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课件(共7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课件(共76张PPT)

资源简介

(共76张PPT)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知识点
有理数的加法
知1-讲
1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
(3)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1-讲
2.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和 用字母表示
符号 绝对值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的 符号 相加 若a>0,b>0,则a+b=+(|a|+|b|)
若a<0,b<0,则a+b=-(|a|+|b|)
知1-讲
续表:
异号 两数 相加 绝对值 不相等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相减 (大减小) 若a>0,b<0,且|a|>|b|,
则a+b=+(|a|-|b|)
若a<0,b>0,且|a|>|b|,则a+b=-(|a|-|b|)
互为相 反数 0 若a>0,b<0,且|a|=|b|,则a+b=0
一个数与 0 相加 仍得这个数 a+0=a
知1-讲
3.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记忆口诀
同号相加一边倒;
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
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加数如果遇到零,和是自身要记牢.
注:“大”或“小”是指两个加数绝对值的大小.
知1-讲
特别提醒
若a+b=0,则a=-b.
若a+b=0,且a ≥ 0,b ≥ 0,则a=b=0.
知1-讲
特别解读
1. 若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加数有三种可能:
(1)两个都是正数;
(2)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
(3)一个是正数、一个是0.
知1-讲
2. 若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加数有三种可能:
(1)两个都是负数;
(2)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
(3)一个是负数、一个是0.
知1-练
例 1
计算下列各题:
(1)(+20.35)+(-12.55);(2)(-2)+(-1);
(3)(-30)+6;(4)(-)+;
(5)(-)+;(6)0+(-).
解题秘方:先确定两个数相加的类型,然后根据法则计算.
知1-练
解:(1)原式=+(20.35-12.55)=7.8.
(2)原式=-(2+1)=-3 .
(3)原式=-(30-6)=-24 .
(4)原式=+(-)=.
(5)原式=0 .
(6)原式=-.
知1-练
1-1. [月考·淄博张店区]已知|a|=3,|b|=4, 并且a>b,那么a+b的值为(  )
A. +7 B. -7
C. ±1 D. -7 或-1
D
知1-练
1-2. 计算:
(1)(-19)+(-91);
(2)(-2.4)+(+2.4);
(3)+(-).
解:(-19)+(-91)=-(19+91)=-110.
(-2.4)+(+2.4)=0.
知1-练
列式计算:
(1)求比-18大-30的数;
(2)求绝对值大于2.6而小于5.3的所有负数之和.
例 2
解题秘方:根据题意列式计算,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解:(1)(-18)+(-30)=-(18+30)=-48.
(2)(-3)+(-4)+(-5)=-(3 +4 +5)=-12 .
知1-练
2-1.列式计算:
(1)求3的相反数与-2的绝对值的和.
知1-练
(2)从水面开始,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61 m,然后又上升 30 m,这时潜水员在什么位置?
解:由题意,可将潜入水下61 m记作-61 m,上升30m记作+30 m,则-61+30=-(61-30)=-31(m).
所以这时潜水员在水下31 m处.
知2-讲
知识点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
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运算律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加法交 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 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
a+(b+c)
知2-讲
2.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运用技巧
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能使运算过程简化,通常有以下规律: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②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形结合法”;
知2-讲
④相加能得到整数的数先相加—“凑整法”;
⑤ 带分数相加时,先拆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和,再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相加—“拆项结合法”.
知2-讲
特别提醒
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不但适用于两个数或三个数相加,而且适用于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
2.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时,要适当加括号,如-6.6+2+(-3.4)=2+(-6.6)+(-3.4).
3. 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以达到简化计算的 目的.
知2-练
计算:(-)+ (-)++(-) .
解题秘方:先找相反数,然后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相反数结合计算.
例 3
解:原式=[(-)++(-)+(-)
=0+(-1)
=-1 .
同分母相结合.
