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感受作者是怎样呈现圆明园由富丽堂皇到走向毁灭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屏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学习第2至4自然段)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思考:你从那里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最新制定的方案显示,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师明确:布局规模宏大 2、请同学们读下面的句子,用四字词语来说说这是怎样的圆明园?(举世闻名、诗情画意......)过渡:圆明园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风格多样。师明确:风格多样 3、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 (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2)理解“上自——下至”师:请大家注意,这两个词“上自”和“下至”这两个词说明圆明园中所收藏的文物历史悠久,有2500年,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所以作者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师明确:收藏价值大过渡: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同学们,就随我一同目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吧!(播放视屏)三、细读文本,探究“毁灭”过渡:可如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残垣断壁。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1、朗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是谁焚毁了我们的圆明园?(英法联军,侵略者)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从这些动词你能感受到什么?(侵略者的野蛮贪婪) 过渡:这些英法联军毁掉的仅仅是这些吗 老师这里有两段资料,是一位当年参加掠夺的士兵写下的。 (出示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在园内放火。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火,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是的,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请同学们大声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四、精读课文,探究方法1.体会对比和铺垫的作用。师: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用那么多的笔墨去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为什么呢?(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会令人更加痛心;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这是起反衬作用的。)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六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圆明园毁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五、作业:1、朗读课文。2、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设计:14 圆明园的毁灭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园林艺术的精华辉煌的过去 建筑艺术的瑰宝 烧 、抢、毁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教学反思:本文在教学中通过视频欣赏、纪录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文背景有大致的了解。在讲解过程中插入圆明园的一些朗诵音频、图片,避免枯燥的讲说,让学生更直观的意识到圆明园是一座艺术的宝库。然后通过逐层设问,让学生逐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领会课文主旨,激发“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的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