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
10.2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同步探究学案
政治认同:热爱祖国,认识到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人民劳动创造的,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发扬实干精神。
道德修养: 明确青少年如何承担起历史重任
法治观念: 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尊重和学习其他劳动者
健全人格:知道劳动的意义,怎样对待劳动者,怎样实现中国梦
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承担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基础知识梳理
1.劳动是 的源泉,也是 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 铸就的。
2.无论是 还是 ,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二)自主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教材中标画。
1、劳动的作用?(如何理解劳动成就今天?)
2、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重要表现?
3、为什么每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4、如何把中国梦变成现实?
5、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应怎样做?(如何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光彩?)
(三)预习反馈
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
观察漫画“劳动课程”,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结合漫画“劳动课程”,说说对未成年学生加强劳动教育的原因及意义。
(一)达标测评
1.“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②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③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需要坚持
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想象实现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在参加选拔训练时,面对转椅、潜水、超重测试、沙漠野外生存、睡眠剥夺试验等艰巨挑战,总是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勤加训练,最终顺利达到了一级航天员水平。桂海潮的经历表明,个人的成长需要( )
①坚强的意志 ②盲目的自信 ③积极的情绪 ④奋斗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让青春充满稻花香的味道。她的青春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亲近社会,发扬实干精神 B.特立独行,展现青春风采
C.学会质疑,培养批判精神 D.悦纳自己,形成自我认同
4.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下列古语与题干表达的意思相符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古语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下列选项中与其寓意相同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③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这启示我们( )
A.坚持走中国道路,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B.只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获得成功
C.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发扬实干精神
D.实现中国梦能够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
7.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还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天文、物理、文学、美学等授以他人,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头发白了,心态依然年轻;语速缓慢,讲述依旧精彩。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学会享受学习,体味学习的苦与乐 ②勇于挑战自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发扬实干精神,创造美好生活 ④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小明关注人民日报公众号后,经常摘抄金句来激励自己。下列观点与他摘抄的“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观点一致的是( )
①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最可贵的是心中有梦想,并且为实现梦想不惧风雨、实干笃行、砥砺奋斗
②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
③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
④且行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著名导弹专家沈忠芳,力主研发、艰苦创业,隐姓埋名60年为国铸剑,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维护国家利益就一定要放弃个人利益
③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以创造性劳动和实干精神铸就了辉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这启示我们( )
①要发扬实干精神,勇于承担责任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个人发展需要党和国家提供机遇
④推进国家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提升训练
11.2022年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在和心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在当今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劳动精神?
(2)有人说科学家、工程师劳动最具有价值,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请你评析。
12.2022年10月22日,有22位党代表走上了“党代表通道”,他们中有科技工作者、乡村教师、乡村干部、电力工人、快递员、公共交通驾驶员等等,来自基层一线,用朴实的话语讲述着他们精彩的奋斗故事,他们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和时代追梦人。
请从劳动的角度,评析22位党代表的奋斗经历。
13.钱七虎,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一生为国铸盾60余年。他参与了许多重大国防工程,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防护等级标准,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2019年获得中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如今除防护工程工作,钱七虎院士的脚步还跋涉在许多大国工程的施工现场。钱七虎院士说:“我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没有虚度年华,我一生,活得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
(1)钱七虎院士说:“我一生,活得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你能从这句话中感悟到什么?
(2)向钱七虎院士学习,请你以“我的人生追求”为主题,书写你的情怀与抱负。(80字左右)
(一)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一、合作探究
【答案】学校保护。
对未成年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部分青少年缺乏劳动意识,这是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的需要。
意义:有利于让学生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
【分析】考点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劳动的重要性。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
【详解】小问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学校加强劳动课程教育→这是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劳动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将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纳入劳动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学校加强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作了法律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劳动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课堂达标
1.【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梦想、实干精神。
①②③:“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句话启示我们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需要坚持,故①②③正确;
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磨砺坚强意志、情绪和实干精神。
①③④:分析题文,航天员桂海潮面对从多困难和挑战,总是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勤加训练,最终顺利达到了一级航天员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个人的成长需要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奋斗的精神;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个人的成长需要自信,但不是盲目的自信;②错误;
故本题选C。
3.【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发扬实干精神。
A:分析题文,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让青春充满稻花香的味道,这启示我们要亲近社会,发扬实干精神;A正确;
B:我们不能特立独行;B错误;
C:题干不能体现培养批判精神;C不符合题意;
D:题干不能体现悦纳自己,形成自我认同;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实干精神。
①:意思是与其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强调实干精神,①符合题意;
②:意思是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强调的是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与题意不符,②排除;
③:意思是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强调的是学习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③排除;
④:意思是路程即使很近,如果不行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如果不去做就不能成功,强调实干精神,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集体凝聚力。
③:由题干可知“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大事,即人需要相互帮忙,彼此合作才能成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故③符合题意;
④: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故④符合题意;
①:比喻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实干精神。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故A说法错误;
B:只要……就能,观点绝对化,故B说法错误;
C:习近平主席2023年贺词强调了实干精神,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发扬实干精神,故C说法正确;
D:观点虽然正确,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勇担社会责任、发扬实干精神。
②③: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体现了勇于挑战自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扬实干精神,创造美好生活,②③正确;
①④: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①④;
故本题选C。
8.【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理想的途径、实干精神。
①: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意指前进的路程虽很遥远,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必将会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万事开头难,但只要付诸实际行动去做,务必会有做成做好的时候。①说法强调了实干精神,符合题意;
②: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意思是少年不妨梦想去摘下天上的星星,敢用不怎么出色的弓剑去射下天上的玉衡星,体现的是要梦想,并不断去实践,②说法符合题意;
③: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初心,不要因为他年纪变大了,而就慢慢老去,因为我们奋斗在人生的路上,就会永远像少年时那样充满激情,③说法符合题意;
④:且行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意思是人生在世,不必要在乎那些曾经执着过的东西,此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我们要从容面对,④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B。
9.【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实干创造未来。
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著名导弹专家沈忠芳,力主研发、艰苦创业,隐姓埋名60年为国铸剑,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这表明了我们要积极维护国家利益,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说明了以创造性劳动和实干精神铸就了辉煌,①③④正确;
②:维护国家利益并不一定要放弃个人利益,②错误;
故本题选C。
10.【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发扬实干精神。
①④:“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体现了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说明推进国家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启示我们要发扬实干精神,勇于承担责任,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②③;
故本题选B。
11.【答案】(1)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人世间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
(2)错误。理由: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分析】考点考查:劳动。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劳动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可链接为什么建设美好祖国需要辛勤劳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科学家、工程师劳动最具有价值,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判断正误:错误;
论据:劳动的作用和尊重劳动者的原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答案】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22位党代表来自基层,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分析】考点考查:劳动的作用和尊重劳动者
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责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劳动的作用和尊重劳动者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他们是来自基层一线上午科技工作者、乡村教师、乡村干部、电力工人、快递员、公共交通驾驶员等→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3.【答案】(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当我们将个体的生命与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要心怀爱国之情,关心国家发展,积极承担时代赋予的我们的责任等。
(2)示例:我要立志报效祖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分析】考点考查:实现生命的价值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实现生命的价值的知识,从感悟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钱七虎院士说:“我一生,活得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在平凡中创造出伟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