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己亥杂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借助资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借助资料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认。( ) ( ) ( )己 亥 抖 擞 有 恃 无恐2.我会写hài shì āi jū3.重点字讲解。4.解词义。九州:生气:恃:万马齐喑:究:抖擞:不拘一格:二、合作探究1.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节奏。2. 交流作者,介绍背景。(1)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资料链接:“己亥”是我国独有的天干地支纪年的方法 。己亥年就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我国鸦片战争战争的前夕。)(2)你知道鸦片战争吗?(3)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诗人有哪些了解。(4)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3.解诗意。(1)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风雷: ;究: ;哀: 。(2)“风雷”比喻 。“万马齐喑”这里是暗喻。比喻 。(3)作者描写“风雷”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4)“万马齐喑”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作者为什么说它“可哀”?(5)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1)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天公: ;重: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3)你对这两句诗有什么体会?(4)“天公”暗指 。“不拘一格”表明诗人希望 。4.如何读出这首诗的感情?读本诗时,要以“( )”的语气,读出( )之感。读第一句时,气势要( );第二句要读出( )之感;读第三句和第四句时,要读出( )的语气。三、展示交流1.各小组依次推举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选择最优的发言人为小组加分吧)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刻准备为本组补充发言,或对其他组的发言进行评价。四、训练反馈1.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诗的前两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幅实景,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B.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3. 对比本课的三首诗,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4. 连一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