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从扶荔宫开始的探究实践1.(2024四下·官渡期末) 小华在参观中发现, 主体温室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植物是有差别的。于是小华在三个不同区域采集了土壤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不同土壤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首先把采集到的土壤( )A.编号 B.倒入水中 C.团成小球 D.用手扇闻【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小华在参观中发现, 主体温室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植物是有差别的。于是小华在三个不同区域采集了土壤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不同土壤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首先把采集到的土壤编号。故选A。2.(2024四下·官渡期末) 把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同一高度, 然后将等量的水缓慢倒入三个漏斗中, 这是在研究土壤的( )A.黏性 B.气味 C.渗水性 D.肥力【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把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同一高度, 然后将等量的水缓慢倒入三个漏斗中, 这是在研究土壤的渗水性。故选C。3.(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闻到土壤有特殊气味,该气味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 ( )A.空气 B.小石子 C.腐殖质 D.沙砾【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小华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闻到土壤有特殊气味,该气味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腐殖质。故选C。4.(2024四下·官渡期末)热带水生区的王莲附近采集到黏性很强的土壤是 ( )A.红土 B.沙质土 C.壤土 D.黏质土【答案】D【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热带水生区的王莲附近采集到黏性很强的土壤是黏质土。故选D。5.(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在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土壤,颗粒较大、摸起来扎手、干燥、不容易粘在一起、渗水性最好,这种土壤最可能采集于( )A.热带水果区 B.热带荒漠区 C.热带水生区 D.热带雨林区【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小华在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土壤,颗粒较大、摸起来扎手、干燥、不容易粘在一起、渗水性最好,这是沙质土,这种土壤最可能采集于热带荒漠区。故选B。6.(2024四下·官渡期末)关于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温室外的雪松叶为针形,表面有蜡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B.热带荒漠区的仙人掌,叶子绿色、肥厚多汁,有利于加快水分蒸腾C.热带雨林区的太空香蕉树,叶子又宽大又舒展,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D.热带水生区的王莲,叶片上密布小孔,可以将雨水排走,保持叶片干燥【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湿度等条件的结果。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故选B。7.(2024四下·官渡期末)我国有位植物学家意识到许多物种正在消失,于是带领团队走遍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收集植物种子。他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竺可桢 D.钟扬【答案】D【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钟扬是一位植物学家,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故选D。8.(2024四下·官渡期末)热带雨林区的望天树、千果榄仁、番龙眼、见血封喉等会开花的植物,它们的一生都开始于 ( )A.种子 B.根 C.叶 D.花【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热带雨林区的望天树、千果榄仁、番龙眼、见血封喉等会开花的植物,它们的一生都开始于种子。故选A。9.(2024四下·官渡期末) 扶荔宫有一套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它可测量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太阳辐射量、土壤温湿度等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需求, 自动控制开窗、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设备,自动调控温室,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自动控制系统使用发电站发出的电,对温室进行自动调控。系统所使用的电是 ( )A.交流电 B.直流电 C.静电 D.闪电【答案】A【知识点】电池【解析】【分析】家用大型电器大多是用发电厂提供的交流电工作,比如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小家电如手电筒、遥控器、石英钟等利用电池提供的直流电。扶荔宫有一套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它可测量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太阳辐射量、土壤温湿度等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需求, 自动控制开窗、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设备,自动调控温室,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自动控制系统使用发电站发出的电,对温室进行自动调控。系统所使用的电是交流电。故选A。10.