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一单元 3*雨的四季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 第一单元 3*雨的四季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感受文章画面美。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把握文章线索,理解内容。
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情境导入】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如诗似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刘湛秋的《雨的四季》,领略雨的美,领略散文的美。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全文采用(  )——(  )——(  )的写作结构,以(   )为线索,2~5自然段依次描写了(  )(  )(  )(  )。
明确:总 分 总 对雨的爱恋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3.作者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提示:围绕课文内容描述,并结合实际加以适当想象。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请分别概括。
明确: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美丽、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端庄、沉静)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
2.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明确: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3.分析课文首段与最后两段在结构上的特点及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都表达了对雨的爱恋之情,点明了文章中心。
4.文章的第三段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明确: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可以从修辞、感官、情感等角度来谈)
参考:
(1)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了妆”,写出了冬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冬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3)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2.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以第四段为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要点: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四、拓展延伸
1.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会不同,雨使你想到了什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做一段精彩的描写。
五、开阔视野
1.古诗“雨”韵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大开眼界
世界奇雨大观
【谷雨】我国东汉建武三十一年的某一天,在今河南省开封一带(古称陈留郡),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但奇怪的是降下来的雨水里混有大量黑色的谷子。“谷雨”奇闻很快传遍了全国。
【血雨】1608年,法国的一个小城中降了一次罕见的雨,雨的颜色是血红的,全城到处可发现鲜血般的雨点。
【鱼雨】1949年,在新西兰沿岸地区,落过一场“鱼雨”:几千条鱼和暴雨同时由天而降,撒满大地。
【钱币雨】1940年夏天,在苏联高尔基地区一个村庄,电闪雷鸣,急风暴雨,突然从天上降下来许许多多银币。顷刻,雨过天晴,人们从地上拣起了数千枚中世纪的银币。
【青蛙雨】1954年7月12日,在英国伯明翰城内萨吐纳地区下了一场青蛙雨,数以万计的青蛙犹如雪花一样,从天上铺天盖地落了下来,在地上活蹦乱跳。
六、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在同一时间聆听到了四季的雨声,重点训练了通过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亲身领略了散文的赏析方法。听雨有两种境界,一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雨声具有一种乐感、美感;一是悲苦、惆怅莫名,雨声淅沥,愈增愁思。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诗意的境界的,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心观察自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生命太有意义,太有价值。”
附板书设计:
雨的四季赞美喜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