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 化学式1.核心素养(1)学习化学式的概念,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化学式的意义。(2)了解单质、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化学式的读法。2.教学重点(1)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区分各种化学符号。(2)正确书写化学式。3.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4.教学建议在按单质的类别分别给学生讲解完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后,学生会感觉比较乱,且稀有气体单质和气态非金属单质的书写方法易混淆,可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归纳总结,也可直接告诉学生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初中阶段,只需记忆需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的几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即O2、N2、H2、Cl2,谐音记忆为:养(氧气)两只淡(氮气)绿(氯气)色的蜻(氢气)蜓。其他类别单质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即可。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式,水的化学式为H2O,双氧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2?两种物质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为什么书写会有差异呢?化学式的书写有什么规律可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 化学式【提出问题】如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相关内容,归纳化学式的定义)【归纳总结】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H2O、O2、H2等可以分别表示水、氧气、氢气等物质的组成。【特别提醒】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投影展示】【归纳总结】化学式的含义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1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说明】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微观上只有一层含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表示一个原子,如Cu,微观上表示一个铜原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表示构成该物质的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如MgCl2表示MgCl2中Mg2+与Cl-的个数比为1∶2。【讨论交流】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拓展延伸】①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②化学式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但当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后则只有微观意义。探究点② 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提出问题】学习了化学式的意义,那么该如何准确地书写各物质的化学式呢?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我们如何判断它的中文名称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7页相关内容,归纳出不同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读法)【教师讲解】(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单质的种类 书写方式稀有气体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He、氖Ne金属和固态非金属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Fe、碳C气态非金属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数字,如氧气O2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①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省略;②氧化物的化学式书写,一般氧在后,其他元素在前,如Al2O3、SO2等;③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写化学式时,一般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如NaCl、MgCl2等。(3)单质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气体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字,其余单质直接读元素的名称。如:Ar读作“氩气”;O2读作“氧气”;Fe读作“铁”等。(4)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通常是从后向前、逆向读出物质名称。①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某化某”,如CuCl2读作“氯化铜”。有时还读出原子个数,如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②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读出原子团的名称,如果组成化合物的原子团含有CO32-、SO42-或NO3-,就读成“某酸某”,如ZnSO4读作“硫酸锌”;如果组成化合物的原子团中含有OH-,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如Ca(OH)2读作“氢氧化钙”。【课堂讨论】混合物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板书设计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 化学式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分子。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①一种物质;②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该物质的分子构成。3.化学式的写法: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氧化物(氧右,非氧左);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左,非金右)。4.化学式的读法:单质,读元素名称。化合物,一般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内容丰富,容量很大,教学时注意了循序渐进,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对于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规律的应用等相对较难的知识点,注重了对解题方法的指导,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进行巩固,达成效果较好。不足之处 元素的化合价这部分内容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教设计 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教学中注意梯度,新课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一味追求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第2课时 化合价1.核心素养(1)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2.教学重点化学式的书写;已知化合物的化学式求其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3.教学难点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4.教学建议【建议1】化合价的记忆。编制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也可将顺口溜变成学生喜欢的歌曲唱出来(详见云资源),增强学生记忆的兴趣。【建议2】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1)在学生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化合价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用更简便的“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并教给学生记忆口诀:一排顺序二标价,约简价数作角码,价数交叉写右下,化合价规则去检查。(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套标有常见元素和原子团化合价的符号卡片,然后将卡片按正价、负价分为两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比赛,能正确书写较多化学式的为优胜者。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式的意义、读法和写法,同学们对化学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现在请同学们写出氯化氢、水、氯化钠及氧化铁的化学式并写出各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教师请几名学生板演。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 化合价1.化合价含义【讲解】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课件展示】物质 HCl H2O NaCl Fe2O3原子个数比 1∶1 2∶1 1∶1 2∶3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物质不同,原子个数比可能不同。【提问】化学式中的各原子个数比为何都是固定且唯一的?【分析】原因是在形成化合物时,各原子为了使其结构达到稳定,即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不同原子的个数比是电子数目不同造成的。【总结】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同时我们要注意一点,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因此,通常称元素的化合价而不是原子的化合价。2.化合价的规律【课件展示】展示教材第99页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思考】请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元素化合价的特点,并找出它们之间一些简单的规律。【归纳】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有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称之为具有可变价。(1)氧元素通常显-2价。(2)氢元素通常显+1价。(3)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3.原子团的化合价【观察】Ca(OH)2、NaOH、CaCO3、Na2CO3、CuSO4、NH4NO3、(NH4)2SO4这些化合物中加横线的部分有什么特点?【回答】有些物质如Ca(OH)2、CaCO3中的一些原子集团,作为整体参加化学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根,根也有化合价。【课件展示】部分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 化学式 化合价 原子团 化学式 化合价氢氧根 OH- -1 硝酸根 NO3- -1碳酸根 CO32- -2 硫酸根 SO42- -2铵根 NH4+ +1 高锰酸根 MnO4- -1 【注意】(1)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其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2)原子团不是一种物质,它只是组成物质的一部分,原子团是带电荷的。