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 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3.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教学重难点]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2.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并和她喜结良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继续学习。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引导: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预设:(1)我知道“俭、偎、筐、拗”等都是形声字,与形近字进行比较记忆。(2)“衰、珊”是翘舌音,“衰”有“力量减退、衰落”之意,文中指老牛年迈体衰,精力不济。(3)我知道“皇”是象形字。在金文中,“皇”字的形状像发光的帽子,所以它的本义是光明、辉煌。文中“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拗”是固执的意思,文中“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可以感受到织女不肯低头的倔强性格。(4)我把生字放在词语中来学,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如:俭——节俭、勤俭。三、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先写了什么、是怎么发展的、结局如何。点拨:可以抓住故事叙述中一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如“从此、再说天上、从此以后”“人间、天上”来把握事件的发展,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脉络。预设1:本文先写的是牛郎织女在一起之后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接着写了王母娘娘知道后,惩罚了其他仙女,并派遣天兵到人间寻访织女,织女被抓回天庭,牛郎披着牛皮带着一对儿女追上天去,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划下一道天河,从此牛郎织女天各一方,但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牵牛星和织女星。最后写了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预设2:故事的脉络是“牛郎织女婚后生活幸福”“ 织女被王母抓走,牛郎织女天河两隔”“ 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四、梳理故事主要情节,设计《牛郎织女》连环画的基本内容1.引导学生归纳故事的主要情节。故事的结局我们现在了解了,试试联系《牛郎织女(一)》,梳理出《牛郎织女》完整的故事情节。预设:梳理出故事的完整情节,包含次要情节:牛郎身世凄苦——牛郎用心照看老牛——哥嫂霸占家业,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牛郎得老牛相助——牛郎遇见织女,互诉衷肠——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王母惩罚其他仙女,天兵天将到人间寻访——织女被抓,牛郎追赶——王母划天河,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结合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故事的哪些情节不能忽略 哪些可以忽略 拓展: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小人书等,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刻画故事,塑造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点拨: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他次要的人物、情节,如“哥嫂霸占家业”“王母惩罚其他仙女”等情节可以忽略。3.删除次要情节,留下主要情节:身世凄苦—用心照看老牛——得老牛相助,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五、示范引导如何构思连环画,为连环画配上文字1.以“男耕女织,幸福生活”这个情节的创作为例,让学生结合本课第1自然段描写的场景,讨论画面中可能出现的景物。预设:小河旁,大树下,一间茅草房,牛郎和老牛在远处耕田,织女在家纺织,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快乐地玩耍。2.让学生再次阅读第1自然段,讨论要配上什么样的文字。预设: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幸福美满。不久,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更幸福了。3.自由创作连环画,概括故事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其他情节的连环画构图与创作。要求:列出每幅画面的场景、人物、事件;为画面配文,语言简洁。预设:情节一:牛郎凄苦的身世画面:四面透风的牛棚,身穿破衣的牛郎蜷着身子在干草上已经睡着,老牛静静地站在他身边,温和地看着他。文字:古时候,有个可怜的孩子,爹妈都死了,哥哥嫂子待他不好。他白天放牛,晚上就和牛睡在一起,那头牛跟他形影不离,人们管他叫牛郎。情节二:牛郎用心照看老牛画面: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牛郎正细心地给老牛刷身子,老牛眯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四周是草坡,嫩草茵茵。文字: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他总是给牛吃嫩草,喝干净的水,把它刷得干干净净的。他还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告诉老牛,老牛呢,仿佛都能听懂。情节三:得老牛相助,与织女喜结良缘画面①:在简陋的茅草屋里,一边是桌凳,草铺,一边是老牛,老牛嘴巴张口,牛郎高兴地听着。文字:有一天,老牛真会说话了!老牛告诉牛郎,明天会有仙女在湖里洗澡。只要拿走那件粉红色的纱衣,那位仙女就是牛郎的妻子。牛郎高兴极了。画面②:远处湖面波纹荡漾,在湖边草地上,织女羞涩地侧脸站着,牛郎站在她的身边说话。文字: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示来到湖边,找到了那件粉红色的纱衣,与姑娘相识了。牛郎把自己的情形告诉了姑娘。从姑娘那里知道她是天上的织女,渴望自由来到人间。他们决定生活在一起。情节四:男耕女织,幸福生活(前面已作为例子)情节五:织女被抓,天河相隔画面:一道天河将画面隔为两部分,一侧是王母和两个侍卫押着织女,织女侧身望向远处的牛郎和一对儿女;另一侧是身披牛皮的牛郎,肩挑一对儿女,被大河拦住。文字:织女被王母发现,强行带回天上,牛郎披着牛皮,挑着一对儿女去追。谁料王母拔下玉簪划出一条天河,将牛郎隔在了天河的另一边。情节六: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画面:一条天河,波涛汹涌。天河上边,成群的喜鹊搭起一座拱桥,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文字:织女虽受了惩罚,可是她初心不改。王母只好答应,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准许她和牛郎会面。每年的这一天, 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为牛郎、织女搭起一座鹊桥,让他们夫妻相会。4.小组创作,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相机指导。5.全班交流展示,学生互评。六、拓展延伸1.思考:本文塑造了牛郎、织女、老牛、王母娘娘等角色,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呢?2.你们觉得王母娘娘纯粹是心狠手辣、铁石心肠的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知识锦囊:了解七夕。4.结构梳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上篇课文的续篇,在讲解上大体相同,只不过各有侧重。上篇重在把故事简略的地方讲具体,这篇重在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课的情节,梳理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并学会如何删减次要的人物、情节,接着,我通过示范引导构思连环画,在示例的基础上,由扶到放,让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其他情节的连环画构图和创作。学生的最终作品令我感到十分惊喜,说明这是一堂令人满意的课。11.*牛郎织女(二)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给下面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节俭(jiǎn qiān) 皇宫(huáng huāng) 依偎(wèi wēi) 珊瑚(shān hú sān hú) 执拗(nùi niù)形 辨字组词。 捡( ) 衰( ) 焦( ) 筐( ) 俭( ) 哀( ) 礁( ) 框( )义 词语练习。 近义词:损害——( ) 富丽堂皇——( ) 反义词:衰老——( ) 日久天长——(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本课是《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讲牛郎织女在王母娘娘的干预下,被天河隔开,从此天各-方,但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星辰。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预习目标三: 复述故事 选择课文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情节,大胆想象,丰富其中细节,生动地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预习目标四: 补充资料 分布在银河两侧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看起来是一“水”之隔,其实距离非常遥远。人们根据他们的名字,创作出《牛郎织女》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林杰的《乞巧》、秦观的《鹊桥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