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2课时教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2课时教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资源简介

课题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1课时 化石能源的利用
1.核心素养
(1)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了解通过石油的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
(1)化石燃料的类型及其主要成分。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3.教学难点
甲烷燃烧产物的分析。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燃烧反应,从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现代使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型燃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石燃料。
二、合作探究
【投影展示】讲解煤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
(1)煤是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H、N、S、O等元素。
(2)煤可用作燃料,隔绝空气加强热后可制得煤气、煤焦油等,此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投影展示】讲解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
(1)石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2)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CH4)。
【问题探究】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能再生吗?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我们是如何利用它们的?
【归纳总结】化石燃料都是由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且都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煤主要含有碳元素,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煤是重要的燃料,还可以综合利用制成多种产品;石油经过炼制可以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多种产品。
【过渡】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
【播放视频】观看甲烷燃烧的视频(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点燃甲烷前为什么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归纳总结】①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②甲烷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上有水雾出现;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要先验纯。
【讨论交流】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归纳总结】甲烷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同时也说明了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设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甲烷气体吗?
【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视频播放】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讲解】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不仅可以解决生活燃料问题,还能综合治理环境卫生问题。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1课时 化石能源的利用
1.煤和石油的比较。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1)CH4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
(2)CH4的化学性质:CH4+2O2CO2+2H2O。
(3)CH4中组成元素的检验:①方法;②结论。
(4)沼气的用途: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懂,知识难度不大,因此主要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培养学生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教师适当启发、补充和总结,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第2课时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核心素养
(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梳理环境保护意识。
(3)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正确认识化学的作用。
2.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教学难点
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背默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语:人类原本生活在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好世界里。可是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突然发现天不再那么湛蓝,水不再那么碧绿,空气不再那么清新。请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图片,引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①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燃料和燃烧,使用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投影展示】讲解酸雨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造成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防治措施 ①减少向大气中排放SO2、NO2等气体;②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替代煤
  【讨论交流】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呢?
【归纳总结1】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归纳总结2】大量化石能源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探究点② 怎样减少化石能源的危害?
主要通过提高燃料质量和改进使用技术。
①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②使用天然气代替煤。
③汽车发动机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④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探究点③ 目前的新能源有哪些?
1.氢能源。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Zn+H2SO4===ZnSO4+H2↑。
②工业上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③实验室采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制取装置: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讲解】根据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介绍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2.其他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等。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2课时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一、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会形成酸雨
2.汽车尾气对空气的影响
3.大量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产生温室气体
二、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氢气:最清洁的燃料
(1)氢能源的三大优点:①制取原料来源广泛;②燃烧时热值高;③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广泛使用面临的困难: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3)制取原理:Zn+H2SO4===ZnSO4+H2↑。
2.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课堂检测
完成相关的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比较适合学生自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认识并掌握新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配合并帮助学生完成自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
教学不足之处是没有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未把化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要充分联系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