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在答题框里涂黑)
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充足的阳光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量的水分
【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 种子发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包括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在粮仓中储存的种子, 由于它们是经过晒干后储存的, 因此缺乏水分, 这导致种子一般不会发芽。 此外, 种子萌发不仅需要外部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 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每种种子都有一定的休眠期, 超过了休眠期的种子很难萌发。 因此, 粮仓中储存的种子不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分。
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上,原本没有老鼠。有一天,一艘货船停靠这个海岛时,船上的老鼠跑上了海岛。老鼠专门偷吃鸟蛋后大量繁殖成灾。后来,人们又运来一些痛来捕捉老鼠,以求保护海岛。几年后,小岛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老鼠少了,猎多了成灾 B.老鼠被吃光了,鸟儿得到保护
C.老鼠少了,描会吃小鸟 D.鸟儿多得泛滥成灾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猫吃老鼠,那么老鼠的数据就会减少,猫的数量就会增多;随后猫会因为食物缺乏而开始吃小鸟。
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根据船的发展历史,下面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从船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船的体积、材料、动力、结构、速度等都在不断改进与变化。随着人类造船技术和新材料的更快发展,工程师又制造出运载能力更大、更先进的各类潜艇和轮船。根据船的发展历史,船的发展顺序是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轮船。
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甲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了乙。那么,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的颜色一定比乙红 B.甲的体积一定比乙大
C.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D.甲的温度一定比乙高
【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甲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了乙,说明甲的温度一定比乙高,其他的热量、体积和质量等无法确定。
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研究青蛙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发现蛙卵孵化成蝌蚪一般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A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
【解析】【分析】蝌蚪一般出现在春季。 这一结论是基于对青蛙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其中特别指出蝌蚪的出现与春季密切相关。 此外, 还有资料显示青蛙卵在大约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春季是蝌蚪出现的时期。
6.(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生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仙人掌有很多刺,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
B.天鹅的脚有蹼,适宜在水中游泳
C.企鹅身体脂肪很厚,适宜寒冷的环境
D.解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水中的阻力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仙人掌有很多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天鹅的脚有蹼,适宜在水中游泳;企鹅身体脂肪很厚,适宜寒冷的环境;解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水中的阻力
7.(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小组制作的小船载重量没有达标,下列改进方案可行的是( )
A.增加一个动力系统
B.将小船分割成几个船舱
C.增加使用泡沫板,以增大小船的体积
D.减少使用泡沫板,以减轻小船自身的重量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小船的载重量与小船入水体积大小有关,要增加小船的载重量,需要增加小船的体积。选项C正确。
8.(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为了采集蚯蚓做实验,他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是( )
A.路边裸露的土壤中 B.菜园的土壤中
C.小河的淤泥中 D.以上地方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 潮湿的土壤中, 特别是那些富含有机物的泥土。 它们通常喜欢在肥沃的庭园、 菜园、 耕地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 垃圾堆、 水缸下等地方活动。 这些地方提供了蚯蚓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 包括潮湿、 疏松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因此, 选择菜园地作为采集蚯蚓的地点是较为合适的, 因为这样的环境条件最符合蚯蚓的生活习性。
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关于独木舟和竹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用浮的材料制造的 B.独木舟的载重量更大
C.竹筏的面积大更稳定 D.都是靠人力行驶的
【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A.都是用浮的材料制造的,正确;
B.独木舟的载重量更大,错误;竹筏的体积更大,载重量更大;
C.竹筏的面积大更稳定,正确;
D.都是靠人力行驶的,正确。
10.(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如右图实验,将泡沫板切割成相同质量、不同形状,系上绳子放入水中,再分别在另一端系上一个钩码,同时放手,这个实验可以用来研究船的( )
A.行驶方向 B.载重量 C.受到的阻力 D.动力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说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有或很多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相同受力面积下,力对物体的表面压力最小,所以尖形船首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所以这个实验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形状的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1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冬天,张鹏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金属表面比木头更光滑 B.张鹏的感觉错了
