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3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3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统编九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2 走向共同富裕
学习目标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3
4
5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6
新课导入
2
目录
村BA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
视频:“村BA”促进当地乡村振兴(来源:央视时政)
视频时长:45秒
新课导入
思考:“村BA”爆火,说明了什么道理?
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丰富多彩,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通过观看“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频,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引导学生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参与者和践行者,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2.知道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的意义和做法,理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学习目标
改革进行时
政治
稳步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会
人民由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标迈进
文化
中国“软实力”
受全球关注
经济
经济总量
稳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
新知学习
改革开放过去了40多年,已经发展成熟,我们无须再进行改革开放。

辩一辩:看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下面两位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
中国过去的发展靠改革,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坚持改革。

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
视频: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
视频时长:46秒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那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呢?
原因一:成就经验
回顾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中国腾飞的表现”
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人民生活: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进步。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国际影响: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三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VS
落后的社会生产
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VS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
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原因二: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党带领人民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人民心目中的
美好生活
更满意的收入
更好的教育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稳定的工作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
·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水平不高:
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但距离发达国家81.3%的城镇化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落后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新型城镇化
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
区域一体化发展
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原因三:经济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类企业的表现:
污染严重,能耗高,效率低等
这类企业的表现:
科技含量高,环保节能,
效率高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制造
中国智造
课堂笔记
为什么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教材P9、P10、P11)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课堂笔记
如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教材P9、P10、P11)
①党带领人民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共享发展成果
视频:共享发展(来源:央视时政)
视频时长:46秒
“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
那什么是共同富裕呢?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共同富裕
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
平均主义
=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不能“劫富济贫拉平均”。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也不能“打土豪分田地”,而要沿着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共同奋斗。历史一再证明,想通过“平均分配”,让所有人在某一时点都实现富裕是不可能的,也是行不通的。如果简单地采取“均贫富”手段,就好比是把高个子的腿截下来一段接到矮个子腿上,不仅不能同时富裕,还可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什么是共享发展?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渐进共享
共享的途径
全民共建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共享的过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P11)
③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⑤天地之大,黎元为先;(P13)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说一说:以下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幼有所学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你和家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党和国家保障人们共享发展呢?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2021年7月习近平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上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
——习近平2022年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课堂小结
1.(2023江苏常州)高校毕业生小张返乡创业,通过直播推销家乡土特产和风景民俗。短短两年时间,销售额就超千万,吸引了众多游客来乡村休闲旅游。其传导顺序排列最合理的是( )
①利用科技传媒,拓宽销售渠道
②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③挖掘当地资源,打造本地特色
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多元产业发展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随堂练习
挖掘当地资源,打造本地特色
利用科技传媒,
拓宽销售渠道
带动多元产业发展
C
2.(2023江苏扬州)党中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重视农业科技投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实现农民不断增收。右侧图表反映我国(  )
①实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②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③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④加快农村科技创新步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
→我国还未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不能从图中得出
→与图中数据反映出的内容符合
→与图中数据反映出的内容符合
D
3.[(2023山东聊城34)(2)]【培养责任意识 提高政治认同】
党的二十大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市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其中。
综合分析左侧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分)
针对图表反映的问题,请提出你的解决措施。(2分)
限定材料
设问类型:做法类
设问类型:建议类
综合分析上述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分)针对图表反映的问题,请
提出你的解决措施。(2分)
【答案】结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大。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共同富裕。(2分)
1.背诵课本P9第一段4、5行、P9第二段,P10正文,P11、12、13正文
2. 课后调查:请你采访社区居民或者村里的邻居,了解他们知晓的惠民举措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