(2024四下·官渡期末)在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中,开关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电能 B.控制电流的通断C.节约电能 D.测量电流大小【答案】B【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电器元件。在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中,开关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故选B。11.(2024四下·官渡期末)为了打造热带环境,在建造温室墙壁时添加了可快速升温的石墨烯。把石墨烯连接在电路检测器中,小灯泡能发光,说明此材料 ( )A.是导体 B.是绝缘体 C.是半导体 D.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橡胶等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绝缘体。为了打造热带环境,在建造温室墙壁时添加了可快速升温的石墨烯。把石墨烯连接在电路检测器中,小灯泡能发光,说明此材料是导体。故选A。12.(2024四下·官渡期末)下列温室中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在温室中浇灌植物后用湿手去触碰开关B.发现温室中断开或裸露的电线时及时远离并告诉工作人员C.温室照明灯不亮,直接用手触摸检查电线D.使用温室电子设备插拔插头时,直接触摸金属部分【答案】B【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发生触电事故时,强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发现温室中断开或裸露的电线时及时远离并告诉工作人员;在温室中浇灌植物后不能用湿手去触碰开关;温室照明灯不亮,不能直接用手触摸检查电线;使用温室电子设备插拔插头时,不能直接触摸金属部分。故选B。13.(2024四下·官渡期末)食虫植物馆是扶荔宫最不容错过的一站,这里收集了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600 多种“肉食”植物,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都位居全国之首。参观过后小田决定购买一株捕蝇草回家继续种植和观察小田在搬运过程中,用塑料袋罩住了植株,发现塑料袋中有水珠,这说明了植物叶具有 ( )A.吸收阳光的作用 B.蒸腾水分的作用C.繁殖新植株的作用 D.捕食昆虫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图中从上到下依次为叶、花、种子、茎、根。叶的作用是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可以蒸腾水分;植物开花后会形成果实和种子,繁殖后代;茎不仅可以支撑植物,茎中的导管还能运输水分;根的作用是固体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食虫植物馆是扶荔宫最不容错过的一站,这里收集了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600 多种“肉食”植物,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都位居全国之首。参观过后小田决定购买一株捕蝇草回家继续种植和观察小田在搬运过程中,用塑料袋罩住了植株,发现塑料袋中有水珠,这说明了植物叶具有蒸腾水分的作用。故选B。14.(2024四下·官渡期末)捕蝇草开花后,小田进行了人工授粉,在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是 ( )A.雄蕊 B.雌蕊 C.花瓣C. 花萼【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粘住花粉,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捕蝇草开花后,小田进行了人工授粉,在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是雌蕊。故选B。15.(2024四下·官渡期末)种植过程中小田发现日照时间不能满足捕蝇草的生长需求,需要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小田想借助科学实验室中的小灯泡、导线、开关等电器元件,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易植物补光灯。在简易补光灯中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 ( )A.灯丝 B.玻璃泡 C.金属架 D.连接点【答案】A【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解析】【分析】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种植过程中小田发现日照时间不能满足捕蝇草的生长需求,需要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小田想借助科学实验室中的小灯泡、导线、开关等电器元件,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易植物补光灯。在简易补光灯中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灯丝。故选A。16.(2024四下·官渡期末)下图电路中,合上开关后,补光灯工作的是 ( )A. B.C. D.【答案】B【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故选B。17.(2024四下·官渡期末)完成设计后,小田想组装这个简单电路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A.导线、电池 B.灯泡、电池C.导线、电池、开关 D.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答案】D【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完成设计后,小田想组装这个简单电路应该选择的材料是灯泡、电池、导线、开关。故选D。18.(2024四下·官渡期末)为了能让补光灯更亮一些,小田把多节电池连在了一起。小灯泡发出短暂耀眼光芒后就不再发光了,玻璃泡内出现黑色物质。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电池电量不足 B.电路连接出现错误C.灯泡超过负荷,烧坏了 D.导线质量差,出现断路【答案】C【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解析】【分析】为了能让补光灯更亮一些,小田把多节电池连在了一起。小灯泡发出短暂耀眼光芒后就不再发光了,玻璃泡内出现黑色物质。解释合理的是灯泡超过负荷,烧坏了。故选C。19.