原子团在许多情况下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但有时也会被破坏,如氯酸钾(KClO3)中的氯酸根(ClO3-)在加热分解时被破坏。4.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的代数和【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化学式的特点,讨论常见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有什么相同之处? N 2 23 H 2 2【总结】(1)一些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规律小结】①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化合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一种元素的原子和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②化合价一定要标出“+”“-”号。③原子团(根)是一个整体,不能随意拆开。④化合价与离子的区别:如Na+表示钠离子,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方法小结】①化合价口诀1:一价氢铵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氢一氧二为标准,单质价态总为零。(其中氧、硫的二价为负价,其他为正价)②化合价口诀2: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是正三氧负二,氯负一价最常见;硫有负二正四六,正二正三铁可变;正一二铜二四碳,单质零价永不变;其他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注意】Fe有+2、+3;Cu有+1、+2,高价时读作铁或铜,低价时读作亚铁或亚铜。例如:FeCl2读作氯化亚铁;FeCl3读作氯化铁;Cu2O读作氧化亚铜,CuO读作氧化铜。探究点②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设问】学习了化合价有什么用呢?1.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例1:试确定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思路:(1)先写出化学式,标出已知元素的化合价。(2)设未知数。设KClO3中Cl的化合价为x。(3)列等式并求解。(+1)+x+(-2)×3=0,x=+5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1)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例题:已知硫为+6价,氧为-2价,写出硫的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①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符号,正价在前,负价在后。②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标在正上方。③化合价绝对值交叉放在元素符号右下角。④约简并检查化学式(2)含“根”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例题:写出硫酸铁的化学式 S4↓Fe (SO)3↓Fe2(SO4)3①将整个原子团看成一个整体。②当“根”的数目大于1时,需要加上括号。3.化学式的读法【教师归纳总结】(1)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某化某”(从后往前读)。(2)氧化物读为:“氧化某、氧化亚某、几氧化几某”。(3)氢元素和原子团组成的物质读为:“某酸”。(4)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物质读为:“氢氧化某”。(5)金属元素和原子团(除氢氧根、铵根)组成的物质,读为“某酸某”。板书设计课题3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 化合价1.定义: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2.化合价规则。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4.化合价的应用:①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②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5.化学式的读法。课堂检测完成相关的练习。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化合价概念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分散难点。前面的离子、元素等知识的学习不容忽视,它是这节课的重要基础。记忆化合价十分枯燥,组织好本节课的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化合价的识记和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可用一节习题课或自习课进行练习和落实。第3课时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核心素养(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2.教学重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3.教学难点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4.教学建议【建议1】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本节课的重点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可以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相对质量,让学生从感性知识入手,进行观察、对比后得出结论,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升华。【建议2】标签中化学式的计算。通过一些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来计算元素或物质的含量,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化抽象为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再通过典型的标签式例题进行针对性练习。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根据下图某品牌化肥的广告标签,回答下列问题。农乐牌化肥——国际首创主要成分: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居全球化肥之首:24%净含量:50 kg/袋“农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你认为此广告可信吗?学完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探究点①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设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具有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分子有相对分子质量吗?【讲解】(1)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它的符号是Mr,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2)相对原子质量=【模仿练习】可查找资料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请三位同学板演。(1)氢氧化钙[Ca(OH)2];(2)CuSO4·5H2O;(3)5P2O5。【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①“×”和“+”的应用。同种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不同元素之间应该用“+”相连接。②化学式中如果有括号(即含有多个原子团),不要忘记乘括号外的数字(即先算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再乘以原子团的个数)。探究点②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设问】从化学式MnO2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讨论得出】(1)组成的元素;(2)原子间的个数比;(3)原子的总个数。【设问】MnO2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指导自学】阅读教材第101页相关内容。【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请三位同学板演。水(H2O);硝酸铵(NH4NO3);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讨论交流】计算物质组成各元素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m(O)=(14×2)∶(4×1)∶(16×3)=7∶1∶12。②核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在计算Cu2(OH)2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m(Cu)∶m(O)∶m(H)∶m(C)∶m(O)=(64×2)∶(16×2)∶(1×2)∶(12×1)∶(16×3)=64∶16∶1∶6∶24(没把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在一起)。正确计算方法为m(Cu)∶m(O)∶m(H)∶m(C)=(64×2)∶(16×5)∶(1×2)∶(12×1)=64∶40∶1∶6。探究点③ 计算某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设问】知道元素间的质量比的表示方法,我们还能知道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吗?【模仿练习】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试计算:(1)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2)氧化铁中铁、氧两元素的质量比;(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4)如有1000 t氧化铁,则可生产多少吨铁?请两位同学板演。【分析】引导同学们一起分析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并强调解题方法。【讨论交流】(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2)物质中某元素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2×56+3×16=160;(2)Fe2O3中铁、氧两元素的质量比等于(56×2)∶(16×3)=7∶3;(3)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0%;(4)可生产铁的质量为1000 t×70%=700 t。【指导观察】展示几种药品的标签,几位同学描述组成药品的成分和纯度,纠正上述几位同学描述中的错误信息。【课件展示】展示部分药品的标签,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板书设计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3课时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它的符号是Mr,单位是1。(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和(2)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比=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比(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课堂检测完成相关的练习。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互纠、概括小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足之处 对计算格式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再教设计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变,准备更充分,教学时强调计算格式,并精选一部分有针对性的计算练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