C.金属比木头的导热性能更好 D.相同体积的金属比木头重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的导热性比金属差,所以冬天,小科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
1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食物链正确的一项是( )
A.蛇→青蛙→蝗虫→高粱 B.高粱←蝗虫←青蛙←蛇
C.高粱←青蛙←蝗虫←蛇 D.高粱→蝗虫→青蛙→蛇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A.蛇 → 青蛙 → 蝗虫 → 高粱,错误;食物链的源头应该是绿色植物;
B. 高粱←蝗虫←青蛙←蛇 ,错误;青蛙是蛇的食物,两者关系错误;
C. 高粱←青蛙←蝗虫←蛇 ,错误;蝗虫是青蛙的食物,两者关系错误,且食物链方向相反;
D.高粱 → 蝗虫 → 青蛙 → 蛇,正确。
1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丹顶鹤入秋后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其原因是( )
A.气候 B.日照 C.食物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这种行为叫做迁移。丹顶鹤入秋后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主要是因为气候、日照、食物等因素。
1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面的办法能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是( )
A.切掉二分之一 B.做成空心的碗形
C.搓成球形 D.增加橡皮泥的重量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空心的碗形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1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直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静置在阳光下,半小时后,瓶外温度计的读数(如下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最可能是( )
A.17℃ B.20℃ C.23℃ D.50℃
【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塑料瓶是透光的,太阳光可以穿过塑料将光热进入塑料袋内,气温升高,密封的塑料瓶阻止了内外空气的热对流。所以密封的塑料瓶内部空气的温度高于外部空气的温度,暴露在阳光下的温度计读数是20℃。此时,密封的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会略高于20℃,即23℃。
16.(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垃圾中,都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的是( )
A.塑料袋、餐巾纸 B.鱼肠、西瓜皮
C.菜叶、碎玻璃 D.塑料瓶、蛋壳
【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塑料袋、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碎玻璃属于其他垃圾;菜叶、鱼肠和西瓜皮、蛋壳都属于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
17.(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周末,张鹏家里来了几个客人,从环保的角度看,张鹏最应该选择的招待方式是( )
A.一次性纸杯泡茶 B.一次性塑料杯泡茶
C.玻璃杯泡茶 D.喝瓶装矿泉水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动植物。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比如招待客人的时候应该用玻璃杯泡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
18.(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冬天,为了使房间里尽快暖和起来,开空调时空调吹出来的热风应该朝向房间的( )
A.上部 B.中间 C.下部 D.任意方向
【答案】C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冬天,为了使房间里尽快暖和起来,开空调时空调吹出来的热风应该朝向房间的下部。
1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面是制作保温杯的三个主要环节:①结构设计;②测试调整;③产品制作。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产品的设计制作遵循一定的步骤,使得制作更加科学高效。制作保温杯的三个环节是结构设计、产品制作、测试调整。按照题目的序号要求,依次是①→③→②。
20.(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保证了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保证了地球上有大量的氧气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它保证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正确;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它保证地球上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错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正确;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正确。
2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值得提倡的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
A.洗碗时直接放在水龙头下冲洗 B.不洗澡或少洗澡
C.淘米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D.农业生产用大水漫灌代脊滴灌
【答案】C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洗碗时直接放在水龙头上冲洗,错误;这样会浪费水资源,应该将水盛到容器中洗碗;
B.不洗澡或少洗澡,错误;洗澡有利于身体健康;
C.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冲厕所,正确;
D.农业生产用大水漫灌替代滴灌,错误;农业生产用滴灌替代大水漫灌。
2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 张鹏在煲汤时把铁勺斜靠在锅子边缘忘记取出来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勺柄也变得很烫了,勺柄上的热传递过程主要是( )
A.水蒸气的热传递给了勺柄
B.汤汁的热量辐射给了勺柄
C.锅的热直接传递给了勺柄
D.汤汁的热先传给铁勺浸在汤汁中的部分,再传递到勺柄
【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勺柄上的热传递方式属于热传导,是汤汁的热先传给浸在汤汁中的部分,再传递到勺柄。
2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这会直接导致( )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减少
