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名称 2.1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时间学习者分析 知识结构上,学生必修一已经初步了解生命系统,并形成了概念上的浅认知。种群和群落的学习,是从微观的细胞生命系统过渡到以群体为代表的种群和群落生命系统。学生需要对群体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现阶段的学生逐渐掌握模型建构和实验探究的过程,但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应用于生物学学习中,学生还是初步尝试,仍有一定难度。 通过对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分析和应用,模型建构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以及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思维上能够从微观的生命系统链接到宏观的生命系统,通过探究实践能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调查种群密度等活动中提升学生社会责任。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一)核心素养的侧重点 1.生命观念 种群和群落都是开放的系统,个体有出生和死亡、迁入迁出,种群作为一个整体不间断地存在和延续着,同一地区不同种群之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群落。这些内容丰富了学生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提升了生命的系统观。 种群中“S”曲线的增长内容,解释了种群数量在有限条件下通过种内调节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群落演替中,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最终都要达到一个和群落所处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都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 群落具有特定的结构层次,关于植物分层现象的内容就鲜明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 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以及群落的演替达到最终状态同样也是与对应环境相适应。这些内容体现了生命的进化观。 2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方面本单元侧重于学生学习系统的分析方法,以系统的方法思考问题贯穿从种群到群落整个单元。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如细菌繁殖的模型,“J”型和“S”型增长模型的曲线图和公式,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模型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建构。 本单元还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系统因果关系的复杂性,避免线性因果的分析思路。 3.科学探究 本单元对应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共3个,分别是: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有野外的探究活动也有实验室的探究,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恒心,进行观察统计。 4.社会责任 本单元与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茶园中茶树最适种群数量、杂草的情况调查、害虫的防治以及濒危物种的保护,关注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例失衡等社会议题,都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教材第2章第1节介绍的控制放牧强度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3节特别强调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还展示了我国在人工治沙、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方面取得成就,即可以让学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乡土情怀。《诗经小雅小宛》中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化。 (二)单元核心问题 课时核心问题学习任务拆分问题串第一课时 种群的数量特征任务1: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并说明各数量特征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1.为了解茶园害虫如蚜虫A的数量变化,以及对害虫有效控制,哪些数据是需要关注的?(即总结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2.各数量特征与种群密度间关系是什么?第二课时任务2:运用调查种群密度的主要方法1.哪些生物适合用样方法?哪些适合用标记重补法? 2.以样方法为例,你认为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第三课时种群的数量变化任务3:说明种群的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够运用相关原理1.理想状态下,种群的数量是如何增长的? 2.显示状况下,种群数量又是如何增长的呢? 3.除了增长,种群数量还会有哪些变化呢?第四课时任务4: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1.通过实践,发现一定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哪种曲线增长? 2.环境条件不变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会出现一个最大值,如何理解这个值?第五课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任务5:阐明各种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并运用于研究实践1.哪些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原理,对野生动植物实施保护,如何控制害虫?第六课时群落的结构任务6: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并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1.什么是群落? 2.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哪些方面? 3. 什么是生态位?为了研究生态位,我们需要研究哪些相关信息?第七课时任务7: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什么是丰富度? 2.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第八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任务8:说出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并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阐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哪些类型? 2.不同的群落和他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九课时群落的演替任务9:阐明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并认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1.群落的演替分为哪些类型? 2.为什么群落会发生演替? 3.人类活动在群落演替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三)单元设计思路 以贵州茶园为情境,让学生学习掌握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茶园中茶树种群最适数量的确定,就涉及种群的数量变化;茶树种群的密度调查,杂草害虫等需要防控的种群的数量的调查,就需要涉及到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而茶园中不同种群之间有有机的形成了群落,学生可以分析对应茶园属于哪种群落类型,茶园之中不同物种之间有哪些关系,有些没有人管理的茶园,里面物种的组成发生一些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哪些物种占优势?而茶叶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如何减少使用量,如何运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和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 表48 本单元设计框架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核心问题学习任务评价方式课时安排课题课时生命观念形成种群和群落是一个内部存在生命联系的整体的生命系统观。能从群体层面分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稳态与平衡等生命观念的体现。 种群的数量特征任务1: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并说明各数量特征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教师评价 学生互评 作业评价种群的数量特征1任务2:运用调查种群密度的主要方法,如样方法种群的数量变化1科学思维能够通过建构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解释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能够通过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构建群落系统,阐明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而形成生物群落与环境彼此相互适应的概念。种群的数量变化任务3:说明种群的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够运用相关原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任务4: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 2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调查实验探究实际种群的数量密度,通过科学的探究方法对不同的种群密度进行分析,进而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任务5:阐明各种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并运用于研究实践群落的主要类型 1群落的结构任务6: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并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群落的演替 1社会责任将种群的数量特征与濒危物种保护、渔业生产、有害动物防治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社会实际联系;从人类活动与群落的演替角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任务7: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茶园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群落的主要类型任务8:说出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并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阐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群种群数量变化 1群落的演替任务9:阐明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并认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单元教学目标 1.