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适用年级:八年级 班级: 姓名: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目标2.能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重点)重难点2.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难点)第一部分: 教材导读(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 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3.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4.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5.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1.(一)资料部分资料 1: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资料 2:刚出生的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小,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资料 3:一只红雀飞到池塘边,把衔来的昆虫喂到鲤鱼张开的嘴里,一天中来回好几趟。它很可能最近刚失去自己的雏鸟。资料 4: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资料 5: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刚从受精卵中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总是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资料 6: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资料 7: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二)探究部分1.上述哪些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答: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资料 2、资料 3、资料 5 属于先天性行为。资料 1、资料 4、资料 6 和资料 7 属于学习行为。2.对比分析资料 1和资料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答: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繁衍。3.分析资料 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什么局限性?答: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依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个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而被大自然淘汰。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答: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例如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1.(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动物行为中,与“鹦鹉学舌”本质相同的是( )A.老马识途B.金鸡报晓C.蜜蜂采蜜D.蜘蛛结网【答案】A【解析】金鸡报晓、蜜蜂采蜜和蜘蛛结网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和鹦鹉学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符合题意。故选 A。2.(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老马识途”相同的是( )A.飞蛾扑火B.鹦鹉学舌C.公鸡报晓D.雄蛙鸣叫【答案】B【解析】老马识途和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和学习而形成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而飞蛾扑火、公鸡报晓和雄蛙鸣叫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3.(2021·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答案】A【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使动物适应基本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A正确;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错误;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C错误;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能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D错误。故选 A。第四部分: 勤学多练1.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蚯蚓走迷宫B.黑猩猩钓取白蚁C.菜青虫取食白菜D.大山雀偷喝牛奶【答案】C【解析】蚯蚓走迷宫、黑猩猩钓取白蚁、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菜青虫取食白菜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故选 C。2.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B.黑猩猩钓取白蚁C.小鸡绕道取食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答案】D【解析】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黑猩猩钓取白蚁、小鸡绕道取食都是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 D。3.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动物 甲 乙 丙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124 42 6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最可能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由表格信息可知: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6次),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124次),所以乙最低等。因此,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最可能是:甲→乙→丙,故选 A。4.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A.公鸡报晓B.蜘蛛结网C.鹦鹉学舌D.孔雀开屏【答案】C【解析】公鸡报晓、蜘蛛结网、孔雀开屏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D不符合题意;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学习行为,符合题意。故选 C。5.(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吗?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 20只,随机均分为 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 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 3.5小时,持续 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在实验的第 7天、第 14天、第 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在本实验中,A组和 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是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 。(3)小鼠能顺利的走出迷宫,主要靠的是 系统的调节作用。(4)分析题图可知,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两组小鼠学习能力更强的是 组。(5)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B组(2)实验误差(3)神经(4)A(5)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解析】(1)在本实验中,A 组和 B 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睡眠的时长不同,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实验组是 B组,因为 B组是接受实验量变量处理。(2)探究实验时生物的样本数量要适中,数量过少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果缺少说服力。因此,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的结构,以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所以鼠能顺利的走出迷宫,主要靠的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A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短、B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长,所以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两组小鼠学习能力更强的是 A组。(5)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第五部分: 思维导图略第六部分: 课后反思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适用年级:八年级 班级: 姓名: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目标2.能阐明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重点)重难点2.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难点)第一部分: 教材导读(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 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 行为和 行为。2. 动物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3. 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4. 行为是 行为的基础。5. 动物的 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 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 。(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1.(一)资料部分资料 1: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资料 2:刚出生的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小,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资料 3:一只红雀飞到池塘边,把衔来的昆虫喂到鲤鱼张开的嘴里,一天中来回好几趟。它很可能最近刚失去自己的雏鸟。资料 4: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资料 5: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刚从受精卵中孵化出的菜青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总是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资料 6: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资料 7: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二)探究部分1.上述哪些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2.对比分析资料 1和资料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分析资料 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什么局限性?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1.(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动物行为中,与“鹦鹉学舌”本质相同的是( )A.老马识途B.金鸡报晓C.蜜蜂采蜜D.蜘蛛结网2.(2023·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老马识途”相同的是( )A.飞蛾扑火B.鹦鹉学舌C.公鸡报晓D.雄蛙鸣叫3.(2021·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第四部分: 勤学多练1.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蚯蚓走迷宫B.黑猩猩钓取白蚁C.菜青虫取食白菜D.大山雀偷喝牛奶2.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B.黑猩猩钓取白蚁C.小鸡绕道取食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3.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动物 甲 乙 丙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124 42 6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最可能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4.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A.公鸡报晓B.蜘蛛结网C.鹦鹉学舌D.孔雀开屏5.(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吗?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 20只,随机均分为 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 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 3.5小时,持续 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在实验的第 7天、第 14天、第 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在本实验中,A组和 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是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 。(3)小鼠能顺利的走出迷宫,主要靠的是 系统的调节作用。(4)分析题图可知,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两组小鼠学习能力更强的是 组。(5)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第五部分: 思维导图略第六部分: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学生版) 2023-2004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讲义(人教版).pdf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教师版) 2023-2004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讲义(人教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