C.酸刷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 D.冻土融化,地表温度降低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2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张鹏小组认真地做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接下来张鹏小组的做法最合理的是( )
铜 铝 铁
感温油墨变色顺序 1 2 3
2 1 3
1 2 3
A.分析原因,再进一步探究
B.直接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
C.听老师的实验结论,得出导热性能钢>铝>铁
D.修改第2次的实验结果,然后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每一次的实验结果都不相同,所以肯定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应该分析原因,改善不足后,再进一步探究。
2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水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C.我们商洛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D.地表淡水污染较严重,应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
【答案】B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错误;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120位后。
B.水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正确;
C.我们嘉兴地区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错误;嘉兴地区也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D.地表淡水污染较严重,应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错误;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努力治理水污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时,我们一般采用 实验来进行研究。在每次实验中,我们只能选取 个因素进行研究。
【答案】对比;1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时,我们一般采用对比实验来进行研究。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27.(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 。
【答案】生态群落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群落。
28.(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船在行驶中, 十分重要,不然船容易侧翻,造成事故。
【答案】稳定性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 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制作费用等因素。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2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船上能控制船行驶方向的结构叫 .它的转向(如右图)与船前进方向 (填“一致”或“相反”)。
【答案】船舵;一致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船能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行驶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30.(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答案】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3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要较好地解决垃圾问题,主要采用 化、 化、 化这三种方法。
【答案】减量;无害;资源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三、综合探究题
3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小组制作生态瓶,对其中的生物生存情况开展科学研究。
(1)请选择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入上面方框中对应的横线上。(填字母)
A.自来水 B.池塘里的水
C.水草 D.狗尾草
E.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 F.大量的小鱼、小虾、田螺
(2)以上生态瓶中的水草和浮萍能为小鱼、小虾、田螺的生存提供( )。
A.食物和二氧化碳 B.食物和氧气
C.养料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氧气
(3)张鹏小组在观察生态瓶的时候,经常看到小鱼会浮出水面。根据“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学习你认为小鱼浮出水面的主要原因是 。
(4)张鹏小组想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倒掉适量的水 B.增加适量的小鱼
C.减少适量的水草 D.增加适量的水草
【答案】(1)E
(2)B
(3)水中的氧气含量太少,不足以提供小鱼呼吸
(4)D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1)生态瓶的制作步骤: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所以①是池塘里的水;②是水草;③是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
(2)生态瓶中的水草和浮萍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为小鱼、小虾、田螺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氧气。
(3)鱼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如果发现生态瓶中的小鱼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说明水中的氧含量低。
(4)鱼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往生态瓶中多加一些水,增大小鱼的生存空间或增加适量的水草,这样可以提供的氧气变多。
3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小组为了研究船的载重量与船的底面积是否有关。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纸设计了四艘不同底面积的船(设计图如下),并进行了载重量测试。
①高为1厘米的船能装15个垫片 ②高为2厘米的船能装20个垫片③高为3厘米的船能装16个垫片 ④高为4厘米的船能装10个垫片
(1)请你计算出四艘铝箔船的体积,填在图下横线上。
(2)将以上四艘铝箔船的载重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正确排序为 。(填序号)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 有关,相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 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4)有同学将垫圈换成了弹珠来测试②号铝箔船的载重量时,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小船容易侧翻。下列做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
