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4分)
1.(4分)请你阅读青春寄语,参与讨论。
人生谁无年少时,时光给我们最慷慨的馈赠就是青春。青春是“山青花欲燃”的生命zhàn放,是“绣面芙蓉一笑开”的欢快和浪漫,是“千古风流今在此”的自信昂然,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铿锵力量,是“一生大笑能几回”的豪迈和奔放。在青春的行走中,“我欲穿花寻路”,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迷茫,但这也正筑成了成长的模样。
小文:语段中“慷慨”一词中的“慨”,我有点没把握读,“zhàn放”中的“zhàn”我一下想不起来怎么写了,你来帮我一下吧。
你:好的,“慷慨”这个词中的“慨”应该这样读(1) ,“zhàn放”中的“zhàn”应该这样写(2) 。
小语:我还发现“虽然也会遇到困难和迷茫,但这也正筑成了成长的模样。”中词语(3) 有错别字,这个词正确的写法应该这样(4)

2.(8分)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古诗文、作者或篇名。
诗人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跟着杜甫去《望岳》,从“① ,② ”的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其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凌云壮志;读杜牧的《泊秦淮》,从“③ ,④ ”的诗句中,我们可以体悟到诗人的忧患意识;读⑤ (作者)的《爱莲说》,“⑥ ,⑦
”两句话,告诫我们要学习莲洁身自好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样,即便我们在失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像刘禹锡在《⑧ 》中说的那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太阳不语,自是 ;高山不语,自是 ;蓝天不语,自是 ;人也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沉默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和可贵的处世之道。
A.一种光辉;一种高远;一种巍峨
B.一种高远;一种巍峨;一种光辉
C.一种光辉:一种巍峨;一种高远
D.一种高远;一种光辉;一种巍峨
4.(6分)小语的爷爷过七十大寿,全家人一起筹备寿宴。请你帮助小语解决他遇到的问题。
(1)为表孝心,小语想请书法协会的老师写一副对联作为贺礼,请你帮他在以下对联中选择一副
A.好鸟双栖嘉鱼比目,仙葩并蒂瑞木交柯。
B.值良辰春满蓬壶延晷景,征盛典筹添海屋祝长龄。
C.迁新居千门开抬头见喜,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
D.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2)小语挑选了两幅中国画,想在爷爷寿辰当天悬挂在家中正堂。你认为哪一幅画更符合祝寿的主题?请说明理由。
5.(4分)下面是一则呼吁“陪伴父母”的公益广告,请你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句子。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蒲公英种子① ,聚成伞的模样;零落的花瓣从地面重返枝头,② ;轰鸣的火车从远方退回山洞,停留在家乡那一站;绚烂的烟花从空中重回地平线,等待火柴把它点燃……莫非要一场时光倒流,才能让你留在父母身边更久?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6.(16分)【人情物态,和谐共生】
社会之和,需要每个“小人物”的参与,请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并完成思考。
老鞋匠
端木蕻良
①在一个墙角上有个鞋摊儿,一位老头儿坐在“马扎儿”上,在为过往的行人和邻近住户们修补鞋子。
②他的摊儿上,摆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小钉子、碎皮子、前掌、后掌、鞋油、胶水,还有废旧的自行车、汽车的外带和内胎……
③他使用的家什,也是顶普通的工具,切刀、锥子、磨石、剪子、铁锤和钉子……
④老头儿长年坐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他整天不闲地为人修补鞋子。
⑤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了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天门冬、金丝荷叶、酢浆草,还有一盆玻璃翠……
⑥因为是小货仓,两扇玻璃窗子几乎终年都不打开,所以这几盆花都伸长脖子,够着,够着地争取阳光。因此,无冬历夏地开着……它就自然成了老补鞋匠的背景,因为,老头儿也是无冬历夏地在补鞋……
⑦摊子上没有字号,也没有人知道老鞋匠的名字。来修补鞋子的人只是顺口叫他一声老师傅罢了。墙上贴着一张纸条儿,上边写着:“快修,当时可取。”不停地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
⑧鞋有各式各样的,更多的是塑料底的。有的人因为鞋跟磨偏了,有的人鞋子开线了,有的鞋帮裂口子了,有的人因为鞋跟掉了,还有那爱惜新鞋的,没穿就拿来打掌了。还有那矮个子姑娘拿着半高跟鞋来要求老鞋匠再把跟儿加上半寸……
⑨人们把刚修好的鞋子,重新穿在脚上,站起身来,抖擞精神,觉得比以前轻快多了。
⑩有的人,接过鞋匠手里的鞋子穿上,在地上轻轻跺了两下,既合脚,又称心,付了款,说声谢谢,便踏步走在路上了。
这个老头儿,曾经托人写了“快修”字条儿,他是为了人们的方便,因为人都要走路的,穿着鞋的脚才能走得远些快些。老头儿,他大概为了怕人等得心急,才告诉人们,他这鞋摊,能够当时可以修得,马上穿起,立即继续走路。可是,他知道不知道,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
我重新看了这补鞋匠一眼,又向玻璃窗子里面不谢的花儿看了一眼,感到,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
(选自1982年4月27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
(1)文中的老鞋匠把修鞋地点选在“十字路口的墙角边”,请写出他这样选址的原因。
(2)老鞋匠不发一言却让人印象深刻,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补全相应空格。
文章 写作方法 例句 人物形象
老鞋匠 侧面描写 ① 他的背后,就是一家店铺小货仓的窗子,窗子向南,窗子上摆满了花盆儿。花盆里的花儿长得十分茂实,可说不上有什么名贵的。 ②
他人评价 ③ 表现老鞋匠修鞋手艺好,干活速度快,为顾客着想的形象特点。
…… …… ……
(3)本文高频使用了省略号,请辨析下面两个句子中使用省略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①因此,无冬历夏地开着……它就自然成了老补鞋匠的背景,因为,老头儿也是无冬历夏地在补鞋……
②墙上贴着一张纸条儿,上边写着:“快修,当时可取。”不停地来人,坐在小凳上,等他把鞋子修好,就好上路。有战士,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学生们……
