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21 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精彩紧张的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角色变化之神奇,体会神话故事大胆超常的想象。
  3.激发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自称美猴王,又号齐天大圣。在《西游记》中还有一位小圣,他就是“二郎神”杨戬。他们俩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二者较量的情形如何呢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吴承恩一起走进《小圣施威降大圣》。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2.你能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故事的情节吗
  明确:1.本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各自施展法术、斗智斗勇的事。
  2.小说由小圣与大圣激战起笔,由于妖猴惊散,大圣无心恋战,迅速逃离战场。接下来,写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变化,玩性大发,结果激斗变游戏。后来,写大圣来到“灌江口”,冒充二郎真君,引起再次激战。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个故事的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大家仔细想一想,二人的斗法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呢
  明确:“变”字。
  2.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部分,填写下表。
大圣 小圣
变化 争斗 法天象地 法天象地
麻雀
鱼鹰儿
现原身
土地庙 \
\
  明确:大圣: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
  小圣: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现原身。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课文中的每一次变化都可以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请结合下面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明确:“捏”“藏”“变”“钉”等动词准确、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圣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2)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
  明确:大圣变作大鹚老的这个情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搜的一翅飞起去,变做一只大鹚老”,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和变化的速度之快,表现了大圣的机智聪慧,神通广大。大圣变做大鹚老,真君便“变做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说明二郎神本领高强,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
  (3)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 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做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
  明确:作者对大圣变的鱼儿和二郎神变的鱼鹰儿的描摹可谓是真实、生动,哪怕是对细节的描绘也做到了刻画逼真,穷形尽相。文中写道:“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既描绘了二郎变的鱼鹰儿的毛片,又描绘了头顶,还描绘了腿,其中有外形,有颜色。再就是一些动词运用准确,表现力极强。作者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采用不同的动词,如写大圣变条水蛇时,文中用“游近岸,钻入草中”,一个“游”,一个“钻”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水蛇的动作。这都彰显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明确:前面写大圣变做很多动物,此时又变做土地庙;这个情节很吸引人。大圣被追得入天无路、入地无门,便顺势变做了土地庙,别的都好办,只有尾巴没法安排,情急之下变做一根旗竿。——原来大圣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却又能在情急中做出看似合理的变通。此处既能反映大圣的机智聪明,同时也为真君发现他的破绽埋下了伏笔,这里的描述,让人忍俊不禁,增添了喜剧效果。
  (5)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
  明确: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充分体现了他好斗善斗的特点,表现了猴性的戏谑、调皮顽劣。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这个时期的孙悟空正如林语堂老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部分”。
  四、拓展延伸
  1.从我们的分析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大圣和小圣的每一次变化都充分展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大圣和小圣的打斗中,加入你想象的他们两人的一次变化。
  2.学习本文过程中,一同学在班级群中发出了下面的帖子,请你跟帖。
  在本文中,不管大圣如何变化,总逃不过小圣的一双慧眼,所以大圣注定要失败,你如何看待大圣的失败 畅所欲言吧!
  明确:示例1:大圣和小圣都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都会千变万化,只是大圣见妖猴惊散,有些心慌,这才会导致了课文开始时大圣的败逃。
  示例2:其实大圣在与小圣的争斗中,从第一个法天象地的变化便注定了大圣的败局。这场恶战,二郎神的手下都是天兵天将,训练有素,大圣手下的妖猴无法和二郎神的天兵天将相比,因而一旦手下四散败逃,必然引得他心慌意乱,从而不战而怯。在此,作者遵循了现实中战争的一般规律,即便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也要服从“全军既溃,一将难支”的结局。
  示例3:故事的结尾虽然写到大圣被众位神仙“围绕”,但这并不影响对大圣英雄形象的塑造,从这个选段来看,大圣与众位神仙进行了多次打斗,众位神仙神通广大,人员众多,法器非凡,然而大圣能多次逃脱,这也足见大圣的不凡。从这节课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神通广大、机智勇敢、顽皮戏谑的大圣形象。
  五、开阔视野
  1.《西游记》中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
  明确:(1)真假美猴王: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去见观音被留。六耳猕猴乘机假冒悟空打倒唐僧,抢去文牒,去西天取经,沙僧求助观音。观音与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辨。如来使六耳猕猴现了原身,六耳猕猴被悟空一棒打死,观音送悟空回唐僧处。
  (2)大战红孩儿: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摄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和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2.写出两条你积累的有关《西游记》的歇后语。
  明确:示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
  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太上老君开处方——灵丹妙药
  如来佛的手心——谁也甭想逃出去
  六、本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看《西游记》:丰富的想象、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经典的打斗。同学们,爱上经典,品读经典,一生受益。
  附板书设计: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变 大圣: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
小圣:饿鹰→大海鹤→鱼鹰儿→灰鹤→原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