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10.2 滋养心灵 同步探究学案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滋养心灵的重要性。2.通过生活观察、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知道怎样滋养心灵。3.培养自律自强的品德、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全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一)自主预习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1) 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 。拥有 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2)只有拥有 ,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 。2.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 ,掌握 ,必要时 ,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2)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 。我们要对自己的 有清醒的认识,以 ,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3.怎样滋养心灵?(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 ,表现为个人具有 ,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2)滋养心灵,需要我们 。我们要 ,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 。(二)预习反馈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 534.3亿元,其中参观打卡博物馆成为出游的重要目的地。利用节假日逛博物馆享受文化盛宴,接受文化熏陶成为部分民众的共识,折射出民众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思考:(1)“博物馆热”说明了什么?(2)这种现象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一)达标测评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下列做法中,不属于保持心理健康正确做法的是A.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B.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C.积极寻求专业帮助D.忽视自己的情绪,不加以处理2.某校七年级开展了“红色故事会”系列活动,同学们到红色学堂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展览……这些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 ②有利于弘扬革命精神,守护精神家园③体现了家庭对我们精神生活的关注 ④表明只有养护精神才是真正守护生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3月28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启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同时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①有利于深入实施科普教育②青少年就能完全远离网络③青少年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④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当一次又一次遇到挫折时,我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2023年3月,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典礼上,教师魏晓娟分享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她求学26载,从一名中专生逆袭为博士后,从深山里干农活的小姑娘,成长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的教师。网友们纷纷点赞:热血又感人!从中专生到博士后,魏晓娟成功逆袭的秘诀有①磨炼意志,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②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③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④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战胜挫折和困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寒假就要到了,你准备怎样度过?半夜不睡,躺在床上看手机;早上不起,早餐午餐并一起;假期作业不想做,生活空虚无意义……这是许多同学节假日的真实写照。对于上述同学,你的建议是( )①爱护身体,追求物质享受 ②养护精神,拒绝与学习无关的活动③养护精神,丰富假期文化生活 ④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个人的精神风貌反映着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我们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丰富我们精神生活的是( )A.参加研学旅行,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B.注重物质享受,贪图安逸享乐C.生活追求完美,注重物质追求与攀比D.注重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下列行为属于滋养心灵的是①诵读经典,涵养内在品格 ②学习书法,品味艺术之美③攀比消费,追求物质享受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文化体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我们守护生命,既要爱护身体,又要养护精神。下列选项体现充盈精神世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9.11岁的小今获得中国首个斯巴达勇士儿童世锦赛冠军。该比赛全程约4.47公里,共27个障碍。其实,小今在上小学前是个“体育渣”。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接触体育运动,7岁时第一次参加斯巴达勇士儿童比赛崭露头角,此后,小今变得更阳光自信。体育运动促使小今( )①强健体魄 ②磨炼意志 ③充盈内心 ④调节情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我们守护生命,既要爱护身体,又要养护精神。下列选项体现养护精神的是( )A.在学校的组织下一起观看“天宫课堂”B.居家学习期间保持规律作息,保护视力C.参加应急逃生演练,掌握自护自救技能D.定期到医院做身体检查,远离有害物质素养提升11.让阅读为青春增色最是书香能致远。在学校阅读活动的启动仪式上,老师分享了一则最新的有关阅读的调查报告。目前,3.3%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11.2%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55%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还有30.5%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1)老师分享这一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什么?(2)在阅读活动期间,学生小凯想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增强爱国、报国的初心,你有哪些的推荐?(推荐一本与主题契合的书并简述推荐的理由) (3)在阅读活动中,小凯发现以下两个问题,请你任选其一,帮助小凯完成任务。①很多学生都是浏览书籍,一“略”而过,不解其意。小凯想推荐一些高效阅读方法。②不少学生反映学习时间紧,缺少阅读时间。小凯想向学校提出一些建议。12.情境一 小学时,小俊学习成绩很好,上初中后,成绩却不太理想。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在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小俊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升了。