(2024四下·官渡期末)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小田最终实现了用植物补光灯为捕蝇草补光,关于本次设计和制作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设计的成功,都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B.为了节约时间,在组装电路时可以随意连接C.设计电路方案要独立完成,不要被其他人的意见左右D.当电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随意更换电器元件【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小田最终实现了用植物补光灯为捕蝇草补光,设计时,任何一个设计的成功,都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不能为了节约时间,在组装电路时随意连接;设计电路方案时要与组内成员合作,共同讨论;当电路出现故障时,不可以随意更换电器元件,可以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验。故选A。20.(2024四下·官渡期末)参观完扶荔宫后,同学们准备在学校里建造一个简易的温室。温室里一年四季都能种植不同的植物,满足科学课长期的观察需求。在温室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岩石,岩石上有斑点,于是同学们把岩石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和研究。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很坚硬,不会被改变B.岩石在地球上到处都是,永远开采不完C.岩石是不可再生资源D.岩石种类繁多,但性质相同【答案】C【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我们能在陆地、山地、海洋等地方找到岩石和土壤。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由于太阳、风、水 地震和火山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岩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故选C。21.(2024四下·官渡期末)在观察岩石硬度时,小华发现指甲、铜钥匙都不能刻画出痕迹,小刀能刻画出痕迹。这块岩石的硬度是 ( )A.软 B.较软 C.较硬 D.硬【答案】C【知识点】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砸开岩石后,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指甲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软;手指甲刻划没有痕迹,铜钥匙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划没有痕迹,小刀刻划留有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划也没有痕迹的岩石硬。在观察岩石硬度时,小华发现指甲、铜钥匙都不能刻画出痕迹,小刀能刻画出痕迹。这块岩石的硬度是较硬。故选C。22.(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试着用手电筒照射岩石,观察岩石的反光情况,这是在观察岩石的( )A.颜色 B.光泽 C.光滑 D.透明度【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矿物的反光能力称为光泽。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光能力越强。小华试着用手电筒照射岩石,观察岩石的反光情况,这是在观察岩石的光泽。故选B。23.(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观察岩石上有黑色矿物,把这种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浅绿色的。要判断该矿物,比较可靠的颜色依据是 。【答案】浅绿色【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条痕的颜色。由于矿物在自然界中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表面的颜色容易发生变化,只有内部条痕的颜色才能作为判断矿物的颜色的依据。矿物的条痕是判断矿物颜色的可靠依据。小华观察岩石上有黑色矿物,把这种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浅绿色的。要判断该矿物,比较可靠的颜色依据是浅绿色。24.(2024四下·官渡期末)经过同学们进一步对比资料后,初步判断这块岩石是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 )A.石英、长石、云母 B.方解石、长石、云母C.石英、硫磺、云母 D.石膏、长石、云母【答案】A【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花岗岩有美丽的花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其硬度高、耐损。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云母较软,可剥分成薄片,黑色或褐色,一般无色透明,条痕为白色玻璃光泽;长石黄色、白色、灰色、肉色,透明,条痕白色或浅灰色,玻璃光泽;石英半透明不透明,较硬,外表白色,条痕为白色,有玻璃光泽。故选A。25.(2024四下·官渡期末)我们可以收集岩石和矿物,做成标本保存起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采集—编号—对照图鉴—贴标签—摆放B.采集—对照图鉴—贴标签—编号—摆放C.采集—编号—贴标签—对照图鉴—摆放D.采集—摆放——编号—贴标签—对照图鉴【答案】A【知识点】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解析】【分析】制作矿物标本,盲首先准备需要的材料,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观察每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为岩石与矿物添加标签,将岩石与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故选A。26.(2024四下·官渡期末)端午时节,在云南有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煮芽豆。蚕豆种子经过水的浸泡后萌发,最先钻出了尖尖的“小芽”结构(如图)。这部分“小芽”结构将来会长成蚕豆的 ( )A.根 B.茎 C.叶 D.花【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根据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根,为了更好的吸取水分和养料,供植物生长,所以蚕豆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端午时节,在云南有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煮芽豆。