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第三单元第7课《水受热遇冷会怎样》分层练习1.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形成关于物质状态变化与温度关系的科学观念。理解水在受热时会蒸发变成水蒸气,遇冷时会凝结成液态水甚至凝固成冰,认识到温度是影响物质状态变化的重要因素。2.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受热和遇冷时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并解释其他物质可能出现的类似变化。3. 探究实践: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学会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观察记录、得出结论等探究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尊重。快乐填空。(5题)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2.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 ,遇冷时体积 ,这种变化叫作热胀冷缩。3.一般来说,物体都有 的性质。4.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 的性质。5.如果塑料瓶盖拧得太紧,不好打开,可以把瓶盖部分放入 ,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了。(选填“冷水中”或“热水中”)二、选择乐园。(5题)1.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的液柱会上升或者下降,这是利用了液体的( )性质。A.受热时体积膨胀 B.热胀冷缩 C.遇冷时体积收缩2.下列现象属于冷缩的是( )。A.高压线夏天下垂B.瘪乒乓球用热水烫可还原C.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易裂开D.加热装在袋子里的食物时,袋子会鼓起来3.下列现象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A.打足了气的篮球弹性更好B.热气球升空C.隔着一条街也能闻到花香4.有人从海南买了100米铅丝,带回黑龙江一量,发现铅丝变短了,这是因为( )。A.他被骗了B.黑龙江地区较冷,铅丝遇冷体积变小了C.以上都不对5.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A.热缩冷涨 B.膨胀 C.热胀冷缩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1.瓶装饮料不装满是因为怕饮料受热膨胀溢出。( )2.气体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固体不会。( )3.烧水时,水壶中的水不要装的太满。( )4.水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任何条件下,水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综合题(2题)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往外溢?2.如图甲所示,将装满水的烧瓶先浸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烧瓶并把它浸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结果如图丙所示。写出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并解释这种现象。三、拓展提高:1.图1是液体遇冷后体积变化的探究实验记录表,请仔细阅读,根据实验记录表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名称]液体遇冷后体积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一般物体遇冷时体积会收缩[实验器材]烧瓶、烧杯、针筒、软塞、水[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软塞和配套的烧瓶。步骤二:往烧瓶里加入红墨水,将水染成红色,用软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步骤三:把烧瓶放入冰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实验现象]烧瓶放入冰水后,液柱____。[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物体遇冷时,体积会____。(1)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我们可以看到烧瓶放入冰水后,液柱会( )A.上升 B.下降 C.不变(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物体遇冷时,体积会( )A.收缩 B.膨胀 C.不变(3)烧瓶里的水染成红色,这样做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基础训练】快乐填空1.【答案】液体热胀冷缩2.【答案】膨胀;缩小3.【答案】热胀冷缩4.【答案】热胀冷缩5.【答案】热水中二、选择乐园1.【答案】B2.【答案】C3.【答案】B4.【答案】B5.【答案】C【能力培养】判断题1.【答案】正确2.【答案】错误3.【答案】正确4.【答案】错误5.【答案】正确二、综合题1.【答案】水受热膨胀而溢出去。2.【答案】解:因为烧瓶中的水热胀冷缩。【拓展提高】1.【答案】(1)B(2)A(3)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核心素养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提高能力提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