之后,他对心理健康学科产生了兴趣,并学会了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了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1)情境一中小俊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样解决自身问题的?(2)情境一中小俊调节自身状态的方法,带给你怎样的启发?情境二 小明从小就热爱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他分享了自己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的心得体会,通过阅读体会,他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丰富。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一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中,通过陪伴与交流,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温暖。(3)情境二中,你从小明身上学到了什么?他的做法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启示?(一)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参考答案:二、预习导学1.(1)良好的生命状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健康、和谐(2)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希望和光彩2.(1)心理健康知识;自我调节的方法;积极寻求专业帮助(2)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行为和目标;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3.(1)保持心理健康;心理状态;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色彩与活力三、合作探究(1)“博物馆热”说明了人们不仅仅追求健康的身体状态,也逐渐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追求精神的富足。(2)我们应明白滋养心灵的重要性。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课堂达标D解析 本题考查保持心理健康的做法。依据所学,D是错误的做法。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2.A【详解】本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相关知识。①②: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有利于弘扬革命精神,守护精神家园,有利于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故①②正确;③④:题干未谈到家庭;只有养护精神才是真正守护生命,说法太绝对,故③④错误;故本题选A。3.B【详解】本题考查对养护精神的认识和把握。①④:题文中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可以使青少年学到科学知识、中华文化的知识,有利于对青少年加强科普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养护精神、健康成长,①④说法正确;②:开展读书行动,有利于青少年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但网络有利也有弊,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远离网络,②说法错误;③:开展读书行动有利于青少年离梦想更近一步,但“就能实现梦想”的说法太绝对,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B解析 题干中魏晓娟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坎坷与泥泞,能够磨炼意志,并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战胜挫折,最终获取成功,①②④正确;“一定”说法太绝对,③排除。故选B。5.D【详解】本题考查守护生命的知识点。③④:假期作业不想做,生活空虚无意义……这是许多同学节假日的真实写照。他们应该养护精神,丰富假期文化生活,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④正确;①:爱护身体,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①错误;②:我们要多读书,关心国家发展,养成亲社会行为,②错误;故本题选D。6.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养护精神的相关知识。A:参加研学活动,可以让我们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去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知识,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故A正确;B:注重享受,贪图安逸享乐,不利于丰富精神生活,故B错误;C:注重物质追求与攀比,不利于丰富精神生活,故C说法错误;D:注重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与丰富精神生活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B解析 此题考查滋养心灵,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③本身说法错误;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本题考查养护精神。②④: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属于爱护身体,②④排除;①③:参观博物馆和经典诵读属于养护精神,充盈精神世界,①③正确;故不能退选C。9.A【详解】本题考查爱护身体。①②③:分析题文,小今克服27个障碍,成为中国首个斯巴达勇士儿童世锦赛冠军,小今变得更阳光自信;这说明体育运动促使小今有更强健的体魄,能磨炼坚强的意志,充盈内心世界;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涉及调节情绪内容;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0.A【详解】本题考查养护精神。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学校组织下一起收看“天宫课堂”,这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这是养护精神的体现;故A说法正确;BCD:“保持规律作息、掌握自护自救技能和定期到医院做身体检查”都是爱护身体的表现,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1)激励学生多多参与阅读、学会阅读。(2)《红岩》;这一部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3)高效阅读方法:看目录。可以找资料看看简介。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阅读课。可以多开展阅读有关的活动。【分析】考点考查:养护精神。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养护精神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3.3%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11.2%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55%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还有30.5%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激励学生多多参与阅读、学会阅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推荐一本与主题契合的书并简述推荐的理由,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3)本题考查搞笑的阅读方法、阅读时间,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2.(1)①小俊因成绩不理想,失去信心,学习状态很差。②解决方法:小俊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健康老师的专业帮助,状态变好,成绩提升。(2)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同时,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3)①情境二中小明是通过阅读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②启示: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