(4)编辑正在选编与七年级(下)教材第三单元配套的课外读本,你认为《老鞋匠》能否入选?请参考教材相应的“单元导语”,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导语”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质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心系祖国 老骥伏枥
喻思南 母国新
“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
——王希季
“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王希季为航天事业倾尽了一生。他不断探索,在探空火箭、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后来者打下了根基。
他坚持真知。一份对他的考察表写道:“有时比较固执,不好商量工作。”在回应意见一栏,他写下:“总评价高于本人评价,谢谢。但在技术问题上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他纯粹淡泊。不久前,王希季迎来了100岁生日。“他思想单纯,不想着名利。”夫人聂秀芳如是总结。
他对祖国爱得深沉。王希季从美国跨越大洋,热切投身新中国建设,又为任务多次“转行”。1957年10月以后,苏联、美国先后发射人造卫星。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之后,王希季调入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他没接触过卫星火箭,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选择从探空火箭开始研究。王希季带领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用各种“土办法”解决了当时各种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在王希季的主持下,历经9个月攻关,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奇迹般诞生了。1960年2月,在上海郊区一个简易发射场,这枚探空火箭腾空而起,高度定格在8000米。
更大的挑战接踵而来。卫星上天,还得靠运载火箭。王希季创造性地将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相结合,提出了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他主持完成了初样的研制,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保障了长征一号将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太空。
卫星上天,如何安全返回?王希季服从组织安排,又投入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美国曾经一连发射12颗返回式卫星,均以失败告终,这一任务难度可想而知。作为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立足实际,制定了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数十年来,这也一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
“ 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王希季常这样说。老骥伏枥,他为航天事业奔走忙碌: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倡议用现代技术发展小卫星并担任首席小卫星专家,还主持和参与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实施、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论证编制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如今,航天后辈从他的精神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08-17,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希季不断探索,在多个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航天事业的后来者打下根基。
B.王希季认为,技术问题上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尊重民主原则,做到少数服从多数。
C.返回式卫星研制的难度非常大,美国曾经一连发射12颗返回式卫星,均以失败告终。
D.王希季热爱航天事业,老骥伏枥,参与航天事业的一系列重要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2)王希季在研究火箭和卫星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他是如何应对的?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遇到的挑战 应对的方式
首创探空火箭 边学边干,用各种“土办法”解决了当时各种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① ②
③ ④
(3)小莆对航天知识很感兴趣,他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航天人。请你结合选文和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跟小莆谈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人。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8.(10分)学校学初一年级举办“小人物 大智慧”舞台剧表演活动,初一(5)班的同学准备把以下两篇文章改编成舞台剧进行表演。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①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②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选自《一箧磨穴砚》,作者佚名)【注释】①箧:小箱子。②封题:封条。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②尔安敢轻吾射
③康肃笑而遣之
(2)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小演员们细读文本,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有以下几项表演设计,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 文本内容 表演设计
A 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侧着头斜着眼睛看着陈尧咨射箭,不言不语,表现出见惯不惊、不在意的样子。
B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陈尧咨接连反问卖油翁:“你也知道射箭?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表现出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样子。
