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一、课时:1课时(40分钟)二、教材分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生动描绘了边寨人民在接到喜讯时的欢庆场景。音乐采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乐曲通过运用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乐器,把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欢愉的节日氛围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因而,这首曲子在教学上不仅利于音乐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三、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情是设计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大多数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民族音乐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他们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在旋律的辨识和情感的传达上有挑战。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对了解,但对于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及音乐要素的深层意涵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热情。四、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通过有范例的聆听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乐曲旋律、和谐乃至节奏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欣赏音乐时,体会情感。2.艺术表现:通过身体力行的哼唱、动作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用肢体与声音语言表达乐曲主题与情感的能力,进而提升其艺术表现水平。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与表演,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可能。4.文化理解:理解乐曲所传达的文化意味,深入体会苗族音乐的风格与特色,增进学生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文化自信的建立。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能够准确记忆旋律,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并理解其中的音乐元素及其情感变化。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聆听和分析中,深刻感受到乐曲中情绪的变化,并能够准确记住并表现其中的旋律,引导他们理解音乐的深层含义。六、教学方法:听觉感知法:鼓励学生通过专注的聆听,初步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小组讨论法:在小组中讨论乐曲的不同乐段和情感,加深彼此的理解。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曲的演奏和表演。参与式学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比如角色扮演、团体表演等,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参与感。七、教具准备:钢琴(用于伴奏和示范)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乐曲背景和相关视频)音响设备(播放乐曲的音频和合唱版)八、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导入话题:教师通过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最近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开心的事情呢?”进而引导学生讨论近十年中国的重大喜讯,例如香港与澳门的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他们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与自豪感。2.分享历史背景:教师简要介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入《北京喜讯到边寨》,讨论边寨人民为庆祝喜讯而进行的欢庆活动。通过这样的历史背景推进,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感知1.初听乐曲: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次聆听乐曲,教师引导他们注意乐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变化,让他们在自由的感受中找寻到乐曲的精髓。2.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讨论对乐曲的感受,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为乐曲起一个特别的名字,例如“欢庆的边寨”,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二)探究1.作品背景介绍:教师详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及其作者,让学生感受到创作这一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故事。2.第一个完整听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第一次完整聆听乐曲,注意乐曲中值得留意的相同音乐段落,并尝试找出相同乐段的情感变化。3.哼唱主题旋律:教师教给学生主题1的旋律,鼓励他们用“La”进行哼唱,同时尝试用简单的声势动作进行伴奏,使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印象。(三)示范1.分组学习主题旋律:学生分组,分别学习并哼唱不同的主题旋律(如主题2、3、4、5),可以使用“Lu”或“La”,并请每组尝试创编与乐曲内容相符的动作,鼓励他们大胆尝试。2.完整聆听与表现:学生在再次完整聆听乐曲时,结合自己学习到的主题进行动作表现,同时用动作传达乐曲所蕴含的情感。3.合唱与乐器辨识:集体哼唱主题4的旋律,教师询问学生在乐曲演奏中使用了哪些乐器,尤其是“b3”音,强调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征,让学生在乐理中领略文化的特色。环节三:巩固延伸1.聆听合唱版:学生聆听乐曲合唱版,选择以静听或身体动作的形式表达乐曲的不同主题,当听到主题1出现时,全体学生根据先前的约定做出相应的动作,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氛围。2.分享心得:学生在最后一个环节自由表达对歌曲的欣赏与感受,分别讨论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经历与感悟,教师及时给予适当的反馈,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了解。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小结:教师总结课程,强调音乐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鼓励学生感觉到乐曲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回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作业:学生选择乐曲中的一个乐段,尝试根据乐段情感创编一个小舞蹈或者简易表演,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以此巩固学习成果,并培养其在表演艺术方面的能力。十、设计意图(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导入与初听,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建立与乐曲的联系,激活他们的想象力。(2)探究音乐环节:在对乐曲的深入探索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加强学生对乐曲结构和情感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听觉审美能力。(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鼓励他们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情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与表演中,提升综合素养。十一、板书设计课程标题:《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感知、探究、示范巩固延伸十二、教学反思在课堂结束后,教师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点关注学生在乐曲情感表达与旋律辨识方面的反馈与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演与互动,评估整体的教学效果,进而调整和改进后续授课的方法与策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效,努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