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1 创新改变生活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课堂】2.1 创新改变生活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1 创新改变生活 同步探究学案
政治认同: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 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
法治观念: 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健全人格: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责任意识: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一)自主预习
1.从个人生活层面认识创新。【是什么】
(1)生活处处有________。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______________。
(2)创新是一种____________。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________。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从社会层面认识创新(创新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是什么】
________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________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________、推动________。
3.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有何作用?【为什么】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____________。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________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____________的重心。
(3)创新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的国运所系。实施________________战略,推进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________,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自立自强】
材料一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北斗导航全球组网提前半年完成,“嫦娥五号”月球挖土1731克,“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打破国外垄断,“奋斗者”号载人深潜10909米,“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引发世界关注……科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实力的超越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科技创新正在跑出“加速度”,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筑牢全球技术竞争战略高地。
材料二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的同时,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唯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结合材料二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达标测评
1.2023年我国科技创新再创佳绩: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国产大飞机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商业载客首飞、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取得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已完全建成创新型国家
B.拥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
C.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D.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该方案中提到,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表明( )
A.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B.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C.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已经超越发达国家
3.芯片技术是高科技的核心技术,“芯太软”使我们应对贸易战显得格外“芯痛”。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
A.科技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要购买外国的高精尖技术
C.创新是人类命运的关键抉择 D.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人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它占据着全球80%的无人机市场份额。大疆所有的零件都是自主生产,核心技术也都是自主研发。这说明大疆公司( )
①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 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③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重视人才培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我国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芯”“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这表明我国( )
A.坚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B.科技发展水平已领先世界
C.已跨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坚持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
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
②将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民生福祉,层层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③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彪炳史册的决定性成就
④在数字经济等领域与各国加强合作,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为了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和时政解读能力,某中学九(2)班学生搜集了部分新闻素材并进行了解读,以下新闻解读中你赞同的有( )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①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取得举世公认成就 说明“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
② 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升至第11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我国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进出口上
④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 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8.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下面两则材料,我们由此可猜测老师正在讲的内容可能是( )
材料一:2022年9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北京首都机场举行仪式,正式向中国商飞颁发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我国首款完全按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的喷气干线客机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也意味着该机型可以开始向运营商交付,中国大飞机的“航空梦”终于实现。 材料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开辟,更多增长新动能不断发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产品、新业态;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新技术新模式让人们切身体验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幸福感……
A.走向共同富裕 B.共筑生命家园 C.创新驱动发展 D.共享发展成果
9.对下列两组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之间的关系,概括最准确的是( )
项目和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元) 82.08 90.03 99.09 101.6 114.9 121.0
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 22 17 14 14 12 11
(注:全球创新指数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现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
A.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B.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C.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相互促进 D.经济发展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10.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0亿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保证粮食安全需要( )
A.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B.加大粮食进口力度
C.坚持以三农工作为中心 D.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提升训练
11.材料一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说得很对。依我看,它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二 温家宝强调,当前,一场历时罕见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加剧。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的经济复苏,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
(1)两则材料共同强调“它”这一创造社会财富的要素的重要性,请问这个“它”指的是什么?
(2)“它”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怎样的重大作用?
(3)“它”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工农业的发展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12.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即可)
(2)创新无止境,实践出真知。为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请你为学校推荐两种有效的活动方式。(两个方面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将在太空生活6个月,将在太空展开多次太空行走、科学实验和科教活动。此次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必将再次打开中国人探索人类太空的新篇章,也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太空作出的又一大贡献。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哪些战略?(答出两个即可)
(2)结合材料,简述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答案】(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材料:我国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可见: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分析】考点考查: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创新的重要性。
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国科技创新正在跑出“加速度”→可链接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关键词②:中国科技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可链接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创新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我们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链接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课堂达标
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分析题文,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正确;
A:这是成就,这不是原因,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并没有拥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B错误;
C:主要靠我国自主创新,不是靠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C错误;
故本题选D。
2.【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分析题文,材料描述了我国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这说明我国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正确;
A: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A错误;
B:材料没有涉及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B不符合题意;
D: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并没有超越发达国家;D错误;
故本题选C。
3.【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分析题文,材料描述了我国高科技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故D正确;
A: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A错误;
B: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B错误;
C: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社会,题文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知识。
②③: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人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它占据着全球80%的无人机市场份额,这说明大疆公司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坚持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故②③说法正确;
①:题干并未提到大国重器,选项与题意不符,故①错误;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D。
5.【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创新型国家。
D:依据题文,“中国芯”“智能造”“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说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果,所以D正确;
A:在题干中未涉及,A排除;
B: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没有领先世界,B错误;
C: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C错误;
故本题选D。
6.【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①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已经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在数字经济等领域与各国加强合作,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所以①④正确;
②:将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以②错误;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彪炳史册的重大成就,不是决定性成就,所以③错误;
故本题选D。
7.【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
①: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取得举世公认成就,说明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必须长期坚持;①正确;
②: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升至第11,体现了我国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正确;
③: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③说法错误,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8.【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创新。
ABCD:两则材料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安上新引擎,发展新动能源源不断注入,所以该老师所讲内容应是创新驱动发展,C说法正确;ABD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本题选C。
9.【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
C:全球创新指数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现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全球创新指数越高,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可以判断经济发展与与创新驱动相互促进,所以C正确;
ABD:三种说法均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所以ABD排除;
故本题选C。
10.【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
A:10亿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保证粮食安全需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利用科技的力量促进粮食增产增收,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这种依赖进口的做法不能保证粮食安全,B错误;
C: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错误;
D: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粮食安全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答案】(1)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在我国,科学技术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分析】考点考查:科技学技术及其作用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责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科技的有关知识,从含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科学技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科技的有关知识,从作用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②: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财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科技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每一次的经济复苏,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促进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②: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答案】(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三个方面即可)
(2)举办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活动;举办科幻画比赛;开展“科技小达人”评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类影视节目;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开展科普书籍阅读比赛活动;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等等。(两点即可)
【分析】考点考查:创新驱动发展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我国出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重视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可联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现阶段我国需要创新的原因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这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等。
【分析】考点考查:战略、创新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提取观点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政府, 需要运用战略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可链接的教材知识科技发展方面的战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的相关知识,可以联系课本知识回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