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单元目标】1.品读文本,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语言之美。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发现作品中“物”与“我”内在关联。3.比较阅读,整合探究,感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手法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练习类比联想及形象描摹景物的方法,从自然中获得人生智慧。【核心任务】校园电台为帮助同学们排解不良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开设“心灵之窗·亲近自然”栏目,以期用美文浸染心灵,用经典引领成长,请通过本课的学习,试着为栏目组拟写栏目小标签或推荐作品及理由。。【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写景状物之妙,感知语言之美。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3.品析描写小桃树特点的词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2.品析描写小桃树特点的词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学习难点:1.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2.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品质。【学习策略】《一棵小桃树》主要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它历经风雨仍然顽强生存,作者赞扬了小桃树同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小桃树的顽强,学习小桃树的顽强,本文的启发意义才得以充分落实。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感受小桃树的特点和精神。一对比,小桃树与其他花草所受的待遇及最终命运。二是描写,引导学生对风雨中小桃树的描写分析体会其展现顽强的特点。【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播放《朗读者》贾平凹简介视频)导入二、初读,倾听树语之妙1.请同学们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时候勾画出能体现小桃树成长过程的词句。2.梳理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在笔记本上梳理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埋在角落——拱出一点嫩绿儿——长上二尺来高——有院墙高了——开花——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3.朗读课文,分析小桃树的形象,思考概括: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①这是一棵单薄弱小的小桃树,从“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可以看出。②这是一棵卑微孤独、无人理睬的小桃树。从它长在角落,无人关注,几乎被人忘却时萌芽;成长的过程中,也几乎无人理睬;好不容易开花,却只孤孤地开在墙角,连蝴蝶和蜜蜂都不愿光临可以看出。③这是一棵饱经风雨、历经磨难的小桃树。从它长在贫瘠的角落,被猪拱折过,被人笑话、嫌弃,第一次开花更被风雨无情磨折可以看出。④这是一棵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小桃树。从它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仍然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温暖的光可以看出。总结:(先天条件不足+客观条件影响)这是一棵出生在恶劣的环境中,弱小、脆弱、孤独、被人鄙视、不被关注、遭人嫌弃、饱受摧残、生命力旺盛、坚毅、顽强不屈的小桃树。一句话概括,就是一棵历经磨难却顽强不屈的小桃树。通过刚刚分析这棵小桃树的特点,发现作者在桃树前面加了一个“小”字,同学们能读出这个“小”字所包含的情感吗?(对小桃树的怜爱,对小桃树倾注了深深的感情)其实文中作者对小桃树的另一个称呼更能体现作者对小桃树丰富的情感,那就是“我的小桃树”。从“我的”可以看出“我”对小桃树强烈的喜爱。那“我”和小桃树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三、品读,领悟状物之法1.“我”与小桃树有何联系?学生齐读文章第3段。小桃树是“我”吃的桃子的桃核长大的,“我”本来是要含着做梦幸福一生的,但因无法安睡,就将它埋在角落,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小桃树是由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的。2.请同学们找出文章描写作者经历的段落,思考“我”和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有何相似之处。提示:从生长环境、成长经历、追求目标等方面去思考。成长环境恶劣,承受着风雨的打击和磨难,经历过无人关注的落寞与孤独,心怀梦想、执着追求。3.补充贾平凹生平简介。本文的线索是:小桃树的生长经历(明线);“我”的成长经历(暗线)。“我”与小桃树的经历十分得相似。从小就不被看好,是个“没出息”的样子,遭受着各种挫折,但又一次一次地挣扎起来,最终成功了。小桃树在风雨的摧残后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而“我”在经历人生的挫折后,成为当代著名作家。由此可见,作者想通过小桃树告诉我们一个哲理: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作者写小桃树,是把它当成人一样来描写,他们经历相似,在精神品质上也达到了契合。小桃树蓄养着作者的梦想,也寄托着作者的感情,这便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四、悟读,学习写作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作者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贾平凹选择一棵小桃树来诉说自己的心声,并不是随意为之。我们要知道,使用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选择寄托情志的事物不仅要外形、经历方面与人物相似,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与人物高度地契合。五、 学以致用,创意表达1.我们把《一棵小桃树》作为本期“心灵之窗·亲近自然”栏目的播音内容,请简要陈述你认为推荐的理由。栏目主题:亲近自然,抚慰心灵栏目宗旨:帮助排解不良情绪,引导积极面对挫折、困难,建设良好心理环境。备选素材:《一棵小桃树》 我推荐……因为……出示示例;栏目标签:示例——无惧风雨,绽放自己【课后作业】1. 有感情地诵读《一颗小桃树》。2.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张抗抗《牡丹的拒绝》端木蕻良《越冬的小草》),与《一颗小桃树》比较阅读,感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手法的异同,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获得人生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