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第11课《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分层练习1. 科学观念- 学生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并能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了解水的循环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气候稳定以及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2.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学生能够解释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路径和驱动力,培养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能够预测和假设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循环可能发生的变化,发展创新思维。3. 探究实践- 设计和进行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如观察水的蒸发、凝结等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4. 态度责任-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污染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尊重。一、快乐填空。(5题)1.大气中的水分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称为“ ”。2.请将雨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补充完整3.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 、 、 、等多变的天气现象。4.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 ,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 或 ,他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 。5.水有 、 、 三种状态变化。二、选择乐园。(5题)1.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水循环的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 C.下渗2.下列水循环排序错误的是( )。A.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B.云或雾→降水→地表水→云或雾C.地表水→降水→云或雾→地表水3.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 )A.江河湖泊 B.冰川 C.海洋4.下列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B.地面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C.海洋中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5.下列水循环排序正确的是( )。A.地表水→降水→云或雾B.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C.云或雾→降水→地表水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5小题)1.自然界里的水蒸发、降水、流动,这三者是相互没有关系的。( )2.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3.云、雾、雨等不同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4.生活中,形成云的水蒸气全部来自海洋、湖泊以及河流中的水。( )5.海洋中的水一直在蒸发,不久的将来就会干枯了。( )二、综合题(2题)1.水有三种状态,下列现象中属于液态水的是( )。A.春天山间的白雾 B.夏天的冰雹C.秋天早上花朵上的露珠 D.冬天早上草地上的霜2.大自然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1.探究水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右图,将仪器名称与装置中对应的仪器连线。(2)这是探究雨的成因实验装置。在实验中发现:杯中的水不断受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较 的圆盘底部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小水珠不断变大,就会不断地滴下来。(3)右图“水的循环”模拟实验。水盆中的热盐水模拟的是 ,盆中倒扣的空碗模拟的是 ,冰袋在塑料膜上造成的下垂锥模仿的是 ,碗蒂里的水溢出并流入水盆中模拟的是 。参考答案【基础训练】一、快乐填空1.【答案】水汽输送2.【答案】3.【答案】海洋;大气;雨;雾;雪4.【答案】水蒸气;小水滴;小冰晶;云5.【答案】固态;气态;液态二、选择乐园1.【答案】A2.【答案】A3.【答案】C4.【答案】C5.【答案】B【能力培养】判断题1.【答案】错误2.【答案】正确3.【答案】正确4.【答案】错误5.【答案】错误二、综合题1.【答案】A,C2.【答案】答:地球表面的水被太阳照射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形成云。云中的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小水滴以雨水、雪水、露水、霜、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地表水,地表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海洋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和海洋中的水又通过地下水流和海流等方式回到地表,形成河流、湖泊等地球表面的水,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拓展提高】1.【答案】(1)(2)热;冷(3)海洋;陆地;陆地上的水汇入海洋。;自然界里的水是循环的。(言之有理就可计分)。核心素养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提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