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2氧气教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2氧气教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资源简介

课题2 氧气
1.核心素养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4)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3.教学难点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4.教学建议
【建议】氧气的化学性质
该教学环节中可以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参与问题讨论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的实验作为并进实验,由学生做;将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作为演示实验,由教师做,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5.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大家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呢?这瓶气体就是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氧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氧气。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① 氧气的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第38页的内容。
【提出问题】
1.氧气不易溶于水,为什么鱼儿却能在水中生存呢?
2.去西藏旅游,为什么要携带氧气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
1.物理性质:①色、味、态: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略大;③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液氧(淡蓝色)、固态氧(淡蓝色)。
3.贮存: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探究点② 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氧气的检验
【提出问题】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你知道它是空气、氧气还是氮气吗?
【实验演示】老师演示教材实验P38实验2-1
【提问】
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归纳总结】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据此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二)木炭的燃烧实验
【实验】读教材P38做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2-2。
【归纳总结】
实验内容 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不剧烈,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讨论】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原因】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三)硫的燃烧实验
读教材P39,做2-3实验。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2.介绍实验中的生成物,教会学生闻气味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实验中的细节问题。
【提问】
1.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2.实验结束时,燃烧匙应浸入水中,为什么?
3.完成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
【归纳总结】硫燃烧后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释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防止其污染空气。
(四)铁丝的燃烧实验
【过渡】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在氧气中呢?
【实验演示】老师演示教材实验P40实验2-4。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
1.上述实验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都是与氧气反应,为什么现象有很大的差异?
2.做铁丝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吗?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铁丝的下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归纳总结】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由于氧气的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就不同,氧气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
2.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防止铁丝燃烧后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3.铁丝绕成螺旋状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便于铁丝持续燃烧;将细铁丝绕在火柴上,目的是用火柴引燃铁丝。
【知识拓展】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区别:①纯氧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有的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变得可燃,如铁。②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
探究点③ 化合反应
读教材P41思考与探究,填表:
【提出问题】以下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交流讨论】分析上述几个实验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C;特征:“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缓慢氧化:在反应中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氧气
课堂检测
完成相关的练习。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比四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
不足之处 对燃烧现象的描述不够熟练;受知识的局限,对氧化反应定义的理解不够透彻。
再教设计 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对实验现象描述的指导;并能通过具体事例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氧”与“氧气”的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