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发现昆明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2.在改写中体悟汪曾祺语言的诗意与美感3.体会汪曾祺对于昆明的喜爱与思念、感受作者诗意美好的心灵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发现昆明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有一位作家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中国最后一位文人”,你知道他是谁吗?二、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关注课后阅读提示:“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提炼两个关键词:“散”、线索。(2)总结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3)问:本文的线索在文中的直观体现是什么:想念昆明的雨。板书:我想念昆明的雨文章第4、5小节是直接描写昆明的雨的,我们能从中找到作者喜欢昆明的雨的原因吗?学生齐读第四小节说一说作者喜爱昆明的雨的理由。明确: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板书下下停停什么意思?改成“下一会,停一会,再下一会”好不好?明确:叠词和顶针的运用,让诗歌具有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似乎可以听到雨滴滴落在地面上清脆的声音与节奏。教师朗读第5小节,请同学说说作者喜爱和想念昆明的雨的理由:明亮的、丰满的、诗人动情板书这句话从形到神写出了昆明的雨季给人的一种感受,展现了景物之美,让人喜爱与想念。板书:景物之美请同学们再回到阅读提示的第2小节,去找找还有什么理由,让作者对昆明喜爱和想念。明确:充满诗意和美感,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三、寻找美和诗意接下来我们就要走进文本,圈划出能表现这些事物的特点、诗意和美,能表现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的词句,然后把它们筛选、组合并试着用简洁的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写事物时尽量运用一种修辞)。教师示范片段:关于仙人掌和房东母女的。圈画关键词:“倒挂着还能开花”“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多”“极肥大”“代替篱笆”。板书:多而极肥的仙人掌倒挂着开花是人家门头辟邪的护卫请同学阅读第9小节。圈划关键词:“搭了梯子上去摘”,“送”,“使我的心软软的”板书:搭梯摘花的房东母女送人缅桂柔软了我的心房追问介绍房东时括号后面的文字,引出人情的美。板书四、书写美和诗意请你围绕文中所写的景物、人物制作一张富有诗意的文字书签。可以先圈划出能表现事物特点、诗意和美,能表现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的词句,然后把它们筛选、组合并试着用简洁的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自主写作后在小组内交流修改,最后请代表板书展示成果。(学生展示后师生点评修改)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写作(2)小组交流(3)小组展示第七节:菌子预设关键词:随处可见,滑嫩鲜香,各种颜色板书:随处可见的菌子滑,嫩,鲜,香像撑起的各色小伞追问“滑嫩鲜香”加了逗号有什么效果?一字一顿,放慢节奏,充分感受到菌子的特点,他把菌子的滋味的美板书品得那么清楚。第八节 杨梅和苗族女孩杨梅预设关键词:乒乓球那样大, 黑红黑红,一点都不酸,如烧得炽红的火炭板书:个大味甜的杨梅黑红黑红羞成了炽红的火炭苗族女孩预设关键词句: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PPT展示改句:戴一顶花帽子,穿着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上……追问如果是水浒传中的好汉在卖酒他会坐在阶石的什么部位,怎么坐?学生比对品味后明确:帽子小,鞋头尖小,坐的位置偏,占的地方小,给人一种娟秀甜美弱态生娇的小家碧玉的感觉。角落,往往是诗意诞生的地方。板书:阶石一角坐着的苗族女孩娇声轻吆柔和了雨季的空气第九节缅桂花缅桂花预设关键词:香 高 密 带着雨珠板书:高大浓密的缅桂馥郁飘香戴着雨珠做的项链第十节 (师生共同探究) 我和朋友雨中小酌师生齐读:“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大家感受到了诗意吗?改句:“莲花池边有条街,有个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盘猪头肉,一斤酒。”两个“小”字透露出古朴典雅之感,“一碟”和“半斤”反映出酒客细嚼慢咽浅斟低酌之感,相反,“一盘”和“一斤”让你对酒客产生狼吞虎咽暴饮暴食的联想。原文洋溢着安恬与悠闲。一切都是小小的、淡淡的、浅浅的,板书:小街、小店、小碟菜给人一种氛围的美。板书还有一句小酌时赏花的句子也很有诗意,“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这里又是花儿带雨。雨和花在一起是一种诗意的组合,如古人笔下的“沾衣欲湿杏花雨”“黄梅时节家家雨”。作者当年看雨湿木香花板书,是40年后还忘不了的情味。板书:小街,小店,小碟菜看雨湿木香花喝点小酒,酿成一首小诗我想念昆明的雨如果我们再把结尾的句子加上“我想念昆明的雨。”就更完美了五、诵读美和诗意汪曾祺的语言就是能够在云淡风轻,在琐细平常中流露出非比寻常的诗意。在这首浓缩了的诗里面,有景物之美,滋味之美,人情之美,氛围之美。让我们一起带着淡淡的、静静的美好来诵读这首诗。(配乐)感悟诗意美好的心灵结合文章结尾日期——1984年以及文中“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追问四十年前是哪一年?1944年,还是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写烽火岁月,笔下的却是安然平和的生活,用阅读提示第2小节中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所以一篇优美诗意的散文,文字和画面的美还是次要,最主要的是要有一颗诗意美好的心灵。小节希望我们能被昆明的雨滋润,被汪曾祺的文字滋润。把这首小诗放心中,把文字的美放心中,去开启自己的阅读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