A.换成更小的弹珠 B.给船舱分格
C.增加船的底面积 D.增加船的边缘高度
【答案】(1)100;128;108;64
(2)②③④①
(3)体积;体积
(4)B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1)根据表中铝箔纸的底面积和船身高度可以计算出,①船的体积是:1厘米x10厘米x10厘米=100平方厘米;②船的体积是:8厘米x8厘米x2厘米=128平方厘米;③船的体积是:6厘米x6厘米x3厘米=108平方厘米;④船的体积是:4厘米x4厘米x4厘米=64平方厘米。
(2)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四艘铝箔船的载重量从大到小的排序即体积从大到小的排序,即②③①④。
(3)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4)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
3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我国废纸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纸张消费量每年约3500万吨。以废弃1/3 计算,每年可回收利用的废纸达千万吨以上。有资料表明,1000 千克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同时节水100立方米,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省煤1200千克,节电600度。使用废纸造纸比原木纸浆可减少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60%的用水、40%的能源消耗,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1)下列关于废纸回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定期把废纸放回收集地点
B.用过的卫生纸也属于可循环再造的纸
C.要保持废纸清洁、干爽
D.报纸、瓦楞纸等不同废纸最好分开捆扎
(2)能够回收利用的纸质物品一般都印有可回收标志,下列标志属于可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3)为了减少废纸的产生,我们可以做的是( )。
①使用再生纸②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和使用③用手帕代替纸巾④废旧的宣传广告纸可以做成手工制品⑤旧书可以送给山区孩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回收废纸造纸与使用木材造纸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A.节约了自然资源 B.降低了能源消耗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以上三项都是
(5)课堂上我们用废纸造一张再生纸的过程是( )。
①搅拌 ②挤压吸水 ③平铺 ④撕碎 ⑤通风晾干
A.④③①⑤② B.④①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①②③⑤
【答案】(1)B
(2)A
(3)A
(4)D
(5)C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使用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4.7克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1)循环使用是将废品变为可再利用材料的过程,循环提供了一种既能减少垃圾填埋又能节约自然资源的方法。我们要回收废纸,定期把废纸放回收集地点,报纸、瓦楞纸等不同废纸最好分开捆扎,AC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卫生纸不属于可循环再造的纸。
(2)形成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这几年在全世界变得十分流行起来的循环再生标志。
(3)废纸处理是对回收的废纸进行再处理,得到合格的纤维用于生产纸制品的过程。废纸的回收和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节约资源。为了减少废纸的产生,我们可以做的是:使用再生纸产品、纸张双面打印、复印、用手帕代替纸巾、用不完的作业本做草稿纸、旧书可以送给山区孩子,①②③④⑤符合题意。
(4)普通纸的材质主要是植物纤维,再生纸的材料是再生后的废纸,再生纸与使用木材造纸相比,具有的优点有节约了自然资源,减少了能源消耗,D符合题意。
(5)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3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的实验中,张鹏小组用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等材料组装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张鹏发现该装置摆放存在一处错误,你认为是 .张鹮立即将它调整正确。
(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 。
(3)在某一个时刻,温度计如图2所示,此时的水温是 ℃
(4)当水温升到90℃时,张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 分钟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请你将表中记录的数据在上图3 中制成折线图表示出来。
(5)从上表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张鹏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很多白雾,这些白雾是 .张鹏还观察到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 (填“内”或“外”)侧。
(6)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 (填“会”或“不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
【答案】(1)温度计紧贴着烧杯壁
(2)使烧杯受热均匀
(3)74
(4)
(5)100;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内
(6)会;吸收
【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烧杯裂开。
(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波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柱在70和8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74℃,
(4)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折线进行连线即可。
(5)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内测。
(6)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撒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
1 / 1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在答题框里涂黑)
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充足的阳光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量的水分
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上,原本没有老鼠。有一天,一艘货船停靠这个海岛时,船上的老鼠跑上了海岛。老鼠专门偷吃鸟蛋后大量繁殖成灾。后来,人们又运来一些痛来捕捉老鼠,以求保护海岛。几年后,小岛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老鼠少了,猎多了成灾 B.老鼠被吃光了,鸟儿得到保护
