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电荷》说课稿林立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9.1电荷》,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说教材《电荷》是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第1节。本节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起始章节,将从基础知识开始构建电磁学部分的知识框架。本节的内容从对电荷、电荷量的认识开始,从微观层面介绍物体带电的本质,并由此对物体的起电方式加以了解,从而对电荷守恒定律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最后了解元电荷和比荷的概念。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导能力,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电学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适度回顾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论证、归纳等过程,让学生在旧有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并对物理学的守恒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三、说教学目标1、分析摩擦起电和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2、通过观察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现象,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3、通过不同起电方式的分析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难点: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四、说教学法教法:1. 教师引导,适时点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等方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五、说教学过程(一)学科思政,情感渗透:电荷学科研究的是物质所带电荷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在现代社会中,电荷学科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有力工具。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应用,电荷学科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学导学: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可以吸引水流。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设计理念:(根据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学情分析设计)(三)导入新课:【提问】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呢?(四)互助探究,分层提高:1.先了解什么是电荷,再从物体的微观角度出发知道物体带电的难易程度与自身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2.描述与分析(1)摩擦起电(2)感应起电(3)接触起电(4)经历过程,逐步引导,体会物体带电的实质(5)经历过程,逐步完善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六)总结归纳: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3、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六、说板书设计1、电荷:①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②电荷量:符号Q或q,国际单位:库仑(库,C)2、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③感应起电验电器和静电计4、电荷守恒定律5、元电荷:e=1.6×10-19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