蚕豆种子经过水的浸泡后萌发,最先钻出了尖尖的“小芽”结构(如图)。这部分“小芽”结构将来会长成蚕豆的根。故选A。27.(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田想把没煮的芽豆播种在温室中,下列做法里确的是( )A.将种子埋于土壤深处B.将种子放在土壤表面C.浇较多的水,使种子继续浸泡在水中D.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绿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小田想把没煮的芽豆播种在温室中,要注意种子埋入的深度,过深则空气条件不充分,撒在土层表面则水分条件不充分,最好是播种在离土面1厘米的深度,种子发芽的条件最好。故选D。28.(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田还在温室里种植了凤仙花,和同学一起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随着凤仙花逐渐生长,小华发现凤仙花叶片在茎上的排列是( )A.杂乱无章 B.下面叶小,顶端叶大C.交叉生长 D.整齐排成两列【答案】C【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叶片的交叉生长,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小田还在温室里种植了凤仙花,和同学一起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随着凤仙花逐渐生长,小华发现凤仙花叶片在茎上的排列是交叉生长。故选C。29.(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田将凤仙花植株放入装水的试管中(如图),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位下降说明根具有 。实验中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答案】吸收水分;防止水分蒸发【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花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小田将凤仙花植株放入装水的试管中(如图),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位下降说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以防影响实验准确性。30.(2024四下·官渡期末)分析凤仙花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大约从第7周开始,高度增长变慢。这可能是植物进入 ( )A.发芽阶段 B.生长阶段 C.开花阶段 D.枯萎阶段【答案】C【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繁育种子。植物生长过程中有许多变化,比如植株长高,叶子变多等。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甚至停滞了。故选C。31.(2024四下·官渡期末)同学们在收集凤仙花种子的过程中,发现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果皮就裂开,说明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方式是 ( )A.动物传播 B.弹力传播 C.风力传播 D.水力传播【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不同植物的特征不同,有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关。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主要分为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等。种子表面不沾水,生长在水边,散落种子可以漂浮水面适合水流传播,如:椰子;果实表面有钩刺或者果实鲜艳、美味、多汁适合动物传播,如:野樱桃、鬼针草;种子小而轻,有绒毛或翅适合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槭树;果实成熟时会脱落或炸裂适合弹力传播,即自体传播,如:凤仙花、绿豆。故选B。32.(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玉发现温室内的遥控器发生了故障,于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遥控器的电路。检测遥控器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时,以下检测顺序最合理的是 ( )A.1-2、 1-3、 1-4、2-3、2-4、3-4B.1-2、2-4、 1-4、 1-3、2-3、3-4C.1-2、2-3、 1-4、3-4、 1-3、2-4D.1-2、3-4、2-3、 1-3、2-4、 1-4【答案】A【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解析】【分析】通过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路连接情况,如果能够点亮小灯泡,说明接线柱“之间存在通路,可以通过多个接线柱之间的测量来判断内部的连通情况。小玉发现温室内的遥控器发生了故障,于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遥控器的电路。检测遥控器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时,以下检测顺序最合理的是1-2、 1-3、 1-4、2-3、2-4、3-4。故选A。33.(2024四下·官渡期末)检测遥控器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发现如下结果请你根据检测结果,画出接线盒中的电路连接的情况:【答案】【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解析】【分析】利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电路,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小灯泡亮了,说明两个接触点之间是通路,如果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是断路。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电路板上的连接线,下面和上面的接线柱之间都有导线相连,形成通路,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亮。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接线柱之间没有导线连接,灯泡不亮;右上角和左下角的接线柱之间没有导线连接,灯泡不亮。