知2-练
3-1.计算:
(1)25.7+(-7.3)+(-13.7)+7.3;
(2)(-3)+(-2)+(-1)+0+1+2;
(3)143+(-87)+27+(-143).
解:原式=[25.7+(-13.7)]+[(-7.3)+7.3]=12+0=12.
原式=(-3)+[(-2)+2]+[(-1)+1]+0=-3.
原式=[143+(-143)]+[(-87)+27]=0+(-60)=-60.
知2-练
计算: 43+(-77)+37+(-23) .
例 4
解题秘方:先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再计算.
解:原式=(43+37)+[(-77)+(-23)]
=80+(-100)
=-20.
知2-练
4-1.计算:
(1)18+(-17)+7+(-8);
(2)23+(-17)+6+(-22).
解:原式=(18+7)+[(-17)+(-8)]=25+(-25)=0.
原式=(23+6)+[(-17)+(-22)]=29+(-39)=-10.
知2-练
计算:(-3)+3+2+(-1 ).
解题秘方:将同分母的分数结合在一起计算.
例 5
解:原式=[(-3)+2]+[3+(-)
=(-1)+2
=1.
知2-练
5-1.计算:
(1)+(-)++(-)+(-);
知2-练
(2)5+(-1)+2+(-3)+2+(-12).
知2-练
计算:(-3.75)+2.85+(-1)+(-)+3.15+(-2.5).
例 6
解题秘方:将-3.75和-1,-和-2.5,2.85和3.15分别结合在一起,然后相加.
解:原式=[(-3.75)+(-1)]+[(-)+(-2.5)]+(2.85+3.15)=(-5)+(-3)+6=-2.
知2-练
6-1.计算:
(1)(-3.14)+(+4.96)+(+2.14)+(-7.96);
(2)(-2.125)+(+3)+(+5)+(-3.2).
解:原式=[(-3.14)+2.14]+[4.96+(-7.96)]=(-1)+(-3)=-4.
知2-练
阅读下列材料中的计算方法.
计算:(-5)+(-9)+17+(-3).
解:原式=[(-5)+(-)]+[(-9)+(-)]+[(+17)+(+)]+[(-3)+(-)]=[(-5) +(-9)+(+17)+(-3)]+[(-)+(-)+(+)+(-)=0+(-1)=-1.
例 7
知2-练
上面这种方法叫作拆项结合法. 仿照上述方法计算:
(-2 024)+(-2 023)+4 047+(-1).
解题秘方:从分析材料中的计算方法,先将带分数拆分为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和,然后重新组合分组(整数一组,分数一组),最后分别计算求值.
知2-练
解: 原式=[(-2 024)+(-)]+[(-2 023)+(-)]+ (4 047+)+[(-1)+(-)]=[(-2 024)+(-2 023)+4 047+(-1)]+[(-)+(-)++(-)]=(-1)+(-)=-.
知2-练
7-1.计算:
(1)(-1)+(-2)+7+(-4);
知2-练
(2)(-2 024)+2 023+(-2 021)+(2 020).
知2-练
公路养护小组开车沿南北公路巡视维护, 某天早晨从A地出发, 晚上到达B地, 规定向北为正方向, 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 km):+18,-9,+7, -14,+15,-6,-8 .
例 8
知2-练
(1)问B地在A地的哪个方向, 距离多少千米?
解题秘方:直接把原数相加,和为正,则在A地的北边;和为负,则在A地的南边.
解:(+18)+(-9)+(+7)+(-1 4)+(+15)+(-6)+(-8)=[(+18 )+(+7)+(+15 )]+[(-9)+(-14)+(-6)+(-8)]=(+40)+(-37)= 3(km).
故B地在A地的北边3 km处.
知2-练
(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a L , 求该天共耗油多少升.
解题秘方:把原数的绝对值相加,再乘a.
解:(|+18|+|-9|+|+7|+|-14|+|+15|+|-6|+|-8|) ×a=(18+9+7+14+15+6+8)×a=77a(L).
