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4.2 以礼待人 同步探究学案政治认同: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道德修养: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法治观念: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健全人格: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基础知识梳理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 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 、举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 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3.文明有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 。(二)自主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教材中标画。1、怎样认识礼?(礼的体现?)2、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文明有礼的作用?(3点)4、文明有礼对个人的意义?5、什么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6、哪些态度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7、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3点)8、礼貌用语分类举例9、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什么?10、参加社会活动应注意的几点?(三)预习反馈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区居民赵女士乘坐电梯时,发现里面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各位邻居,因本月12日家中装修需要喷漆,请关好门窗,如有不便,敬请谅解”,落款是702住户。赵女士表示看到字条时被这位住户的举动暖到了。电梯里出现字条的第二天,赵女士乘坐电梯时,居然发现这张“温馨提示”旁多了一张手写字条,上面写着“702住户此举虽微不足道,但文明有道,属正能量,值得我们所有户主效仿,值得点赞,值得提倡”,落款是403住户。看着“字条对话”,赵女士拍下照片,把整件事情分享到朋友图,引来一片点赞。运用“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知识,谈谈你从702住户的行为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一)达标测评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文明有礼的典故语句。下列选项与题意一致的是( )①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③程门立雪、孔融让梨 ④求人帮忙要说“劳驾”,求人指点要说“请教”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文明有礼的表现 ②具备尊重、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③能够给予对方受尊重感和亲切感 ④是语言文明、团结友爱的表现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下图中的“三礼”告诉我们( )A.社会呼唤公平,法律捍卫正义 B.平等促进沟通,尊重铸就人格C.秩序保障规则,礼让促进和谐 D.尊重体现修养,礼貌彰显魅力4.细微之处显美德,细节之中见文明。小举动,彰显大公德:主动关心老师,与老师坦诚相待;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仪表整洁,举止大方得体……这体现出他们( )①尊敬师长 ②自强不息 ③以礼待人 ④勤劳勇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千古经典,先贤智慧,值得品悟。小雅阅读完以下名言后做了批注,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名言 批注A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飞扬青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B 相知无远近,万里乡为邻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尽孝在当下,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得到他人认同A.A B.B C.C D.D6.2023年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在赣江之心老官洲浪漫上演!在交警和安保人员的科学有序疏导下,市民都能做到文明礼让,现场秩序井然。市民、游客自觉将垃圾带走或扔进垃圾桶,人潮退去后,现场整体干净整洁。这说明( )A.社会秩序能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B.每种角色意味着承担相同的责任C.规则要根据实际生活调整和完善 D.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要共同营造7.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 )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学习践行,明礼守礼 ④大声喧哗,与人打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A.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B.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C.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D.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9.如图,在迎宾表演中身着唐代红色官服的男子,双手平伸,指尖交错,左手在外,掌心向内,举手至额,欠身行礼,以中国传统的“天揖礼”表达对宾客的敬意。由此同学们发表了关于礼节的不同看法,你认同的是( )小冬:抱拳、拱手、作揖都是古代的见面礼,传递问好、尊重、敬意小夏:这是古代的礼节,在历史剧中常看到,不适合现代人使用了小雨:不一定,看具体的场景,比如在疫情期间,用揖礼就比握手、拥抱更卫生小雪:我鄙视西方国家的那些拥抱礼、贴面礼、吻手礼,不尊重他人的表现A.小冬和小夏 B.小夏和小雨 C.小雨和小雪 D.小冬和小雨10.花缘芳香而美丽,人因文明而有魅力,城市因文明更有价值。爱护好、建设好株洲这座文明城市,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文明城市的创建,都是“行走的城市名片”,这要求我们青少年要( )①行使监察职能,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②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自觉执法③发扬“文明株洲有我”的主人翁意识④自觉践行文明规范,提升自身文明素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提升训练11.文明是华美的乐章,规则是社会文明的基石,责任是和谐的保障。但生活中,少数人规则意识“跟不上趟”:高铁要“霸座”,景区要泡脚,野菜公园找,废物顺手抛,不顺心就找公交司机闹……因此,要让规则标注人们的行为边界,让文明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了强化规则意识、提升文明素养,你校准备举行一次以“守规则,讲文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1)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学校决定先进行一次关于校园内外学生不文明行为状况的调查。请列举你所了解的校园内外不文明行为。(2)分析某一个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12.文明礼貌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中学生更应具备文明礼貌这一美德。我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只是品格质朴,而不注意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光注意礼节仪表,却缺乏质朴的品格,就显得虚浮。只有礼节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1)小松认为“对人有没有礼貌是我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影响也不大”。你赞同他的观点吗?(2)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13.【文明有礼 考验人心】材料一 吃过晚饭,爸爸在看电视,小华想看“动画梦工场”,于是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门铃响了,爸爸说:“小华,帮爸爸开门。”小华不情愿地去开门,看是爸爸的同事,小华没说什么,继续看动画片。叔叔送给小华一辆赛车,小华说:“这礼物我不喜欢,不用送了。”丢下礼物就走。爸爸和叔叔谈话时,小华嫌吵,把电视的音量调大。叔要走了,爸爸去送叔叔,小华仍然在看动画片。材料二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待人以礼,礼在“礼让”;待人以礼,礼在“礼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认真阅读材料一,小华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要求?