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荡秋千》【教学内容】《荡秋千》(人民音乐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教材分析】《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除第二部分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外,其余两个乐句完全一致。旋律的调式音阶为“1 2 3 5 6 1”,五声宫调式。A段的第一乐句有鲜明的个性,曲调质朴流畅,口语化的旋律平稳而亲切,第二乐句词曲营造的意境浑然一体,在旋律上先是一个三度小跳“6 1”,继而下行六度大跳“1 3”,再一个七度大跳“5 6”,把秋千“上下来回”荡来荡去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三乐句又回到了平稳的旋律上来。荡秋千的儿童陶醉了,自由地飞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荡秋千》,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快乐有趣的童心世界,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二)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和演唱中感受音乐的情绪,找出音乐中重复的旋律和相同的节奏,设计合理的荡秋千动作表演唱,体会并能唱出荡秋千的感觉。(三)知识与技能乐句和乐段的划分,打击乐的多声部合作演奏。【教学重难点】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三处大跳音程要唱准,体会并唱出荡秋千的感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ppt、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观看图片2.说一说:图片展示的什么活动项目?3.说一说:你对这项活动的认识体会?4.揭题《荡秋千》【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直接揭题,通过学生的交谈引入对荡秋千的回忆。】二、聆听范唱音乐(一)初次聆听1.音乐的基本情绪怎样,你是怎么感受到了呢?情绪:活泼跳跃 节奏:明快 速度:比较快 节拍:2/4拍2.问题:2/4拍子通常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它的风格特点是什么?(1)强弱规律:(2)风格:一般以进行曲风格居多,坚定有力度。3.男女生合作感受2/4拍节奏男生:打2/4拍子的基本节奏女生:2/4拍子的指挥图示(二)再次聆听1.数一数:歌曲一共几个乐句?2.说一说:歌曲一共几个乐段?3.找一找: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彩笔标记出来。4.经验分享:你是怎么看出来相同乐句的?(1)节奏:完全相同 (2)音高:完全相同5.拍一拍:相同的节奏6.唱一唱:相同的旋律7.找出D调dou 的音的位置,用红色的彩笔标记出来。8.读一读:歌谱9.唱一唱:相同旋律10.说一说:哪些地方的旋律让你感受到秋千在一上一下?难点:大跳音程:1 5 八分休止符:2/4 50 5 65(下行旋律) 3 611.唱出2/4拍子的强弱感。【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音乐范唱,采用听辨说找读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三、学唱歌曲(一)关注歌词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2.X xx x x x x3.找一找:歌曲中的象声词:嘎0 嘎吱 和(二)听唱法填词学习歌曲1.慢速:师弹一句旋律,生唱一句歌词2.唱准大跳音程:1 3 5 6 5 53.完整轻声唱4.声音和情感指导:注意唱出荡秋千的感觉。5.快速完整跟钢琴合作。6.设计荡秋千的动作表演唱【设计意图:唱好歌曲,引导学生体会荡秋千的感受,唱出音乐的情绪。】四、打击乐编创碰铃 : 2/4 x x铃鼓: 2/4 x x x x(1)徒手单声部练习(2)三声部徒手合作练习(3)跟乐器合作【设计意图:丰富歌曲的音乐伴奏肢体,通过打击乐和声势伴奏的编创与活动,升华了歌曲的情感表达。】五、完整展示1.第1大组碰铃伴奏2.第2大组声势伴奏3.第3大组表演唱4.第4大组双响筒伴奏六、拓展观看视频:介绍贵州仡佬族板书设计:荡秋千情绪:活泼跳跃 节奏:明快节拍:2/4拍A B1 2 3 1, 2 31 5 53 6 5(下行旋律 ) (上行旋律)2/4 X XX X X X X嘎0 嘎吱 嘎吱 啦的高兴、嬉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