由此画出接线盒连接情况。1 / 1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一、从扶荔宫开始的探究实践1.(2024四下·官渡期末) 小华在参观中发现, 主体温室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植物是有差别的。于是小华在三个不同区域采集了土壤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不同土壤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首先把采集到的土壤( )A.编号 B.倒入水中 C.团成小球 D.用手扇闻2.(2024四下·官渡期末) 把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同一高度, 然后将等量的水缓慢倒入三个漏斗中, 这是在研究土壤的( )A.黏性 B.气味 C.渗水性 D.肥力3.(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闻到土壤有特殊气味,该气味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 ( )A.空气 B.小石子 C.腐殖质 D.沙砾4.(2024四下·官渡期末)热带水生区的王莲附近采集到黏性很强的土壤是 ( )A.红土 B.沙质土 C.壤土 D.黏质土5.(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在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土壤,颗粒较大、摸起来扎手、干燥、不容易粘在一起、渗水性最好,这种土壤最可能采集于( )A.热带水果区 B.热带荒漠区 C.热带水生区 D.热带雨林区6.(2024四下·官渡期末)关于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温室外的雪松叶为针形,表面有蜡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B.热带荒漠区的仙人掌,叶子绿色、肥厚多汁,有利于加快水分蒸腾C.热带雨林区的太空香蕉树,叶子又宽大又舒展,有利于吸收更多的阳光D.热带水生区的王莲,叶片上密布小孔,可以将雨水排走,保持叶片干燥7.(2024四下·官渡期末)我国有位植物学家意识到许多物种正在消失,于是带领团队走遍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收集植物种子。他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竺可桢 D.钟扬8.(2024四下·官渡期末)热带雨林区的望天树、千果榄仁、番龙眼、见血封喉等会开花的植物,它们的一生都开始于 ( )A.种子 B.根 C.叶 D.花9.(2024四下·官渡期末) 扶荔宫有一套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它可测量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太阳辐射量、土壤温湿度等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需求, 自动控制开窗、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设备,自动调控温室,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自动控制系统使用发电站发出的电,对温室进行自动调控。系统所使用的电是 ( )A.交流电 B.直流电 C.静电 D.闪电10.(2024四下·官渡期末)在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中,开关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电能 B.控制电流的通断C.节约电能 D.测量电流大小11.(2024四下·官渡期末)为了打造热带环境,在建造温室墙壁时添加了可快速升温的石墨烯。把石墨烯连接在电路检测器中,小灯泡能发光,说明此材料 ( )A.是导体 B.是绝缘体 C.是半导体 D.无法判断12.(2024四下·官渡期末)下列温室中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在温室中浇灌植物后用湿手去触碰开关B.发现温室中断开或裸露的电线时及时远离并告诉工作人员C.温室照明灯不亮,直接用手触摸检查电线D.使用温室电子设备插拔插头时,直接触摸金属部分13.(2024四下·官渡期末)食虫植物馆是扶荔宫最不容错过的一站,这里收集了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600 多种“肉食”植物,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都位居全国之首。参观过后小田决定购买一株捕蝇草回家继续种植和观察小田在搬运过程中,用塑料袋罩住了植株,发现塑料袋中有水珠,这说明了植物叶具有 ( )A.吸收阳光的作用 B.蒸腾水分的作用C.繁殖新植株的作用 D.捕食昆虫的作用14.(2024四下·官渡期末)捕蝇草开花后,小田进行了人工授粉,在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是 ( )A.雄蕊 B.雌蕊 C.花瓣C. 花萼15.(2024四下·官渡期末)种植过程中小田发现日照时间不能满足捕蝇草的生长需求,需要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小田想借助科学实验室中的小灯泡、导线、开关等电器元件,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易植物补光灯。在简易补光灯中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 ( )A.灯丝 B.玻璃泡 C.金属架 D.连接点16.(2024四下·官渡期末)下图电路中,合上开关后,补光灯工作的是 ( )A. B.C. D.17.(2024四下·官渡期末)完成设计后,小田想组装这个简单电路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A.导线、电池 B.灯泡、电池C.导线、电池、开关 D.灯泡、电池、导线、开关18.(2024四下·官渡期末)为了能让补光灯更亮一些,小田把多节电池连在了一起。小灯泡发出短暂耀眼光芒后就不再发光了,玻璃泡内出现黑色物质。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电池电量不足 B.电路连接出现错误C.灯泡超过负荷,烧坏了 D.导线质量差,出现断路19.(2024四下·官渡期末)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小田最终实现了用植物补光灯为捕蝇草补光,关于本次设计和制作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设计的成功,都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B.为了节约时间,在组装电路时可以随意连接C.设计电路方案要独立完成,不要被其他人的意见左右D.当电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随意更换电器元件20.