故该天共耗油77a L.
知2-练
8-1. 某气象员为了掌握某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测量了这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最低气温. 下表是这周内的最低气温的变化情况(正数表示比前一日最低气温上升, 负数表示比前一日最低气温下降):
星期 气温变化/℃
一 2
二 -1
三 -2
四 4
五 -2.5
六 1
日 0.5
知2-练
试分析这周内最低气温的总体变化情况.
解:2+(-1)+(-2)+4+(-2.5)+1+0.5
=[2+(-2)]+[(-1)+1]+4+[(-2.5)+0.5]
=0+0+4+(-2)=2(℃).
所以这周内最低气温总体上升了2 ℃.
知3-讲
知识点
有理数的减法
3
1.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字母表示:a-b= a+(-b),其中a,b表示任意有 理数.
知3-讲
特别提醒:有理数的减法是有理数的加法的逆运算,进行减法运算时,常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计算,转化过程中,应注意“两变一不变”.“两变”是指运算符号“-”号变成“+”号,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一不变”是指被减数不变.
知3-讲
特别解读
有理数的减法,需要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计算.
有理数的减法在转化为加法之前,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改变.
知3-讲
2. 两数相减差的符号
(1)较大数-较小数=正数,即若a>b,则a-b> 0 .
(2)较小数-较大数=负数,即若a(3)相等的两个数的差为0,即若a=b,则a-b= 0 .
知3-练
计算下列各题:
(1)2.3-(-3.7); (2)(-3)-(-2);
(3)(-2)-(-1); (4)(-1)-(-2);
(5)0-5; (6)0-(-5).
例 9
解题秘方: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利用加法法则计算.
知3-练
解:(1)2.3-(-3.7)=2.3+3.7=6 .
(2)(-3)-(-2)=(-3)+(+2)=-1.
(3)(-2)-(-1)=(-2)+1=-1 .
(4)(-1)-(-2)=(-1)+ 2=1 .
(5)0-5=0+(-5)=-5 .
(6)0-(-5)=0+5=5 .
被减数大于减数,差为正数; 被减数小于减数,差为负数.
交换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差互为相反数.
0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知3-练
9-1. [中考·临沂] 计算(-7)-(-5)的结果是( )
A.-12 B.12
C.-2 D.2
C
知3-练
9-2.计算:
(1)(-18)-(+12);
(2)(-47)-(-84);
(3)0-(-99);
解:(-18)-(+12)=-18+(-12)=-30.
(-47)-(-84)=(-47)+84=37.
知3-练
(4)(-6)-(-6);
(5)(-2.1)-(-1);
(6)-|-7.8|-|+|.
知3-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②正数减负数, 差为正数;③ 0 减去一个数, 仍得这个数;④两数相减, 差小于被减数;⑤两数相减, 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⑥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减差一定为0.
A. 2个 B. 3 个 C. 4个 D. 5个
例10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逐一分析即可.
解: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知,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故①正确;
正数减负数等于正数加正数,因此差为正数,故②正确;
0 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相反数,故③不正确;
知3-练
两数相减,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只有减数是正数时差才小于被减数,故④不正确,⑤正确;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一定为0,但是它们的差不一定为0,故⑥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⑤ .
答案:B
知3-练
10-1. 如果a-b<0,且a+b<0, 那么一定正确的是( )
A. a为正数, 且|b|>|a|
B. a为负数, 且|b|<|a|
C. b为负数, 且|b|>|a|
D. b为正数, 且|b|<|a|
B
知3-练
10-2.[期中·青岛市北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若a>0,b>0,则a+b>0
B. 若a>0,b<0,则a-b>0
C. 若a<0,b>0,则a-b<0
D. 若a<0,b<0,且|a|<|b|,则a-b<0
D
知4-讲
知识点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4
1.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转化为加法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
(2)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使运算简便.
