出老师给出的四张图片中的人物。 大部分学生能够猜出老师模仿的人物是马丁·路德·金。 学习理解:感知与注意
活动意图:激活学生在“历史创造者”这一话题的背景知识,引入本课学习的人物——马丁·路德·金。
Step 2: T shows some pictures and a short passage to teach some words that Ss are unfamiliar with. Ss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based on the passage and the pictures. Ss read after T together. 学生能够读出生词,并根据短文内容和所给图片猜出生词含义。 学习理解:获取与梳理
活动意图:预教生词,为接下来的听力活动扫清理解障碍。
Step 3: Listen for gist T asks Ss to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find out which aspects are mentioned in the interview. Ss tick out the aspects they hear in their hand-out. Ss conclude three main aspects of the interview: sufferings, activities, achievements. Ss put these three aspects in the chart on their hand-out. 听对话后,学生能够捕捉到对话中谈及的三个主要方面:苦难、活动和成就。 学习理解:获取与梳理
活动意图:通过听取材料,获取梳理材料所讲述的三个主要方面,梳理听力材料的基本结构。
Step4: Listen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T asks Ss to listen again to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chart. T asks Ss to listen for the third time to find all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missed out. Ask Ss to note down as much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as they can. Group discussion : Ss check their answers with their partners and exchange the notes that they have taken down. T check answers with Ss.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将表格中缺失的词或者短语补充完整,但部分同学在填空时出现拼写或时态错误。 少部分同学能够记下访谈内容的90%及以上,大部分同学能够记下访谈内容的60-80%。 学习理解:概括与整合
活动意图:通过听取材料,进一步获取细节事实性信息。
Step 5: Think and share T asks Ss to giv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Martin Luther King’s qualities. 学生能够用形容词描述马丁·路德·金的品质。 应用实践:分析与判断
活动意图:通过对马丁·路德·金主要事迹的了解,概括出他身上的优秀品格。并总结出完整的人物介绍结构框架:sufferings-activities-achievements-qualities.
Step 6: Speak Pair work : Ss practice retelling the life of Martin Luther K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chart. Ss evaluate their partner’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form. T asks some students to speak in front of class. The partner of the speaker shows the evaluation.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记下的信息,按照结构框架复述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学生能够根据评价表上的三个维度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价。 应用实践:内化与运用
活动意图:根据梳理出的结构框架,复述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和优秀品格,内化所学。
Step 6: Think and share T asks Ss to introduce a Chinese history maker from the aspects of sufferings, activities, achievements and qualities. T gives some language structures that may be helpful for Ss. Ss talk in groups. T asks each group to choose a representative to give the speech. The whole class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 and decide a winner. 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小组准备后,按照梳理出的结构框架介绍一位中国历史创造者,但在发言过程中,有少量语法错误。 迁移创新:判断与评价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利用结构框架和语言支撑介绍中国历史创造者,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板书设计
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活动形式教学效果评价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梳理马丁·路德·金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主要活动、所获成就等事实性信息并梳理结构框架。 通过听取语篇,学生在学案上记录所听到的主要信息和细节信息。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填写表格的情况、学生记录的补充信息进行评价。 生生自评,根据老师所给提示,判断自己所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 生生互评,通过与同伴讨论和交换信息,互相评价信息的准确度和完整度。依照事实性信息复述马丁·路德·金的人生经历和优秀品质。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进行复述。生生互评:学生根据学案上的评价表,对同伴的表现进行点评。按照结构框架,介绍中国的历史创造者的生平事迹和优秀品格。学生在小组口头准备后,进行演讲。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发言者的表现进行评价。 生生互评:学生根据发言者的表现,从流畅度、准确度和完整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课后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要求
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introduce a Chinese history maker. Your passage should include this person’s main activities, achievements and qualitie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