C.老鼠少了,描会吃小鸟 D.鸟儿多得泛滥成灾
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根据船的发展历史,下面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甲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了乙。那么,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的颜色一定比乙红 B.甲的体积一定比乙大
C.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D.甲的温度一定比乙高
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研究青蛙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发现蛙卵孵化成蝌蚪一般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生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仙人掌有很多刺,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
B.天鹅的脚有蹼,适宜在水中游泳
C.企鹅身体脂肪很厚,适宜寒冷的环境
D.解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水中的阻力
7.(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小组制作的小船载重量没有达标,下列改进方案可行的是( )
A.增加一个动力系统
B.将小船分割成几个船舱
C.增加使用泡沫板,以增大小船的体积
D.减少使用泡沫板,以减轻小船自身的重量
8.(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为了采集蚯蚓做实验,他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是( )
A.路边裸露的土壤中 B.菜园的土壤中
C.小河的淤泥中 D.以上地方都可以
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关于独木舟和竹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用浮的材料制造的 B.独木舟的载重量更大
C.竹筏的面积大更稳定 D.都是靠人力行驶的
10.(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如右图实验,将泡沫板切割成相同质量、不同形状,系上绳子放入水中,再分别在另一端系上一个钩码,同时放手,这个实验可以用来研究船的( )
A.行驶方向 B.载重量 C.受到的阻力 D.动力
1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冬天,张鹏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金属表面比木头更光滑 B.张鹏的感觉错了
C.金属比木头的导热性能更好 D.相同体积的金属比木头重
1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食物链正确的一项是( )
A.蛇→青蛙→蝗虫→高粱 B.高粱←蝗虫←青蛙←蛇
C.高粱←青蛙←蝗虫←蛇 D.高粱→蝗虫→青蛙→蛇
1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丹顶鹤入秋后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其原因是( )
A.气候 B.日照 C.食物 D.以上都是
1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面的办法能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是( )
A.切掉二分之一 B.做成空心的碗形
C.搓成球形 D.增加橡皮泥的重量
1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他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直放在密封的无色透明塑料瓶中)静置在阳光下,半小时后,瓶外温度计的读数(如下图)所示,则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最可能是( )
A.17℃ B.20℃ C.23℃ D.50℃
16.(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垃圾中,都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的是( )
A.塑料袋、餐巾纸 B.鱼肠、西瓜皮
C.菜叶、碎玻璃 D.塑料瓶、蛋壳
17.(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周末,张鹏家里来了几个客人,从环保的角度看,张鹏最应该选择的招待方式是( )
A.一次性纸杯泡茶 B.一次性塑料杯泡茶
C.玻璃杯泡茶 D.喝瓶装矿泉水
18.(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冬天,为了使房间里尽快暖和起来,开空调时空调吹出来的热风应该朝向房间的( )
A.上部 B.中间 C.下部 D.任意方向
1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面是制作保温杯的三个主要环节:①结构设计;②测试调整;③产品制作。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20.(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保证了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保证了地球上有大量的氧气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2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值得提倡的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
A.洗碗时直接放在水龙头下冲洗 B.不洗澡或少洗澡
C.淘米水用来浇花、冲厕所 D.农业生产用大水漫灌代脊滴灌
2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 张鹏在煲汤时把铁勺斜靠在锅子边缘忘记取出来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勺柄也变得很烫了,勺柄上的热传递过程主要是( )
A.水蒸气的热传递给了勺柄
B.汤汁的热量辐射给了勺柄
C.锅的热直接传递给了勺柄
D.汤汁的热先传给铁勺浸在汤汁中的部分,再传递到勺柄
2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这会直接导致( )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减少
C.酸刷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 D.冻土融化,地表温度降低
2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张鹏小组认真地做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接下来张鹏小组的做法最合理的是( )
铜 铝 铁
感温油墨变色顺序 1 2 3
2 1 3
1 2 3
A.分析原因,再进一步探究
B.直接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
C.听老师的实验结论,得出导热性能钢>铝>铁
D.修改第2次的实验结果,然后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
2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水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C.我们商洛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D.地表淡水污染较严重,应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时,我们一般采用 实验来进行研究。在每次实验中,我们只能选取 个因素进行研究。
