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3.2 参与民主生活 同步探究学案政治认同: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道德修养: 知道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和做法法治观念: 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健全人格: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责任意识: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一)自主预习1.认识公民参与【是什么】(1)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 、 和 建设。(3)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_____________,民主参与的______和________也将不断增强。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是什么】(1)___________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___________。(3)__________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_________。3.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为什么】(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 和 ,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______和______,与公民的___________密切相关。(2)在我国,塑造 ,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 和 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 的重要保证。4.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素养?【怎么做】(1)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 ,逐步提高公民____________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2)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 和 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①公民要自觉遵守 ,始终按照宪法 和 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 ,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 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 ,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二)预习反馈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校九年级同学在看新闻时了解到以下两地推进民主建设的创新做法。请你阅读后完成相关探究。材料一 2023年3月,广西推出了全新时政栏目----《书记县长在千嘛》。栏目以新闻的形式每日发布各地书记县长的工作动态,记录访民情、解民忧、谋发展的具体实践,网民可以随时了解书记县长们的工作动态。材料二 2023年2月,广东深圳市政府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为企业、群众反映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难题。(1)探究一:《书记县长在干嘛》这一栏目保障了人民群众的 权。(2)探究二:假如你去“办不成事”窗口反映问题,要注意什么?(3)探究三:要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民主生活中来,国家和公民要怎么做?(一)达标测评1.2023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法草案初次审议后,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形成成熟的法案向社会公布。人大就《立法法》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全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③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让法律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 ④公民有序参与民主生活,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某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引导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开展这一活动( )①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协商民主的感性认识,培养政治认同②旨在保障学生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④能促进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增强主人翁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面向全市中学生开展优秀模拟政协提案评选活动,获一等奖提案的领衔学生可以列席市政协开幕会。这有助于青少年( )①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③了解政协这一行政机关的工作 ④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等23家网络平台,以及相关政府网站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②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③公民参政议政,是协商民主的生动体现④调动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热情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政协的工作要求,也是模拟政协活动的基本方法。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成员就“社区养老”展开周密调研,“小委员”们提交的《关于依托社区推广建立养老驿站的提案》,获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最佳提案”、“最佳展示团队”、“最佳调研报告”等多项团体及个人荣誉。“小委员”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①要积极履行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法定义务②关心国计民生,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④积极为国家进步建言献策,提升民主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九年级某班举行了一场时政新闻解读大赛。同学们的以下解读,恰当的是( )A.某市举行医疗项目价格听证会——体现了民主监督,防止权力滥用B.向市政府反映占道经营的问题——体现了民主决策,促进决策利民C.就公园建设向政府反映意见——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D.在县乡人大选举中投出一票——民主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7.2023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每年的两会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两会不乏青春的身影,报告显示,00后是“微博看两会”的重要力量,群体参与讨论占比从2022年同期的21.9%上升为35.9%。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③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当代青年应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④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中学生小铭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见,小铭( )①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和权利②依据法律行使了言论自由③通过网络为自己争取了特权④在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谁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说话和办事,我们就选谁。”外出务工人员金某某在听说村委会已经把选民资格证送到自家中,他决定请假回家投票。这一事件说明( )A.参政议政是村民大会的职能 B.村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C.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D.村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10.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下列增强公民民主意识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①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②遵守宪法,按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③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民主态度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二)提升训练11.仔细阅读下列图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①和图②反映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种方式?(2)结合所学知识,公民通过图①和图②的方式行使民主权利有什么意义?12.某乡镇中学有1000多名学生,农村生源近半,多数学生是住宿生。近日,该中学后勤处收到了经营学校食堂的锄禾餐饮公司要求调整菜价的申请。由于关系到学生们的切身利益,该校校长认为,需要听听用餐学生们的意见。为此学校召开了一次关于“食堂菜价调整”听证会,要求每个班派两名代表参加,小江代表班级参加了本次听证会。(1)假如你是小江,参加此次听证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通过表决,大多数学生代表不同意涨价,最后经过商议,锄禾餐饮公司决定暂不调整菜价。请你谈谈举办这次听证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13.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正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材料二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怎样在调查研究中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方面即可)(2)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应增强民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民主。遇到下列情形你会怎么做 情境 我的做法情境一 九年级学生小敏所在的班级进行班委改选,有的同学认为谁当选都和自己没关系。 ①情境二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校门口的小商店出售“三无”产品,学生经常在那里买零食吃,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②(一)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参考答案一、合作探究【答案】(1)监督权(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3)国家:国家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公民:增强民主意识,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分析】考点考查:监督权、参与民主生活。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监督权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书记县长在干嘛》→可链接监督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假如你去“办不成事”窗口反映问题,要注意什么→可链接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国家和公民要如何增强民主意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课堂达标1.【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人大就《立法法》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让法律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公民有序参与民主生活,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公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①错误;故本题选D。2.【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①③④:分析题文,材料中的“模拟政协”活动,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提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协商民主的感性认识,培养政治认同;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能促进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增强主人翁意识;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②错误;故本题选C。3.【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和途径、人民政协的性质。①②④:“让学生列席市政协开幕会”,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政协”不是行政机关,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②④:相关政府网站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热情,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②④说法正确;①:人民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①错误;③:协商民主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③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C。5.【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增强民主意识。②③④:题干中,“小委员”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关心国计民生,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积极为国家进步建言献策,提升民主意识,故②③④正确;①: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故①错误;故本题选D。6.【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A:某市举行医疗项目价格听证会,这体现了民主决策,A错误;B:向市政府反映占道经营的问题,这体现了民主监督;B错误;C:就公园建设向政府反映意见,这体现了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C正确;D: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D错误;故本题选C。7.【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①③④:分析题文,00后是“微博看两会”的重要力量,群体参与讨论占比从2022年同期的21.9%上升为35.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当代青年应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②错误;故本题选C。8.【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的权利和自由的相关知识。②④:中学生小铭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是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表现,是在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①:小铭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权利,故①错误;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故③错误;故本题选C。9.【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增强民主意识。C:外出务工人员金某某在听说村委会已经把选民资格证送到自家中,他决定请假回家投票,体现出他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C说法正确;A: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A错误;B:村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B错误;D: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D错误;故本题选C。10.【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认识。ABCD:由教材内容可知,公民应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因此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正确步骤是②—③—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1.【答案】(1)民主监督。(2)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分析】考点考查:民主监督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网络举报腐败→可链接民主监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2.【答案】(1)①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敢于发言②要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③理性、客观、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2)①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合作协调能力;②有利于学生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在参与公共事务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③有利于促进学校工作中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分析】考点考查: 参与民主生活、民主决策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关于“食堂菜价调整”听证会,要求每个班派两名代表参加→ 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民主决策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通过表决,大多数学生代表不同意涨价,最后经过商议,锄禾餐饮公司决定暂不调整菜价→ 增强民主意识、民主决策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3.【答案】(1)倾听人民呼声,收集民意,集中民智;民主协商,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少数服从多数;注意反馈,接受人民监督,及时调整。(2)①积极参加投票,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②拨打12315投诉热线反映这一情况或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维护同学们的合法权利。【分析】考点考查: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能力考查:理解应用能力核心素养: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怎样做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坚持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接受民主监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①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境一观点:班级进行班委改选。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一做法是积极参加投票选举班委。论据:要有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②第一步:读题,提炼材料核心观点。情境二观点:发现学生经常买校门口小商店出售的“三无”产品。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情境二做法是拨打12315热线反映或向学校老师反映情况。论据:要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