(2024四下·官渡期末)参观完扶荔宫后,同学们准备在学校里建造一个简易的温室。温室里一年四季都能种植不同的植物,满足科学课长期的观察需求。在温室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岩石,岩石上有斑点,于是同学们把岩石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和研究。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很坚硬,不会被改变B.岩石在地球上到处都是,永远开采不完C.岩石是不可再生资源D.岩石种类繁多,但性质相同21.(2024四下·官渡期末)在观察岩石硬度时,小华发现指甲、铜钥匙都不能刻画出痕迹,小刀能刻画出痕迹。这块岩石的硬度是 ( )A.软 B.较软 C.较硬 D.硬22.(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试着用手电筒照射岩石,观察岩石的反光情况,这是在观察岩石的( )A.颜色 B.光泽 C.光滑 D.透明度23.(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华观察岩石上有黑色矿物,把这种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浅绿色的。要判断该矿物,比较可靠的颜色依据是 。24.(2024四下·官渡期末)经过同学们进一步对比资料后,初步判断这块岩石是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 )A.石英、长石、云母 B.方解石、长石、云母C.石英、硫磺、云母 D.石膏、长石、云母25.(2024四下·官渡期末)我们可以收集岩石和矿物,做成标本保存起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采集—编号—对照图鉴—贴标签—摆放B.采集—对照图鉴—贴标签—编号—摆放C.采集—编号—贴标签—对照图鉴—摆放D.采集—摆放——编号—贴标签—对照图鉴26.(2024四下·官渡期末)端午时节,在云南有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煮芽豆。蚕豆种子经过水的浸泡后萌发,最先钻出了尖尖的“小芽”结构(如图)。这部分“小芽”结构将来会长成蚕豆的 ( )A.根 B.茎 C.叶 D.花27.(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田想把没煮的芽豆播种在温室中,下列做法里确的是( )A.将种子埋于土壤深处B.将种子放在土壤表面C.浇较多的水,使种子继续浸泡在水中D.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28.(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田还在温室里种植了凤仙花,和同学一起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随着凤仙花逐渐生长,小华发现凤仙花叶片在茎上的排列是( )A.杂乱无章 B.下面叶小,顶端叶大C.交叉生长 D.整齐排成两列29.(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田将凤仙花植株放入装水的试管中(如图),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位下降说明根具有 。实验中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30.(2024四下·官渡期末)分析凤仙花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大约从第7周开始,高度增长变慢。这可能是植物进入 ( )A.发芽阶段 B.生长阶段 C.开花阶段 D.枯萎阶段31.(2024四下·官渡期末)同学们在收集凤仙花种子的过程中,发现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果皮就裂开,说明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方式是 ( )A.动物传播 B.弹力传播 C.风力传播 D.水力传播32.(2024四下·官渡期末)小玉发现温室内的遥控器发生了故障,于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遥控器的电路。检测遥控器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时,以下检测顺序最合理的是 ( )A.1-2、 1-3、 1-4、2-3、2-4、3-4B.1-2、2-4、 1-4、 1-3、2-3、3-4C.1-2、2-3、 1-4、3-4、 1-3、2-4D.1-2、3-4、2-3、 1-3、2-4、 1-433.(2024四下·官渡期末)检测遥控器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发现如下结果请你根据检测结果,画出接线盒中的电路连接的情况: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小华在参观中发现, 主体温室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植物是有差别的。于是小华在三个不同区域采集了土壤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不同土壤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首先把采集到的土壤编号。故选A。2.【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把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同一高度, 然后将等量的水缓慢倒入三个漏斗中, 这是在研究土壤的渗水性。故选C。3.【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小华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闻到土壤有特殊气味,该气味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腐殖质。故选C。4.【答案】D【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热带水生区的王莲附近采集到黏性很强的土壤是黏质土。故选D。5.【答案】B【知识点】土壤的种类【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小华在研究中发现有一种土壤,颗粒较大、摸起来扎手、干燥、不容易粘在一起、渗水性最好,这是沙质土,这种土壤最可能采集于热带荒漠区。故选B。6.【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湿度等条件的结果。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故选B。7.【答案】D【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钟扬是一位植物学家,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故选D。