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张家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张家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
2017年2月2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三颗位于宜居带内。图为“TRAPPKT-1系统”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TRAPPIST-1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
2.推测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 B.天体表面平坦
C.与TRAPPIST-1距离适中 D.有肥沃的土壤
2009年4月22日清晨,金星、火星出现在东方低空,金星、火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火星是月球的卫星 B.金星、火星是太阳的卫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火星体积比月球小
4.关于此次上演“双星伴月”的成员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月系成员,但不是中心天体
B.月球、火星、金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C.月球、火星、金星不是太阳系中的成员
D.月球、火星、金星都是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
5.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天体的是( )
A.总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该地质时期是指(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第四纪
7.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8.该地质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北京时间2020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读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9.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各圈层的温度不同 B.各圈层的压力不同
C.各圈层的活跃程度 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10.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
生的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b层与a层相比,b层( )
A.对流运动旺盛 B.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13.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厚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 )
①新加坡②北京③漠河④上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14.许多足球、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设在高原地区,主要是因为高原地区( )
A.气温适宜 B.适当缺氧 C.气压较高 D.湿度适中
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①②③④四幅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①到④的演变( )
A.山地 B.谷地 C.平原 D.丘陵
下面左图为地膜覆盖种植挂术,下右图为地球表面大气热量交换过程示意图。读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7.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相比于透明地膜,黑色地膜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主要是因为黑色地膜改变的大气受热程中环节内(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9.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20.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高空同一等压面等高线变化图。甲、乙、丙三地对应的近地面为甲′、乙′、丙′,甲向丙海拔逐渐降低。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21.最能反映沿MN线剖面的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22.此时,对下列两地的比较判断,最正确的是
A.气温高低:甲=丙 B.气温高低:甲′>丙′
C.空气密度大小:甲<丙 D.气温日较差大小:甲′>丙′
23.此时乙′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南风 C.西北风 D.北风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此时,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5.此时,P、Q、M、N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P地 B.Q地 C.M地 D.N地
26.图示乙处( )
A.为低压中心 B.为高压中心 C.天气以晴朗为主 D.风力强劲
为了更好理解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学生绘制了等压面发生弯曲的素描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读图判断
A.甲、乙两地气压相等 B.甲点气压小于乙点
C.空气从甲点流向乙点 D.空气从乙点流向甲点
28.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B.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海水的密度(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30.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中国黄海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1.上图所示水循环类型最可能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无法确定
3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④ B.② C.① D.⑤
下图所示山地为东、西河的分水岭。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及年内波动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强烈,主要是因为( )
A.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3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 )
①降水量减小 ②蒸发(腾)量增加 ③坡面径流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若降水量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则森林植被恢复后,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西河增加,东河减少,总量增加 B.西河减少,东河增加,总量增加
C.西河增加,东河减少,总量减少 D.西河减少,东河增加,总量减少
二、综合题
36.读我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读图分析能力是我们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结合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分析我国某地太阳辐射强弱的原因,是我们解题中的关键环节。
上图中A、B、C、D四地,发生“蜀犬吠日”现象的是____地(填字母),请简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
(2)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总结规律,请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分布状况,总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分别写两条)
37.读“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____(顺时针、逆时针),其模拟的自然地理过程是____。
(2)若该实验模拟白天的海陆风,则热水表示____,冰块表示____。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____,形成城市上空气流垂直运动的原因是____
(3)若该模拟实验还可以解释夜晚的山谷风,请在右图中标出气流运动过程。
(4)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提出改进建议。(两项即可)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图a为大洋表面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种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之比,其高低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影响。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与黑海海峡相通,平均深度8米,最深处只有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冬季大范围封冻,常形成强风。亚速海盐度极低,但锡瓦什湾盐度超高,锡瓦什湾水深仅在0.5米—1.0米之间。图b为亚速海区域示意图。
(1)根据题意可知图a中③代表的是海水____(填“温度”、“盐度”或“密度”),该值在____海域(填“热带”、“副热带”或“寒带”)出现最高值,其原因是____;海水盐度影响的人类活动包括____和____。
(2)一般来说海水的密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水中断崖”现象的出现与海水____(填“温度”、“盐度”或“密度”)关系密切。吃水深度指的是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的部分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纬度越高,吃水深度越____(填“大”或“小”)。
(3)根据图文材料试分析锡瓦什湾盐度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B 7.C 8.C
9.D 10.B 11.C
12.D 13.C 14.B
15.A 16.B
17.A 18.B
19.C 20.A
21.A 22.B 23.A
24.D 25.A 26.A
27.C 28.B
29.C 30.C
31.B 32.D
33.B 34.D 35.C
36.(1) C 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扩散,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雨雾天气较多,日照时间短。
(2)纬度 减 纬度 海拔 海拔 天气
(3)理由:太阳能分布广泛,可再生,无污染。局限性:受天气影响大;能量不稳定;可能产生光污染。
37.(1) 顺时针 热力环流
(2) 陆地 海洋 热水 城市中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比郊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3)
(4)提高水温增加冰块
38.(1) 盐度 副热带 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海水晒盐 海水淡化
(2) 增大 密度 小
(3)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有沙嘴阻隔,海湾较封闭,水体交换少;径流注入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