(2处即可)(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待人以礼是人心所向”?(3)两则材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一)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参考答案一、合作探究【答案】①702住户的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②702住户的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能够礼貌对待他人;③文明有礼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分析】考点考查: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尊重他人、文明有礼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因本月12日家中装修需要喷漆,请关好门窗,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可链接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关键词②:702住户此举虽微不足道,但文明有道,属正能量,值得我们所有户主效仿,值得点赞,值得提倡→可链接体现了文明有礼,能够礼貌对待他人;文明有礼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课堂达标1.【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①③:分析题文,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意思是小的时候懂得孝顺礼让,显然合乎礼仪;程门立雪、孔融让梨路都是文明礼貌的做法;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诚信,②不符合题意;④:求人帮忙要说“劳驾”,求人指点要说“请教”,④正确;故本题选C。2.【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相关知识。①②③④:漫画中人物的语言是文明有礼的表现,具备尊重、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能够给予对方受尊重感和亲切感,是语言文明、团结友爱的表现,故①②③④正确;故本题选B。3.【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文明有礼的相关知识。D:分析漫画,漫画中的“礼让、礼行、礼赞”体现了尊重他人的良好修养,彰显礼貌的魅力;故D符合题意;A:题干未提到公平与法律,故A不符合题意;B:题干未提到平等,故B不符合题意;C: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以礼待人。①③:“主动关心老师,与老师坦诚相待”,体现出尊敬师长;“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仪表整洁,举止大方得体”,体现出以礼待人。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5.【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青春飞扬、孝亲敬长和换位思考的相关知识.A: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这启示我们要飞扬青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A符合题意,B:诗句体现的是朋友依依惜别,不是文明有礼;B错误;C:选项体现的是思乡之情,不是孝亲敬长;C错误;D:选项体现友谊而不是换位思考;D错误;故本题选A。6.【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A: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故A错误;B:每种角色意味着承担不同的责任,故B错误;C: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故C错误;D:市民都能做到文明礼让,现场秩序井然。市民、游客自觉将垃圾带走或扔进垃圾桶,人潮退去后,现场整体干净整洁。这说明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要共同营造,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要求。①②③:结合课本知识,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需要学习践行,明礼守礼,①②③正确;④:这是缺乏文明有礼的表现,④错误;故本题选A。8.【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ACD: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如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ACD说法正确;B:起身作别称“告辞”,请人谅解说“包涵”,B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9.【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要求。小冬:抱拳、拱手、作揖都是古代的见面礼,传递问好、尊重、敬意,故小冬的说法正确;小夏:有些古代的礼节在今天也还在使用,故小夏的说法错误;小雨:礼仪方式随着具体的情境要发生变化,故小雨的说法正确;小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礼仪方式,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故小雪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0.【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③④: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文明城市的创建,都是“行走的城市名片”,这要求我们青少年要发扬“文明株洲有我”的主人翁意识,自觉践行文明规范,提升自身文明素养,故③④正确;①②:不是青少年的角度,故①②排除;故本题选D。11.【答案】(1)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骂人、在桌椅上乱刻乱画、就餐时大声喧哗、在楼道内追逐打闹、不讲卫生等。校园外的不文明行为:踩踏草坪、在马路上追逐打闹、逆行、闯红灯、随手丢垃圾等。(符合题意即可)(2)部分公民的公德意识差,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正确的权利义务观,部分公民规则意识差,社会责任感不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对违反规则的行为监管惩罚力度不够;我国精神文明程度有待提升。【分析】考点考查:文明有礼。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详解】(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文明有礼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高铁要“霸座”,景区要泡脚,野菜公园找,废物顺手抛,不顺心就找公交司机闹→可链接部分公民的公德意识差、法治观念淡薄、规则意识差,监管惩罚力度不够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2.【答案】(1)我不赞同。①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因此,文明有礼绝对不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2)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分析】考点考查:文明有礼的意义、做文明有礼的人能力考查:辨别分析和识记运用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1)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观点正误:不赞同。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判断依据: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13.【答案】(1)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看是爸爸的同事,小华没说什么,继续看动画片;“这礼物我不喜欢,不用送了。”把电视的音量调大;没有送客人离开。(2)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分析】考点考查:文明有礼。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 需要运用文明有礼的表现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华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要求→可链接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看是爸爸的同事,小华没说什么,继续看动画片;“这礼物我不喜欢,不用送了。”把电视的音量调大;没有送客人离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 需要运用文明有礼的意义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可链接文明有礼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