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向共同富裕 教学设计课题 1.2 走向共同富裕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上册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认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法治观念:理解我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制定的政策,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责任意识: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重点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坚持共享发展难点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但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识不足。 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比较抽象,缺乏具体的认识。 学生对自身责任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学生学习难点: 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理解共享发展的内涵,认识到共享发展的重要性。 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教学建议: 联系时事热点: 利用时事热点,如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案例分析: 通过东北振兴、脱贫攻坚等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数据图表: 利用数据图表,如四大经济区域GDP柱状图、城乡居民人均GDP对比图等,直观展示发展差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分享交流: 引导学生分享自身经历,感受共享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情感升华: 引用典故,如“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引导学生理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实践体验: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家最新政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教材分析 单元地位: 本节课隶属于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认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一节“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方向;同时也为下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 提问:你知道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吗? 2. 播放视频:共同富裕“浙”样干 1. 思考并回答问题。 2. 观看视频,了解共同富裕的浙江实践。 1. 联系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通过浙江省的实践案例,初步感知共同富裕的内涵。讲授新课 (一)改革进行时 中国经济“逆袭史” 1. 播放视频:中国经济“逆袭史” 2. 提问:中国经济逆袭的原因是什么? 1. 出示图片: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 2. 出示文字材料:“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满意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3. 播放视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1. 出示图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途径 2. 出示文字材料:东北能否再次崛起?曾经工业心脏地带,如何挣脱衰落枷锁重生? 3. 出示文字材料:黑龙江:激发全面振兴新动能 4. 出示中国四大经济区域GDP柱状图 5. 出示文字材料:我国城镇化水平 6. 出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GDP对比图 7. 播放视频:农村新面貌 1. 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1. 观察图片,思考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2. 阅读材料,体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 观看视频,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 分析图片,思考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 2. 阅读材料,思考东北地区应对发展困境的措施。 3. 阅读材料,了解黑龙江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 4. 观察图表,发现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5. 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城镇化水平。 6. 观察图表,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7. 观看视频,分享身边农村的变化。 1. 通过视频展示中国经济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成就,理解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2. 社会发展现状 1.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2. 通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 全面深化改革 1.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和黑龙江振兴发展的措施,认识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3. 通过图表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等问题,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4. 通过视频和分享,感受农村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二)共享发展成果 脱贫攻坚 教师活动: 1. 播放视频:从这组关键数字,读懂中国脱贫攻坚 2. 提问:为什么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共享发展 1. 探究与分享: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 2. 出示文字材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3. 提问: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4. 分享: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你和家人从中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5. 出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1. 观看视频,了解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 2. 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共享发展的重要性。 1. 围绕“共享发展”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2. 阅读材料,感受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重视。 3. 思考并回答问题,理解共享发展的原因。 4. 分享个人经历,感受共享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5. 思考“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含义。 1. 通过视频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共享发展的意义,理解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1.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共享发展的内涵,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 2. 通过阅读材料,感受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重视,理解共享发展的意义。 3. 通过分享个人经历,感受共享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4. 通过思考典故,理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三、拓展提高 1. 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2.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家最新政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四、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 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五、板书设计 课题:走向共同富裕 重点: 全面深化改革 共享发展 难点: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怎样坚持共享发展? 板书内容: 改革进行时:中国经济“逆袭史”、社会发展现状、全面深化改革 共享发展成果:脱贫攻坚、共享发展总结: 本节课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认识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和共享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