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牧童短笛》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与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联想乐曲的情景。二:通过聆听,能分辨不同乐段的速度变化从而感受到情绪的不同。三:通过欣赏乐曲,进一步认识与了解钢琴,了解钢琴的音色。教学重点:听辨不同乐段的速度变化从而感受到情绪的不同,进一步了解钢琴。教学难点:听辨不同乐段的速度变化从而感受到情绪的不同,进一步了解钢琴。教学乐器:钢琴教学步骤:一:导入1:听着音乐,跟着老师的脚步,走进音乐教室。(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拍,体验恒拍)。2:围坐成一个圆圈,坐下后跟着老师进行声势的律动。师:同学们,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长音,听辨乐句。聆听音乐,声势律动。<1> 师生一起律动<2> 学生自主律动3:师: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体验快乐的情绪,美妙的旋律。师:请你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再来体验这段音乐并用自己最美最喜欢的动作来表示这个长长的音。从坐着到站起来再到走起来,更进一步体验音乐。4:学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1)师:这么美妙的音乐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呢?(出示图片)哦,原来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美丽的地方。刚才我们用我们的动作表现了这段音乐,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用你们的歌声也来表现这段音乐。(2)出示主旋律谱例师:请你们演唱旋律中红色的部分,老师来演唱黑色的部分。在演唱过程中可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旋律哦。5:介绍钢琴,老师演奏片段师:同学们,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钢琴师:钢琴清脆、明亮的音色让我们一听就十分喜欢,难以忘怀。钢琴一共有88个琴键,每个琴键都有自己的音高,这些高低不同的音串联在一起就能演奏出许许多多不同的旋律。(老师演奏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情绪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二:聆听第一乐段,初步感受复调旋律1:师:再来听一听刚才的钢琴曲,你觉得这次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学生听出有两条旋律一起进行。2:听一听两条旋律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听辨音的高低不同。3:师:两条不同的旋律交织在一起让我们音乐起了很大的变化,音乐变得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动听。4:感受复调旋律师:两条旋律交织在一起,你们还能找到长长的音吗?师生合作,学生用声势表现第一条旋律,老师用声势表现第二条旋律。三:出示课题师:美美的音乐带给我们美美的享受,那么这么美的音乐它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作《牧童短笛》。四:聆听第二乐段1:师:接下来请你们继续聆听,下面这段音乐中哪里最像小牧童吹奏的短笛声?师画旋律线,让学生找一找。2:一起体验,模仿小牧童。五:两个乐段一起聆听师:两个乐段一起聆听,聆听之后告诉老师这两个乐段有什么不同?生:一段快,一段慢。师:速度不一样,你们觉得听了之后心情有没有什么变化吗?原来音乐速度的不同会让音乐的情绪也发生变化。六:聆听第三乐段、师:这首乐曲还没有结束,请继续听下面的乐段,你熟悉吗?生:第一乐段师:跟第一乐段完全一样?老师弹琴让学生听辨。让学生聆听出第三乐段每一个乐句比第一乐段多了几个小音符,感受“加花”式的音乐。七:完整聆听,介绍作者1;完整聆听2:介绍作者3:回顾课题,完整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