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2 创新永无止境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课堂】2.2 创新永无止境 同步探究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2.2 创新永无止境 同步探究学案
政治认同: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
道德修养: 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
法治观念: 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健全人格: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责任意识: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自主预习
1.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做】
(1)必须落实____________战略,将________和________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______________。坚持自主创新、________、________、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____________。
2.发展教育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
百年大计,教育为________。教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__。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为什么】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________。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________。
(2)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__________之基、__________之道。
(3)________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________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________的生活。
4.在创新的时代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做】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________,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________。保护知识产权就是________、________。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________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的新闻分享:
分享一2022年10月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同收看这场来自400公里之上的奇妙科学课
分享二春节期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2》热映,“重工业美学”震撼银幕。从天地穿梭的太空电梯到四足仿生机器狗“笨笨”再到不断迭代的量子计算机,电影中这群戏份颇重的特殊“演员”,向世界展示了将科幻梦想变银幕现实的中国硬实力。
(1)以上两则分享涉及到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搜集这些新闻素材?
(3)青春的你将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让“科幻梦想”成真?
(一)达标测评
1.ChatGPT是由美国发布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权威人土表示,它的功能“深不可测”:它能与人类进行无障碍对话,能凭空制作出视频,能支持图像内容的输入,还能够进行语音和文本的自然语言处理。这启示青少年要( )
①做好职业规划,创造丰厚个人财富 ②提高个人素养,努力迎接未来挑战
③增强问题意识,形成个人核心技术 ④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动手研究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年4月24日,潜江市熊口镇丁岭镇初中王铭泽同学发明的《太阳能自动虾塘灯》在第37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活动中,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奖。他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每次亲自动手尝试,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这告诉我们( )
①要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要勇敢地尝试一切新鲜事物
②要关注他人和社会,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③创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争当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④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要把创造作为目前的主要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天宫课堂”不断升级。中国航天员在“九天之上”开展的科学实验,妙趣横生,颠覆想象,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一扇触摸科学、爱上科学的窗口,激发了青少年对太空的无限向往。这激励我们( )
①热爱科学,开拓创新 ②激扬青春,我行我素
③立志进取,明辨是非 ④自信自强,砥砺奋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格物致知,叩问苍穹”,这是2023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2023年主题意在秉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倡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格物致知,不断探索宇宙奥秘。下面符合该主题的新闻是( )
A.2023年4月27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
B.2023年4月21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行
C.2023年4月11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南部战区海军视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D.2023年5月10日,备受瞩目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5.中国空间站的三次太空授课——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水球变“懒”实验等,点亮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天宫课堂”的开设( )
①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②体现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④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成就傲视全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近五年来,人民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19.4万件,同比增长221.1%。人民法院不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此举( )
①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②可以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国际影响
③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维护公平竞争 ④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2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年内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压减到16个月,结案准确率达93%以上。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 )
①能消除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
②能增强公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④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目前互联网上存在一种“假原创”现象,一些人通过内容拼接、同义词替换等方式,把他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原创”作品。读者乍一看是“新面孔”,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是共享,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 B.能节约,降低文学作品创作成本
C.可推广,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D.要追责,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9.新一代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能进行撰写邮件、创作音乐、翻译、回答测试问题等任务,但有时会存在事实性错误、知识盲区等诸多问题,还面临数据使用的偏见性、版权争议等人工智能通用风险。人工智能的发展( )
①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②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③需要加强规范和监管 ④令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苏某在担任某网游公司部门经理期间,私自安排程序员等对游戏软件作品进行程序加工和图片更换,并将软件更名后上传至应用商店,获利36万余元。法院认为其行为已经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判处苏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十万元。这说明( )
A.我国从法律层面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B.知识产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C.诚实守信在全社会已经蔚然成风 D.人民法院坚持公正、严格执法
提升训练
11.【探究原因】
小秦为了探索我国取得科技成果的原因,他搜索近几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整理如下:
举措一 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突破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
举指二 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依托重大创新基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创新因队。
举措三 修订科学技术选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重要法律。
(1)请你根据小秦搜集的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小秦的疑问。
【科技报国】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中国航天员宇轨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小秦和同学们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这次观看活动。
(2)想一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参加此类活动会有什么收获?
