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临安邸》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重点难点:诵、悟诗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认。( )熏 肉2.我会写xūn háng3.重点字讲解。二、合作探究1.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2. 交流作者,介绍背景。(1)“题临安邸”是什么意思?题: ;邸: ;临安在今 。诗题的意思是: 。(2)分享课前搜集的有关林升生平的资料。(3)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首诗呢?3.解诗意。(1)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几时: ;休: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3)你从反问句中体会到什么?(1)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直: ;汴州: 。(2)你如何理解游人?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3)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这里的“暖风”是单指自然界的春风吗?(5)把“杭州”与故都“汴州”相对照,抒发了诗人对统治者( )、( )的谴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 )。(6)“熏”暗示那些歌舞场面的( )与( ),营造了( )的氛围。(7)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8)这两句诗讽刺了什么?4.如何读出这首诗的感情?本诗的总体基调是( )、( )的。第二句要读出( )之情,读好( )的语气,“( )”字提高声调;第三句和第四句要读出( )、( )之感。三、展示交流1.各小组依次推举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选择最优的发言人为小组加分吧)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刻准备为本组补充发言,或对其他组的发言进行评价。四、训练反馈1. 给划线字注音临安邸 ( ) 熏陶( ) 杭州( ) 汴州( )2.《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题目的意思是: 。其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 。3.“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