8.【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热带雨林区的望天树、千果榄仁、番龙眼、见血封喉等会开花的植物,它们的一生都开始于种子。故选A。9.【答案】A【知识点】电池【解析】【分析】家用大型电器大多是用发电厂提供的交流电工作,比如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小家电如手电筒、遥控器、石英钟等利用电池提供的直流电。扶荔宫有一套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它可测量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太阳辐射量、土壤温湿度等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需求, 自动控制开窗、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设备,自动调控温室,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自动控制系统使用发电站发出的电,对温室进行自动调控。系统所使用的电是交流电。故选A。10.【答案】B【知识点】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电器元件。在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中,开关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橡胶等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绝缘体。为了打造热带环境,在建造温室墙壁时添加了可快速升温的石墨烯。把石墨烯连接在电路检测器中,小灯泡能发光,说明此材料是导体。故选A。12.【答案】B【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发生触电事故时,强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发现温室中断开或裸露的电线时及时远离并告诉工作人员;在温室中浇灌植物后不能用湿手去触碰开关;温室照明灯不亮,不能直接用手触摸检查电线;使用温室电子设备插拔插头时,不能直接触摸金属部分。故选B。13.【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图中从上到下依次为叶、花、种子、茎、根。叶的作用是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并可以蒸腾水分;植物开花后会形成果实和种子,繁殖后代;茎不仅可以支撑植物,茎中的导管还能运输水分;根的作用是固体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食虫植物馆是扶荔宫最不容错过的一站,这里收集了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600 多种“肉食”植物,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都位居全国之首。参观过后小田决定购买一株捕蝇草回家继续种植和观察小田在搬运过程中,用塑料袋罩住了植株,发现塑料袋中有水珠,这说明了植物叶具有蒸腾水分的作用。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粘住花粉,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捕蝇草开花后,小田进行了人工授粉,在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是雌蕊。故选B。15.【答案】A【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解析】【分析】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种植过程中小田发现日照时间不能满足捕蝇草的生长需求,需要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小田想借助科学实验室中的小灯泡、导线、开关等电器元件,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易植物补光灯。在简易补光灯中小灯泡发光的部位是灯丝。故选A。16.【答案】B【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故选B。17.【答案】D【知识点】点亮小灯泡【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完成设计后,小田想组装这个简单电路应该选择的材料是灯泡、电池、导线、开关。故选D。18.【答案】C【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解析】【分析】为了能让补光灯更亮一些,小田把多节电池连在了一起。小灯泡发出短暂耀眼光芒后就不再发光了,玻璃泡内出现黑色物质。解释合理的是灯泡超过负荷,烧坏了。故选C。19.【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小田最终实现了用植物补光灯为捕蝇草补光,设计时,任何一个设计的成功,都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不能为了节约时间,在组装电路时随意连接;设计电路方案时要与组内成员合作,共同讨论;当电路出现故障时,不可以随意更换电器元件,可以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验。故选A。20.【答案】C【知识点】岩石的用途【解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我们能在陆地、山地、海洋等地方找到岩石和土壤。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岩石通常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由于太阳、风、水 地震和火山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岩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故选C。21.【答案】C【知识点】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将矿物的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个等级。砸开岩石后,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划。指甲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软;手指甲刻划没有痕迹,铜钥匙刻划留下痕迹的岩石较软;铜钥匙刻划没有痕迹,小刀刻划留有痕迹的岩石较硬;小刀刻划也没有痕迹的岩石硬。在观察岩石硬度时,小华发现指甲、铜钥匙都不能刻画出痕迹,小刀能刻画出痕迹。这块岩石的硬度是较硬。故选C。22.