(3)建设科技强国,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材料二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2)上述材料综合体现我国在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3)作为当代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 (至少三点)
(4)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两条宣传口号。
13.共筑中国价值
材料一 3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谱写了一部令人惊叹的“逆袭”史:
信息一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按照党的“三步走”战略规划,接续奋斗,逐步实现了从搭载一人到多人升空,从舱内作业到太空行走,从短期遨游到中长期驻留的历史性跨越。
信息二 中国航空航天逐梦苍穹的背后,是无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技术摸索,钻研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勇攀高峰。
信息三 “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初心背后是航天员历经无数次刻苦训练的千锤百炼,是万千航天人敢于征服太空的雄心壮志和攻坚克难的风雨兼程。
(1)结合以上信息,解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能实现“逆袭”的原因。(答出三点)
材料二 下面是中学生小秦整理的2012~2022 年我国发展成就的情况统计(部分):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19322 亿元,森林覆盖率21.6%,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 万辆;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森林覆盖率23%,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7万辆;202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 亿元,森林覆盖率24.02%,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
(2)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材料信息,请你运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上述数据。(温馨提示:不要忘记表格的标题)并从三组数据的联系中分析其蕴涵的道理。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答案】(1)科技创新。
(2)上网查询、查阅资料。
(3)①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④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分析】考点考查:科技创新、开发创造潜力。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健全人格。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2》热映→可链接科技创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实际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结合教材作答即可。
二、课堂达标
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青少年提高创新能力。
②④:材料中,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我们青少年要提高个人素养,努力迎接未来挑战;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动手研究能力,②④说法正确;
①:创造丰厚个人财富的说法不妥,①说法错误;
③:形成个人核心技术 的说法不妥,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开发创造潜力。
②③:王铭泽同学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每次亲自动手尝试,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这告诉我们创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争当勇于创造的好少年,我们要关注他人和社会,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一切”的说法太绝对,故①错误;
④:虽然创新重要,但中学生要把学习作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创新精神。
①④:题文中航天员开设“天宫课堂”有利于激励我们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有利于我们自信自强,砥砺奋发,①④正确;
②:我行我素,是以自我为中心,不符合题意,②错误;
③:题文中开设“天宫课堂”未体现明辨是非,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创新。
D:分析题文,“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倡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格物致知,不断探索宇宙奥秘,而备受瞩目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正确“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的体现;D符合题意;
ABC: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举行、“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的举行、习近平到南部战区海军视察调研都与探索太空无关;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创新精神。
①③:国家高度重视创新。题干中,“天宫课堂”的开设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故①③正确;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错误;
④:我国科技创新还不能傲视全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保护知识产权。
①③:人民法院不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维护公平竞争,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④: 扩大国际影响、 推进乡村振兴不是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意义,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认识。
②④: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有利于提升公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消除”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①说法错误;
③: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与提高国民素质无直接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产权。
D:分析题文,分析题文,材料描述了互联网上的“假原创”现象,通过内容拼接、同义词替换等方式,把他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原创”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要追责,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故D正确;
ABC:这不是共享;也不是降低文学作品创作成本,更不能推广,因为这是违法行为;ABC错误;
故本题选D。
9.【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人工智能。
①②③:新一代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能进行撰写邮件、创作音乐、翻译、回答测试问题等任务,说明人工智能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有时会存在事实性错误、知识盲区等诸多问题,说明人工智能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面临数据使用的偏见性、版权争议等人工智能通用风险,说明人工智能需要加强规范和监管,①②③正确;
④:“得不到保障”说法太绝对,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
A:题干表述的案例说明我国从法律层面重视知识产权保护,A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B: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B错误;
C:“已经蔚然成风”说法不符合实际,C错误;
D:题干体现的是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没有体现人民法院严格执法,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答案】(1)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我国坚持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人才;我国加大科技立法力度,为科技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①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和好奇心,普及航天知识,培养科学精神;②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③有利于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学习、志存高远;④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⑤有利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3)①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②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③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分析】考点考查: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创新精神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 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关键词②: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坚持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人才
关键词③:修订科学技术选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重要法律→我国加大科技立法力度,为科技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创新精神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国航天员宇轨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弘扬创新精神,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总体体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2)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树立远大理想,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进行创造性学习。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素质,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③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发现问题,解决回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④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多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4)①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自主创新,以人为本。②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分析】考点考查:科技现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科技现状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可链接科技现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发展战略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可链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键词②: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链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中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考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两条宣传口号。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1)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三点即可。例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我国航天战线的工作人员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逆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等。
(2)例答:
2012~2022年我国发展成就的情况统计(部分)
项目 年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森林覆盖率(%)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2012年 519322 21.6 1.3
2017年 827122 23 77.7
2022年 1210207 24.02 688.7
道理:我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等等。
【分析】考点考查:坚持党的领导、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发展成就。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坚持党的领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按照党的“三步走”战略规划,接续奋斗→可链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②:是无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技术摸索,钻研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勇攀高峰→可链接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关键词③:是航天员历经无数次刻苦训练的千锤百炼,是万千航天人敢于征服太空的雄心壮志和攻坚克难的风雨兼程→可链接艰苦奋斗、勇于拼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要求运用表格的形式整理题干中的数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