27.(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 。
28.(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船在行驶中, 十分重要,不然船容易侧翻,造成事故。
29.(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船上能控制船行驶方向的结构叫 .它的转向(如右图)与船前进方向 (填“一致”或“相反”)。
30.(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31.(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要较好地解决垃圾问题,主要采用 化、 化、 化这三种方法。
三、综合探究题
3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小组制作生态瓶,对其中的生物生存情况开展科学研究。
(1)请选择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入上面方框中对应的横线上。(填字母)
A.自来水 B.池塘里的水
C.水草 D.狗尾草
E.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 F.大量的小鱼、小虾、田螺
(2)以上生态瓶中的水草和浮萍能为小鱼、小虾、田螺的生存提供( )。
A.食物和二氧化碳 B.食物和氧气
C.养料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氧气
(3)张鹏小组在观察生态瓶的时候,经常看到小鱼会浮出水面。根据“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学习你认为小鱼浮出水面的主要原因是 。
(4)张鹏小组想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倒掉适量的水 B.增加适量的小鱼
C.减少适量的水草 D.增加适量的水草
3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张鹏小组为了研究船的载重量与船的底面积是否有关。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纸设计了四艘不同底面积的船(设计图如下),并进行了载重量测试。
①高为1厘米的船能装15个垫片 ②高为2厘米的船能装20个垫片③高为3厘米的船能装16个垫片 ④高为4厘米的船能装10个垫片
(1)请你计算出四艘铝箔船的体积,填在图下横线上。
(2)将以上四艘铝箔船的载重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正确排序为 。(填序号)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 有关,相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 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4)有同学将垫圈换成了弹珠来测试②号铝箔船的载重量时,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小船容易侧翻。下列做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
A.换成更小的弹珠 B.给船舱分格
C.增加船的底面积 D.增加船的边缘高度
34.(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我国废纸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纸张消费量每年约3500万吨。以废弃1/3 计算,每年可回收利用的废纸达千万吨以上。有资料表明,1000 千克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同时节水100立方米,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省煤1200千克,节电600度。使用废纸造纸比原木纸浆可减少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60%的用水、40%的能源消耗,并可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1)下列关于废纸回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定期把废纸放回收集地点
B.用过的卫生纸也属于可循环再造的纸
C.要保持废纸清洁、干爽
D.报纸、瓦楞纸等不同废纸最好分开捆扎
(2)能够回收利用的纸质物品一般都印有可回收标志,下列标志属于可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3)为了减少废纸的产生,我们可以做的是( )。
①使用再生纸②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和使用③用手帕代替纸巾④废旧的宣传广告纸可以做成手工制品⑤旧书可以送给山区孩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回收废纸造纸与使用木材造纸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A.节约了自然资源 B.降低了能源消耗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以上三项都是
(5)课堂上我们用废纸造一张再生纸的过程是( )。
①搅拌 ②挤压吸水 ③平铺 ④撕碎 ⑤通风晾干
A.④③①⑤② B.④①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①②③⑤
3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的实验中,张鹏小组用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等材料组装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张鹏发现该装置摆放存在一处错误,你认为是 .张鹮立即将它调整正确。
(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 。
(3)在某一个时刻,温度计如图2所示,此时的水温是 ℃
(4)当水温升到90℃时,张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 分钟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请你将表中记录的数据在上图3 中制成折线图表示出来。
(5)从上表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张鹏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很多白雾,这些白雾是 .张鹏还观察到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 (填“内”或“外”)侧。
(6)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 (填“会”或“不会”)停止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 种子发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包括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在粮仓中储存的种子, 由于它们是经过晒干后储存的, 因此缺乏水分, 这导致种子一般不会发芽。 此外, 种子萌发不仅需要外部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 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每种种子都有一定的休眠期, 超过了休眠期的种子很难萌发。 因此, 粮仓中储存的种子不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分。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猫吃老鼠,那么老鼠的数据就会减少,猫的数量就会增多;随后猫会因为食物缺乏而开始吃小鸟。
