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8.2 共筑中国梦 同步探究学案政治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道德修养: 知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树立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法治观念: 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健全人格: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自信的源泉,自觉做一个追梦人责任意识:努力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一)自主预习1.中国的腾飞为实现________ 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2.怎样实现中国梦?【怎么做】(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________,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现中国梦必须________。中国道路就是__________________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________。中国精神就是以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实现中国梦必须________。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________的力量。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_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____,发展了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4.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是什么】(1)自信的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2)自信的中国人_______________。(3)自信的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5.如何正确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怎么做】(1)自信不是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我们需要培育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2)自信的中国人既是_________又是_________,既要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既要_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3)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预习反馈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再一次彰显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历程,“神舟”问天、“祝融”探火……见证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奇迹。(1)“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说明我国哪方面能力不断增强 (2)材料中划线部分内容凸显了以什么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书写生命价值,中学生需要养成哪些品质 (两个即可)(一)达标测评1.回首过去近三年时间,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有效处置百余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应对五波全球疫情的冲击,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主动、优势和信心,面对世纪疫情,我们更有实力,更有底气,更有斗志。这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②亿万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致的向心力③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④所有居民养成了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话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②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③激励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④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动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近年来,中国人民自信心日益增强,有3/4接受调查的中国人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比10年前更重要,有60%的人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活动是积极的。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上升到120万亿元,全球创新指数从全球第34名上升到11名,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我国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C.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战,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5.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自信的中国人应该( )①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②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③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④绝对自信,不用理会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这说明自信的中国人( )A.对国家有认同 B.对发展有信心C.对文化有底气 D.对世界有贡献7.在卡塔尔,多座球场都有中国企业参与设计施工。其中,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卢塞尔球场,是中企以设计施工总承包身份承建的首个世界杯体育场项目,并创下了多项行业纪录。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让中国人更加自信B.说明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这让我们对世界的发展开始有了自信D.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者8.如图漫画告诉我们,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发展有信心 B.对文化有底气 C.对国家有认同 D.对世界有贡献9.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折射着中国人的自信。我们做自信的中国人,就要( )①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②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③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④胸怀理想、求真务实,满怀激情、锲而不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 )①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 ②坚持“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创新能力③弘扬民族精神,拒绝外来文化 ④凝聚中国力量,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提升训练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宣布,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中国空间站。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一次性公布全年6次任务计划;在重大任务前,宣布发射窗口精确到“分”;主动邀请境外媒体赴任务现场深入采访;媒体更加开放、多维、高清地进行直播,并首次获得天地直播采访航天员的机会……相关链接“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了旷世之问。两千多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精准着陆,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材料二 中国航天一路走来,依靠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勇攀高峰,汇聚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砥砺奋进。2022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从零开始,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凝聚着航天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一代代航天人用毕生写就的时代丰碑。(1)据材料一,请你用一句话对中国航天作出评价。据相关链接感悟中华文化,你从中得出什么认识?(2)据材料二,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反映出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特质?(3)从实现中国梦的视角,你从材料二中得出什么结论?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强调“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建设布局”。(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的“三个强调”,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的?材料二 十年砥砺奋进,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成就: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45.5%上升到2022年的53.3%。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民营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1085万户上升到2022年8月的4701万户。 进出口规模迅猛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由2012年的24.42万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39.1万亿元。(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我国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成就的做法。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从政治文本走入街头巷尾,从中国人心中美好的憧憬,转化为路径清晰的奋斗目标。(3)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材料四 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自信自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年来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更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新时代自信自立的中国少年。13.材料 梦在前方,略在物下,中国人对中国梦的限苦求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增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大步迈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让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越来越清晰,而且开启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中国人正自信地走在一条追求梦想,实干兴邦的康庄大路上。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就要做自信的中国人,与祖国共成长。(1)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中“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分别指的是什么?(3)今天,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一)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参考答案一、合作探究【答案】(1)科技创新能力,或自主创新能力等。(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自信、自强等。【分析】考点考查:航天成就、时代精神、书写生命价值。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航天成就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可链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载人航天精神。需要运用时代精神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可链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书写生命价值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学生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书写生命价值→可链接认真、勤劳等品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课堂达标1.【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①②③:我们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主动、优势和信心,面对世纪疫情,我们更有实力,更有底气,更有斗志。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亿万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致的向心力;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①②③正确;④:所有居民,说法绝对,④排除;故本题选B。2.【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①②③:题干中鲁迅先生的话,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动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人自信的根本。①②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故①②④正确;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还未实现,故③错误;故本题选D。4.【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AB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战,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是取得成就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ABC说法与题不符;D:我国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5.【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中国人。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故①②③正确;④:“绝对自信”“不用理会”说法错误,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6.【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中国人的相关知识。ABCD:题干谈到‘国潮’、‘国服’、‘只此青绿’,这都属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说明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故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自信的中国人。A:题干中,多座球场都有中国企业参与设计施工。这让我们中国人自豪、骄傲、更加自信,故A正确;B:我国还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B错误;C:题干为未涉及对世界的发展的自信,故C错误;D:中国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者,故D错误;故本题选A。8.【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中国人。A:依据教材知识,做自信的中国人就要对发展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对文化有底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如图漫画告诉我们,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故A符合题意;BC:本题考查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而不是对文化有底气、对国家有认同,故BC不符合题意;D:对世界有贡献不属于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自信中国人。②③④:我们做自信的中国人,就要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胸怀理想、求真务实,满怀激情、锲而不舍,故②③④正确;①:自信中国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0.【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四个自信。①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故①②说法正确;③:要吸收优秀外来文化,故③说法错误;④: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1.【答案】(1)中国航天勇攀高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分析】考点考查:中华文化、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实现中国梦。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小问1:本题考查用一句话对中国航天作出评价,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两千年前,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发出了旷世之问。两千多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精准着陆→可链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从零开始,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凝聚着航天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一代代航天人用毕生写就的时代丰碑→可链接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的表现。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 需要运用实现中国梦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国航天一路走来,依靠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勇攀高峰,汇聚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砥砺奋进→可链接实现中国梦的途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2.【答案】(1)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等;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弘扬中国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新发展理念等。(2)①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贸易往来。(3)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等。(4)①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拥护者、推动者;②我们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国家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③弘扬中华文化,铸就文化新辉煌。【分析】考点考查:共同富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国梦、自信中国人等。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共同富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可链接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关键词②: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可链接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关键词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链接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可链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关键词②:市场活力持续增强,民营企业数量上升→可链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词③:进出口规模迅猛增长→可链接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贸易往来;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实现中国梦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可链接如何实现中国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本题考查做自信中国人,是开放性主观题,可结合材料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3.【答案】(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挫力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分析】考点考查:我们的梦想、共圆中国梦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详解】(1)本题考查中国梦的内涵,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本题考查“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内涵,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需要运用我们的梦想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开启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可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