C 康肃笑而遣之。 陈尧咨嘴角一撇,发出一声冷笑,挥挥手让卖油翁走,不愿与他纠缠计较,表现出通达、爽快的样子。
D 自以为艺成,辞而去。 学书人辞别老师时说:“我已经掌握了书法的精髓,无需再学。”语气轻快,表现出自信、自傲的样子。
(4)小演员们围绕“小人物 大智慧”展开讨论。请根据语境并结合文章内容将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读小人物见大智慧。卖油翁的智慧在于面对陈尧咨的怒火,他不慌不忙地表演了倒油绝活,又顺势强调“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深入浅出地阐①“ ”(填写一个成语)的大道理,化解了矛盾冲突。
小语:读【乙】文的人物也见大智慧。②
9.(4分)阅读《游山西村》,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这首记游诗的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欢悦喜庆的气氛,一个“足”字,传递出农家待客的盛情;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由① 到惊喜轻松的心情转变,蕴含了② 的哲理。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与本诗“从今若许闲乘月”都写到了月。请分别说说两位诗人是如何借“月”表达情感的。
四、名著阅读(5分)
10.(5分)下面是两位同学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准备的推荐留言。请你阅读留言草稿,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甲:我推荐法国作家①的著作《海底两万里》。书中每一个神奇的想象都会让你眼界大开。作者想象“诺第留斯号”在大海深处自由航行,人穿着完美的潜水衣潜入海底②(事件),而事实上当时人类还没有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入美妙的深海底部。用电击退土著人、③等想象情节在书中更是俯拾即是。
乙:我推荐现代作家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无论梳理书中哪个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都会让你有所感慨。
(1)请帮助同学甲在留言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答:①


(2)请结合《骆驼祥子》中一个人物的悲剧经历,对同学乙的留言作具体说明。(120字左右)
五、写作(50分)
11.(5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去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这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为提高同学们对劳动的认识,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劳动”的专刊,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你可以记叙一次自己的劳动经历,也可以介绍一项自己的劳动技能,还可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看法……题目自拟。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1)kǎi
(2)绽
(3)筑成
(4)铸成
2.
①会当凌绝顶
②一览众山小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周敦颐
⑥出淤泥而不染
⑦濯清涟而不妖
⑧陋室铭
3.C
4.(1)B
(2)示例:我认为B更符合祝寿的主题,鹤的形体超凡脱俗、举止优雅,是仙气十足的吉祥物,象征着成仙长寿;松树树龄长久,也是长生长寿的象征。松与鹤一起出现在祝寿图中,有“松鹤延年”的意味,表达希望老人生命持久,寿运永继。
5.①从远处飘回
②变回花苞的形状
6.
(1)好使东南西北的行人都能看到他;即修即取,方便行人。
(2)①环境描写(环境衬托) ②老鞋匠如花儿一样平凡向上,为人们送去方便,表现了老鞋匠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③“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或者“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
(3)①写老鞋匠无冬无夏地补鞋就像这花无冬无夏地盛开,省略号引发读者的联想,想到老鞋匠的勤劳、不怕辛苦的补鞋情景。
②写找老鞋匠补鞋的人很多,从而表现老鞋匠手艺好,干活快,让顾客信任。
(4)能入选。文章与“单元导语”的人文主题十分吻合。首先,从内容看,本单元讲述的是平凡小人物的故事,而小人物身上都有闪光的品质。《老鞋匠》讲述老鞋匠长年在路口补鞋为人们带去方便,他勤劳,手艺好,服务态度好,为他人着想。虽身份平凡,但他默默工作,奉献社会,在平凡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其次,从阅读意义看,《老鞋匠》和本单元课文一样,有助于深化读者对“怎样做人”的认识,启发读者更理性、积极地看待身边的普通人,注意捕捉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做到向善、务实、求美。
7.(1)B
(2)①提出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 ②将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相结合 ③研制返回式卫星 ④立足实际,制定了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
(3)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颗爱国之心。
8.(1)①放下。
②轻视。
③打发。
(2)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3)C
(4)①熟能生巧
②示例:老师的智慧在于在学书人自以为艺成时,他没有直接点出学生的问题,而是借助一
箱磨穿的砚台委婉道出持续学习、学无止境的道理,让他意识到要继续学习。
9.(1)困境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本诗“从今若许闲乘月”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和对山村的留恋之情。
10.
(1)①儒勒 凡尔纳
②散步
③智斗鲨鱼救采珠人
(2)示例:祥子:经历“买车—卖车—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后,他由一个有理想、老实健壮、善良坚韧、自尊自强、吃苦耐劳的青年变成麻木、吃喝嫖赌、穷困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祥子的悲惨生活反映了当时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1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