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小蝌蚪找妈妈 同步练习和小蝌蚪一起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突破自我,增长见识!一、一路寻找,突破自我。1.【寻找线索】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池塘(tán táng)里,鲤鱼阿姨正在认真地教(jiāo jiào)孩子们捕(bǔ pǔ)食,小蝌蚪们迎(yín yíng)了上去。2.【解读线索】读下面的线索,按要求完成练习。头dǐngliǎng只圆yǎn jing, xuě báidù皮kuān嘴巴。四只脚丫跳得远,kàn jiàn害虫消灭它。(1)拼一拼,写一写,还原线索。(2)“皮”字的第二笔是____ ,“跳”字的第八笔是 ____ 。(3)我能照样子,给下面的字组两个词语。例 跳 (跳水) (跳远)袋 ( ) ( )塘 ( ) ( )3.【找到妈妈】选词填空。选词时要注意句子的标点符号哟!那里 哪里小蝌蚪们问:我们的妈妈在( )?乌龟妈妈答:你们的妈妈在( )。选词时要注意句子的标点符号哟!二、感受成长,寻母成功。1.【小蝌蚪自画像】用恰当的词语填空。大家好,我是可爱的小蝌蚪。我有( )的脑袋和( )的尾巴,我的身子是( )的。2.【小蝌蚪变形记】按要求完成练习。(1)寻找: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填序号。①游 ②鼓 ③追 ④披 ⑤迎 ⑥露小蝌蚪( )哇( ),看见对面的鲤鱼阿姨就( ) 上去问好,看见乌龟从身边经过,就赶忙( )上去打招呼。过了许多天,小蝌蚪变成了( )着碧绿的衣裳,( )着大大的眼睛,( )着雪白肚皮的小青蛙。(2)变化:补全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填序号。①长出两条前腿 ②长出两条后腿 ③尾巴变短 ④尾巴消失小蝌蚪青蛙3.【小青蛙的名片】根据下面的介绍,给小青蛙制作名片。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一只青蛙一年要吃大约15000 只虫子。它常常蹲在稻田、池塘边的草丛中,鼓起一对大眼睛,一动不动,严密监视着周围的动静。如果有飞虫经过,它会马上跃起, 伸出舌头,把飞虫卷进嘴里。姓名: _________生活环境: _________特长: _________捕食过程:严密监视→发现飞虫→马上____起→ ____出舌头→把飞虫____进嘴里答案一、1. táng jiāo bǔ yíng2.(1)顶 两 眼 睛 雪 白 肚 宽 看 见(2)丿 丿点拨:“皮”字共五笔,第一笔是“乛”,第二笔是“丿”,这两笔的顺序容易颠倒;“跳” 共有十三笔,第八笔是“丿”,不要错写为“丶”。(3)示例:口袋 袋子 水塘 池塘3.哪里 那里点拨:“那里”指示比较远的处所,“哪里” 可以用于问什么处所。“?”表明第一句是问句, 是小蝌蚪在询问妈妈的位置,应该用“哪里”。答句的“。”说明这是一个陈述句,是知道小蝌蚪的妈妈的位置后的回答,应该用“那里”。二、1.大大 长长 黑灰色点拨: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课文第1 自然段中的“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可以完成填空,了解小蝌蚪的样子。2.① ① ⑤ ③ ④ ② ⑥点拨: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前两空根据课文第2 自然段中的“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 长出了两条后腿”可知,应填“游”。第三、四空可以根据方向来判断,“迎”是对着,是面对面的动作;“追”是追赶前面的,是同一个方向的动作。因此,第三空用“迎”,第四空用“追”。最后一句描写的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样子,根据课文第4 自然段中的“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可知,后三空分别应填“披、鼓、露”。(2)② ① ③ ④点拨: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是: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变成青蛙。据此来选即可。3.青蛙 草丛中 消灭害虫 跃 伸 卷点拨: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段材料介绍的是青蛙,第一句话介绍了青蛙的特长—— 消灭害虫;第二句话介绍了青蛙生长的环境—— 草丛中;第二、三句话介绍了青蛙的捕食过程, 填写时从中提取恰当的动词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