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第四单元第11课《水结冰了》分层练习1.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水的物态变化的科学认知,理解水在特定条件下会结冰,以及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同时,认识到温度是影响水结冰的关键因素。2.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结冰的过程、对比结冰前后水的状态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形成逻辑推理能力。3. 探究实践:课程中安排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4.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变化,增强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意识。快乐填空。(5题)1.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 ℃开始沸腾;冷却到 ℃会结冰。2.实验时,将碎冰倒入杯中并撒较多的食盐。撒食盐的目的是为了使冰快速 ,制造一个 的环境。3.液态的水凝固成冰以后, 的排布方式发生改变,间隙变大,致使水结冰后 变大。4.结冰时的温度叫作 ,一般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 。5.水结冰时的温度叫 ,水的冰点是 。二、选择乐园。(5题)1.关于水的三种状态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B.水结冰时体积没有改变C.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2.把一瓶矿泉水放进冰箱冷冻室一天后,矿泉水的体积( )。A.变小了 B.变大了 C.不变3.试管中的冰在完全化成水后,体积会( )。A.变小 B.变大 C.增加 D.不变4.在一玻璃杯中装上一部分水, 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测得杯底至水面的高度为6厘米,放入冰箱冷冻,完全结冰后测量杯底至冰面的高度可能是( )。A.低于6厘米B.高于6厘米C.高度不变,仍是6厘米5.夏天,小亮将玻璃瓶装饮料放入冰箱冷冻,忘了及时取出,结果发现玻璃瓶已经破裂。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饮料结冰后质量会变大B.饮料结冰后体积会变大C.玻璃瓶在低温环境下自己会破裂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1.水降温结冰后体积不变。 ( )2.气温降到0℃以下时,水会结成冰,体积膨胀。( )3.水遇冷结冰后,体积反而会膨胀。( )4.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所以水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液态的水凝固成冰以后,水微粒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间隙变大了,致使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综合题(2题)1.将水和冰与其对应的性质连起来。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三、拓展提高:1.以下是水结成冰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演示图及部分记录表。水结冰的试管内温度记录时间(分钟) 1 2 3 4 5 …… 温度 10 6 3 1 0 (1)水结成冰的过程叫( )。A.凝固 B.凝结 C.融化(2)如题干图。此时温度计的读数是( )。A.10℃ B.12℃ C.14℃(3)在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下降了,说明( )。A.水放出了热量B.水吸收了热量C.水既没有放出也没有吸收热量(4)你认为第6分钟的温度计的读数应该是( )。A.1℃ B.-1℃ C.0℃(5)你认为第5分钟时,试管内的现象是( )。A.全是水 B.开始出现了冰 C.全是冰(6)冬天,积满大雪的道路上,为了尽快让雪融化,我们加盐的目的是( )。A.降低雪融化的温度 B.提高雪融化的温度 C.改变雪的形状(7)某同学的读数如下图,你认为他可能是( )。水结冰的试管内温度记录(℃)时间(分钟) 1 2 3 4 5 …… 温度 9 5 2 0 -1 A.读数时俯视温度计 B.读数时平视温度计 C.读数时仰视温度计参考答案【基础训练】快乐填空1.【答案】100;02.【答案】溶化;低温3.【答案】水微粒(或水分子);体积4.【答案】冰点;0℃5.【答案】冰点;0℃二、选择乐园1.【答案】B2.【答案】B3.【答案】A4.【答案】B5.【答案】B【能力培养】判断题1.【答案】错误2.【答案】正确3.【答案】正确4.【答案】错误5.【答案】正确二、综合题1.【答案】2.【答案】温度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0℃以下,低于水的温度。体积变化:先是一部分水结冰,然后完全结冰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形状变化:冰是固体,有一定形状。其他变化:冰会浮在水面上。【拓展提高】1.【答案】(1)A(2)B(3)A(4)C(5)B(6)A(7)C核心素养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提高能力提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