3.【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从船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船的体积、材料、动力、结构、速度等都在不断改进与变化。随着人类造船技术和新材料的更快发展,工程师又制造出运载能力更大、更先进的各类潜艇和轮船。根据船的发展历史,船的发展顺序是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轮船。
4.【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甲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了乙,说明甲的温度一定比乙高,其他的热量、体积和质量等无法确定。
5.【答案】A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
【解析】【分析】蝌蚪一般出现在春季。 这一结论是基于对青蛙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其中特别指出蝌蚪的出现与春季密切相关。 此外, 还有资料显示青蛙卵在大约10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春季是蝌蚪出现的时期。
6.【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仙人掌有很多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天鹅的脚有蹼,适宜在水中游泳;企鹅身体脂肪很厚,适宜寒冷的环境;解鱼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水中的阻力
7.【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小船的载重量与小船入水体积大小有关,要增加小船的载重量,需要增加小船的体积。选项C正确。
8.【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 潮湿的土壤中, 特别是那些富含有机物的泥土。 它们通常喜欢在肥沃的庭园、 菜园、 耕地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 垃圾堆、 水缸下等地方活动。 这些地方提供了蚯蚓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 包括潮湿、 疏松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因此, 选择菜园地作为采集蚯蚓的地点是较为合适的, 因为这样的环境条件最符合蚯蚓的生活习性。
9.【答案】B
【知识点】船的历史;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A.都是用浮的材料制造的,正确;
B.独木舟的载重量更大,错误;竹筏的体积更大,载重量更大;
C.竹筏的面积大更稳定,正确;
D.都是靠人力行驶的,正确。
10.【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说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有或很多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相同受力面积下,力对物体的表面压力最小,所以尖形船首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所以这个实验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形状的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11.【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的导热性比金属差,所以冬天,小科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
12.【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A.蛇 → 青蛙 → 蝗虫 → 高粱,错误;食物链的源头应该是绿色植物;
B. 高粱←蝗虫←青蛙←蛇 ,错误;青蛙是蛇的食物,两者关系错误;
C. 高粱←青蛙←蝗虫←蛇 ,错误;蝗虫是青蛙的食物,两者关系错误,且食物链方向相反;
D.高粱 → 蝗虫 → 青蛙 → 蛇,正确。
13.【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这种行为叫做迁移。丹顶鹤入秋后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主要是因为气候、日照、食物等因素。
14.【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空心的碗形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15.【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塑料瓶是透光的,太阳光可以穿过塑料将光热进入塑料袋内,气温升高,密封的塑料瓶阻止了内外空气的热对流。所以密封的塑料瓶内部空气的温度高于外部空气的温度,暴露在阳光下的温度计读数是20℃。此时,密封的塑料瓶内温度计的读数会略高于20℃,即23℃。
16.【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塑料袋、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碎玻璃属于其他垃圾;菜叶、鱼肠和西瓜皮、蛋壳都属于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
17.【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动植物。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比如招待客人的时候应该用玻璃杯泡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
18.【答案】C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冬天,为了使房间里尽快暖和起来,开空调时空调吹出来的热风应该朝向房间的下部。
19.【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产品的设计制作遵循一定的步骤,使得制作更加科学高效。制作保温杯的三个环节是结构设计、产品制作、测试调整。按照题目的序号要求,依次是①→③→②。
20.【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A.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它保证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正确;
B.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位置,它保证地球上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错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C.地球表面有岩石和土壤,可以给动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正确;
D.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正确。
21.【答案】C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洗碗时直接放在水龙头上冲洗,错误;这样会浪费水资源,应该将水盛到容器中洗碗;
B.不洗澡或少洗澡,错误;洗澡有利于身体健康;
C.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冲厕所,正确;
D.农业生产用大水漫灌替代滴灌,错误;农业生产用滴灌替代大水漫灌。
22.【答案】D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勺柄上的热传递方式属于热传导,是汤汁的热先传给浸在汤汁中的部分,再传递到勺柄。
23.【答案】A