知4-讲
2. 省略和式中的加号和括号
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时,在和式里可以把加号及加数的括号省略不写,以简化书写形式. 如(-20)+(-3)+(+2)+(-5)可以写成-20-3+2-5.
这个式子有两种读法:
(1)按加法的结果来读:负20、负3、正2、负5的和;
(2)按运算来读:负20减3加2减5 .
知4-讲
3.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
(1)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2)省略括号及括号前面的加号;
(3)按照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和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知4-讲
方法点拨
1.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关键两步:
第1步统一为加法;第2步运用加法运算律.
2. 改写算式时,运算符号中的加号可以省略,但必须保留性质符号.
知4-练
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并说出
它们的两种读法.
(1)-6-(-3)+(-2)-(+6)-(-7);
(2)-+(-)-(-)+(-)-(-).
例11
知4-练
解题秘方:本题首先运用减法法则把加减混合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然后再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解:(1)-6-(-3)+(-2)-(+6)-(-7)
=-6+(+3)+(-2)+(-6)+(+7)
=-6 +3-2-6+7 .
读法一: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
读法二:负6 加3 减2 减6 加7.
知4-练
(2)-+(-)-(-)+(-)-(-)
=-+(-)+(+)+(-)+(+)=--+-+.
读法一:负、负、正、负、正的和;
读法二:负减加减加.
知4-练
知4-练
11-1.下列式子可读作“负1、负3、正6、负8的和”的是( )
A. -1+(-3)+(+6)-(-8)
B. -1-3+6-8
C. -1-(-3)-(-6)-8
D. -1-(-3)-6-(-8)
B
知4-练
11-2. 把(+5)-(+3)+(-2)-(-7)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是( )
A. -5+3-2+7
B. 5-3-2-7
C. 5-3-2+7
D. 5+3-2-7
C
知4-练
计算:
(1)2.7+(-8.5)-(+3.4)-(-1.2);
(2)-0.6-0.08+-2-0.92+2.
例12
解题秘方:结合题目的特征,巧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解:(1)2.7+(-8.5)-(+3.4)-(-1.2)
=2.7-8.5-3.4+1.2
=(2.7+1.2)+(-8.5-3.4)
=3.9-11.9
=-8.
知4-练
同号结合法
(2)-0.6-0.08+-2-0.92+2
=-0.6++(-0.08-0.92)+(-2+2)
=-0.2-1+0
=-1.2.
知4-练
凑整法
相反数结合法
知4-练
12-1.计算:
(1)25.3+(-7.3)+(-13.7)-(-7.3);
(2)(-)+(-)+(+)+(+);
解:原式=25.3-7.3-13.7+7.3=7.3-7.3+25.3-13.7=11.6.
知4-练
(3)(-)+(+)-(-)-(-1).
知4-练
12-2. 列式计算,有理数+10,-5,-6 的绝对值的和比它们和的绝对值大多少?
解:(|+10|+|-5|+|-6|)-|(+10)+(-5)+(-6)|= 21-1=20,
有理数+10,-5,-6的绝对值的和比它们和的绝对值大20.
知5-讲
知识点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拓展点)
5
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长度,AB=|a-b|. 如图2.1-1 .
知5-讲
特别提醒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是个正数. 所以
(1)当a>b时,AB=a-b;
(2)当a<b时,AB=b-a.
知5-练
如图2.1-2,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B, 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例13
知5-练
解题秘方: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就是这两点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
解:由图2.1-2知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点C表示的数是-3.
|2-(-)|=|2+|=,
|(-)-(-3)|=|-+3|=||=,
所以A,B两点间的距离是,B,C两点间的距离是.
知5-练
知5-练
13-1.[中考·南京] 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
A. -3+5 B. -3-5
C. |-3+5| D. |-3-5|
D
知5-练
13-2. 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点表示的数是-5,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则B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
1或-1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有理数
的加法
法则
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有理数
的减法
法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