【答案】B【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矿物的反光能力称为光泽。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光能力越强。小华试着用手电筒照射岩石,观察岩石的反光情况,这是在观察岩石的光泽。故选B。23.【答案】浅绿色【知识点】矿物的外观【解析】【分析】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条痕的颜色。由于矿物在自然界中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表面的颜色容易发生变化,只有内部条痕的颜色才能作为判断矿物的颜色的依据。矿物的条痕是判断矿物颜色的可靠依据。小华观察岩石上有黑色矿物,把这种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是浅绿色的。要判断该矿物,比较可靠的颜色依据是浅绿色。24.【答案】A【知识点】矿物的组成【解析】【分析】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花岗岩有美丽的花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其硬度高、耐损。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云母较软,可剥分成薄片,黑色或褐色,一般无色透明,条痕为白色玻璃光泽;长石黄色、白色、灰色、肉色,透明,条痕白色或浅灰色,玻璃光泽;石英半透明不透明,较硬,外表白色,条痕为白色,有玻璃光泽。故选A。25.【答案】A【知识点】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解析】【分析】制作矿物标本,盲首先准备需要的材料,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观察每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为岩石与矿物添加标签,将岩石与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故选A。26.【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根据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根,为了更好的吸取水分和养料,供植物生长,所以蚕豆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端午时节,在云南有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煮芽豆。蚕豆种子经过水的浸泡后萌发,最先钻出了尖尖的“小芽”结构(如图)。这部分“小芽”结构将来会长成蚕豆的根。故选A。27.【答案】D【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绿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小田想把没煮的芽豆播种在温室中,要注意种子埋入的深度,过深则空气条件不充分,撒在土层表面则水分条件不充分,最好是播种在离土面1厘米的深度,种子发芽的条件最好。故选D。28.【答案】C【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叶片的交叉生长,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小田还在温室里种植了凤仙花,和同学一起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随着凤仙花逐渐生长,小华发现凤仙花叶片在茎上的排列是交叉生长。故选C。29.【答案】吸收水分;防止水分蒸发【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花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小田将凤仙花植株放入装水的试管中(如图),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位下降说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以防影响实验准确性。30.【答案】C【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繁育种子。植物生长过程中有许多变化,比如植株长高,叶子变多等。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甚至停滞了。故选C。31.【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不同植物的特征不同,有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关。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主要分为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等。种子表面不沾水,生长在水边,散落种子可以漂浮水面适合水流传播,如:椰子;果实表面有钩刺或者果实鲜艳、美味、多汁适合动物传播,如:野樱桃、鬼针草;种子小而轻,有绒毛或翅适合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槭树;果实成熟时会脱落或炸裂适合弹力传播,即自体传播,如:凤仙花、绿豆。故选B。32.【答案】A【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解析】【分析】通过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路连接情况,如果能够点亮小灯泡,说明接线柱“之间存在通路,可以通过多个接线柱之间的测量来判断内部的连通情况。小玉发现温室内的遥控器发生了故障,于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遥控器的电路。检测遥控器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时,以下检测顺序最合理的是1-2、 1-3、 1-4、2-3、2-4、3-4。故选A。33.【答案】【知识点】检测电路内部连接【解析】【分析】利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电路,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小灯泡亮了,说明两个接触点之间是通路,如果灯泡不亮,说明电路是断路。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电路板上的连接线,下面和上面的接线柱之间都有导线相连,形成通路,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亮。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接线柱之间没有导线连接,灯泡不亮;右上角和左下角的接线柱之间没有导线连接,灯泡不亮。由此画出接线盒连接情况。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