【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24.【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每一次的实验结果都不相同,所以肯定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应该分析原因,改善不足后,再进一步探究。
25.【答案】B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A、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错误;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120位后。
B.水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正确;
C.我们嘉兴地区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错误;嘉兴地区也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D.地表淡水污染较严重,应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错误;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努力治理水污染
26.【答案】对比;1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时,我们一般采用对比实验来进行研究。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27.【答案】生态群落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群落。
28.【答案】稳定性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 设计小船时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制作费用等因素。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29.【答案】船舵;一致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船能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行驶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船舵位于水下,安装在船尾或船尾以下,当船舵水平运动时,船会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
30.【答案】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31.【答案】减量;无害;资源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2.【答案】(1)E
(2)B
(3)水中的氧气含量太少,不足以提供小鱼呼吸
(4)D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
(1)生态瓶的制作步骤: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所以①是池塘里的水;②是水草;③是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
(2)生态瓶中的水草和浮萍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为小鱼、小虾、田螺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氧气。
(3)鱼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如果发现生态瓶中的小鱼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说明水中的氧含量低。
(4)鱼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往生态瓶中多加一些水,增大小鱼的生存空间或增加适量的水草,这样可以提供的氧气变多。
33.【答案】(1)100;128;108;64
(2)②③④①
(3)体积;体积
(4)B
【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1)根据表中铝箔纸的底面积和船身高度可以计算出,①船的体积是:1厘米x10厘米x10厘米=100平方厘米;②船的体积是:8厘米x8厘米x2厘米=128平方厘米;③船的体积是:6厘米x6厘米x3厘米=108平方厘米;④船的体积是:4厘米x4厘米x4厘米=64平方厘米。
(2)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四艘铝箔船的载重量从大到小的排序即体积从大到小的排序,即②③①④。
(3)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4)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
34.【答案】(1)B
(2)A
(3)A
(4)D
(5)C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使用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4.7克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1)循环使用是将废品变为可再利用材料的过程,循环提供了一种既能减少垃圾填埋又能节约自然资源的方法。我们要回收废纸,定期把废纸放回收集地点,报纸、瓦楞纸等不同废纸最好分开捆扎,AC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卫生纸不属于可循环再造的纸。
(2)形成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这几年在全世界变得十分流行起来的循环再生标志。
(3)废纸处理是对回收的废纸进行再处理,得到合格的纤维用于生产纸制品的过程。废纸的回收和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节约资源。为了减少废纸的产生,我们可以做的是:使用再生纸产品、纸张双面打印、复印、用手帕代替纸巾、用不完的作业本做草稿纸、旧书可以送给山区孩子,①②③④⑤符合题意。
(4)普通纸的材质主要是植物纤维,再生纸的材料是再生后的废纸,再生纸与使用木材造纸相比,具有的优点有节约了自然资源,减少了能源消耗,D符合题意。
(5)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35.【答案】(1)温度计紧贴着烧杯壁
(2)使烧杯受热均匀
(3)74
(4)
(5)100;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内
(6)会;吸收
【知识点】温度计;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加热时,要在烧杯底部垫上石棉网,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烧杯裂开。
(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波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说明温度在零下。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说明温度在零上,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柱在70和80之间过2个小格,此时温度是74℃,
(4)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折线进行连线即可。
(5)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烧杯的杯壁上有很多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烧杯的内测。
(6)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撒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