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
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苏州草鞋山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度达11米,考古专家将其分为10个文化地层。该遗址跨越多个年代的文化层次,出土遗迹、遗物丰富,被业内专家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遗址中发现了木构建筑遗迹,精美的琮、壁、串饰等玉器,陶鼎、罐、壶等陶器,石刀、钺、斧等石器,还有炭化粳籼稻谷、农用器具等。从出土的玉器、陶器和石器可以判断出草鞋山遗址:( )
①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 ②已进入文明时代
③展现了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轨迹 ④已出现阶级分化,土地私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年5月7日,英国火车司机联盟因待遇问题等开始新一轮的罢工行动。近年来,西方国家似乎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从英国到美国,再到德国和法国,罢工、游行内讧无处不在,仿佛一场场狂风暴雨正在袭来。由此可见知( )
A.工人罢工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基本特征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C.资本主义社会隐蔽的剥削方式越来越暴露无遗
D.工人罢工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3.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
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乌托邦》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和谐安宁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初萌芽,后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此后300多年间,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遍及欧洲,但空想社会主义终究是空想。这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只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而没有设计未来社会美好的蓝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D.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8.某班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恰当的是( )
①甲:“一五”计划完成,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②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③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丁:中共八大的召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刷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力量不断创造奇迹。下列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
⑤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②→⑤→①
C.③→④→⑤→②→① D.③→⑤→①→②→④
11.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社会主义实践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②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③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④制度竞争是国家之间最本质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邓小平曾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表明( )
①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②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
④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从“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视角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现为若干个“变”和“没有变”,对这些变与不变解读正确的有( )
①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改变,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和理论体系,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现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已经改变,但发展仍然是我国当前国家的第一要务
④我国综合国力和凝聚力发生改变,但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11月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指出: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我和总统先生是中美关系的掌舵者,对人民、对世界、对历史都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习主席的话佐证了( )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与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息息相通
③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和进步,不是威胁与倒退
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国际主导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围绕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引新时代民营经济实现了新发展。之所以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是因为民营经济是( )
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促进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 ④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让民营经济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这表明( )
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地位是平等的
②我国始终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取向
③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④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资本主义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险峻的关头。2008年暴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过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的最新表现之一。这一进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此后的危机一场比一场猛烈,蔓延范围越来越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上世纪70年代表现为全球通胀危机并且随着财政整合,私人负债也急剧增加,80年代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公共债务大幅上升。可以说,“失衡”构成了4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常态。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如此严重,乃至人们并不把它看成一个简单的经济事件,而是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的衰落。
某社会学家曾在《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资本主义深陷系统性困境,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
请简要概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并结合材料和运用相关知识,谈谈该如何理解“它的瓦解不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八大”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19.2023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材料,请结合“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不仅基本消除了国内贫困,而且谱写出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辉煌篇章。回顾中国减贫实践的伟大历程,再次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党和国家将扶贫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上下齐心、社会合力形成磅礴之势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根本性实效。进入新世纪,我国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力所能及地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积极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知识,谈谈中国减贫实践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华为已经成为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华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其坚持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构筑差异化优势、以质取胜,以及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性和产品竞争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最适合的技术经由最短的路径,以最合适的模式,在最恰当的时间给最需要的场景;坚持加强芯、软、硬、端、网、云协同,构筑差异化优势;坚持加强内部管理,深入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推进“做有良知的公司”行动计划,全力落实公司治理,追求高质量的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华为公司是如何实现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
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ABDCD 6-10:BCACD 11-16:CABADB
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52分)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材料并运用相关知识,谈谈该如何理解“它的瓦解不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12分)
(1)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4分)
(2)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这一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4分)
②随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这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终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资本主义的瓦解不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4分)
18.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八大”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10分)
(1)主要矛盾:(6分)
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3分)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分)
根本任务: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分)
19.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材料,请结合“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12分)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知识,谈谈中国减贫实践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8分)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
③凝聚社会合力,助推实现中国梦(或者答“每个人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汇聚起出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④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华为公司是如何实现持续生存与发展的。(10分)
①公司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客户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②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质取胜,为公司发展指明方向。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差异化优势。
④进行科学管理,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⑤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