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 2.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有声有色有 滋有味的文化。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这些都凝聚着我们的共同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学们,你对文化遗产了解多少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二、走进课堂 (一)积累知识。 1.什么是文化遗产 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民间技艺)。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2.文化遗产日 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组织活动。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7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9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7项) (2)云南非遗 (3)昆明非遗 瓦猫——昆明农村地区的民居有一种民俗,就是在居所正中上方房顶安置瓦猫。瓦猫用陶制作,造型为张着大口的猫,瓦猫造型为面目狰狞的神怪。瓦猫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并不是所有房屋都要安置。如果自己家的大门外正对的方向有庙宇高房,或正对着一家人的房屋,就会认为不吉利,被对方“戗”着,影响了自家的财运,甚至带来疾病或灾祸,为此,就在自家房的大门和正堂屋顶安放一尊瓦猫。 2.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①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②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③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报告包括:A.遗产概述。B.人文、历史价值。C.遗产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D.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4)要求: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活动示例:官渡古镇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申请报告 概述: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主城东南,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是历史上环滇池地区商贸重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既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誉满滇中的古渡口及佛教圣地。不到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时有“小云南”之称。现有国家、省、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文物古迹30余处,其中尤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塔”最为著名。 照片展示: 人文、历史价值 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规模。明朝时期,中央朝廷在此设立了“临民官渡”,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清朝,官渡古镇更是繁荣一时,商贾云集,文人墨客争相踏至。古镇内的古建筑、古文物和古街巷,见证了它过去的辉煌。 古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原文化与地方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妙湛寺,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寺庙,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妙湛寺金刚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穿心塔”,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处砂石构筑的典型喇嘛式佛塔,游客在此可以领略到古建筑的韵味,感受历史的厚重。 丰富多彩,如刺绣、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以及龙舟、花灯等传统习俗。这些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为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土主庙旁的李家麦粑粑, 土主庙正对面的眼镜麦粑粑。凉粉,炸洋芋,烤臭豆腐,木瓜水,腌菜、官渡粑粑、木瓜果脯……其中,官渡饵块、官渡米线,官渡粑粑并称“官渡三宝”。这些美食风味独特,深受游客喜爱。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游客也能感受到古镇的热情与好客。 云子棋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乌铜走银传习馆、官渡饵块传习馆、官渡滇剧花灯传习馆;乌铜走银、滇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渡饵块——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筑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现状:历史文化古迹虽有损毁,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作为风景旅游名胜区,成为达官贵人修建行宫别墅,名流贤达光顾流连的宝地。“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破五更霜”,“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笙鼓送我归”,古老的官渡沉浸在一片丝竹管弦之声中。 2011年4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问题:实地考察时发现部分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人们对文化关心程度浅,未知全貌;有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不了解。 拟定采取的保护措施:1.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厚重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加强保护理念,不在文物估计上乱涂乱画、不随便攀爬古物、自觉遵守文物保护单位的规章制度。3.积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相关讲座、宣传会等,加大宣传力度。 3.文化遗产我推荐(课堂展示)——召开班级模拟答辩会 人员准备及职责分工 答辩会基本流程 关于答辩的注意事项 (1)听清问题。 (2)适当记录。 (3)抓要点回答。 (4)坚持观点。 (5)不可强辩。 (6)礼貌应答。 补充资料: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为保护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做些什么? 预设: (1)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2)向周边的人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人们明白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底蕴、民族文化的根基。 (3)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方案: ①必须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进行规范和监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②开办文化遗产学习、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文化遗产存在的必要性。 ③用实际行动保护它,同破坏它的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结束语: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让我们所有人参与到关注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队伍中来,让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感受的艺术和文化,它们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的印记,也是民族的精魂,我们要珍惜它、保护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