形成种群和群落是一个内部存在生命联系的整体的生命系统观。能从群体层面分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稳态与平衡等生命观念。 2.能够通过建构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解释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能够通过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构建群落系统,阐明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而形成生物群落与环境彼此相互适应的概念。 3.能够通过调查实验探究实际种群的数量密度,通过科学的探究方法对不同的种群密度进行分析,进而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 4.将种群的数量特征与濒危物种保护、渔业生产、有害动物防治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社会实际联系;从人类活动与群落的演替角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单元重点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群落的演替过程;单元难点分析 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综合性; 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生态位; 实施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活动;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群落的演替过程单元课时规划教学主题(内容) 课时(节) 学科专项学习活动(实验、调查等) 作业量(次) 其他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2 新授课(含探究·实践) 21.2 种群的数量变化 2 新授课(含探究·实践) 2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 新授课 12.1 群落的结构 2 新授课 22.2 群落的主要类型 1 新授课 12.3 群落的演替 1 新授课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名称 重要概念2.2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时间学习者分析 本章探讨的是宏观层次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经验联系较多。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一些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有一些了解。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了解信息传递,并进一步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本章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已有经验进行解释的过程,又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一)核心素养的侧重点 1.生命观念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包含多种组分,呈现一定的结构,结构不同,功能也有差别。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摄入并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这个过程伴随物质的变化,保证了生命活动的进行,而信息在其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些内容反映了生命的系统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信息观等。“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本章有关碳循环、生物富集、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生命观念都是相互关联的,要理解其中任何一个观念,都应该从整体上去理解,建立观念间的联系。 2 .科学思维 训练建构模型的科学思维。建构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能量流动模型、金字塔模型、碳循环模型等,用“科学方法”栏目介绍研究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等。 “人类位于食物链的顶端从能量金字塔来看,人口数量日益增长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注重培养系统思维。引导学生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引导学生从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性以及人工林的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也渗透了系统思维。 3.科学探究 调查、探究、制作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分析碳循环的过程、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 4.社会责任 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对碳循环过程、生物富集危害的认识,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等,树立生态意识,形成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 (二)单元核心问题 (三)单元设计思路 1.大情境贯穿单元教学 本单元以“我国境内的各种生态系统虽外貌不同,物种组成也有差异,然而它们都与所处的环境形成了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湖泊、农田、山川、地平线之外一片苍茫,“小小寰球”在宇宙中旋转承载着它的生命之网。”为大情境,贯穿整个单元教学中,每个课时的情境都是大情境的其中一个视角,使单元整体性更强,有助于学生学习中用联系的视角形成整体性的概念构架。 2.提炼事实,构建模型 本单元在事实依据上有很多现象和数据的呈现,设计中重视引导学生基于事实分析,构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能量流动模型、金字塔模型、碳循环模型等,用“科学方法”栏目介绍研究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 3.重视观念间的联系,助力概念生成 本单元设计中涉及生命的系统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信息观等,重视观念间的联系,形成观念群,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较复杂的概念体系的形成。要突破复杂概念体系带来的困扰,就要运用多种观念分析各种现象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概念体系。单元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结构分析法、模型方法、定量分析法等,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基于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强化生命的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并运用这些观念分析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3.应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生态平衡规律设计微型生态系统,并针对当地生态系统提出提高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均受益的改进建议。课时 教学目标 1.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2课时 (1)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运用结构与功能观阐明各组分的功能。 (2)对荒漠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分析物质在各组分间的流动,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认识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尝试对设计的生态系统进行修正,培养推理、建模、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讨论多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建立食物链(网)、营养级等概念,树立生态系统的稳态与平衡观。 (4)通过关注当下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尝试利用所学为生态保护提出合理建议,培养社会责任素养。 2.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课时 (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 (2)通过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图解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 (3)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为生产实践提出合理建议,认同研究能量流动具有实践意义。 3.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课时 (1)通过分析碳循环的过程,尝试构建概念模型,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2)通过分析铅的物质循环过程,阐明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尝试提出科学的防治建议。 (3)通过分析比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列表比较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4)通过“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活动,阐明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方法。 (5)通过案例分析,列举我国为缓解温室效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合理利用资源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4.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课时 (1)通过对生态系统中信息类型及信息传递过程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种类及完整的信息传递的环节,并基于此分析生活中常见信息传递。 (2)通过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实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利用生命系统的信息观、系统观、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来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课本“课外实践”中“验证昆虫之间受存在化学信息的传递”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并能运用科学探究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单元课时规划教学主题(内容) 课时(节) 学科专项学习活动(实验、调查等) 作业量(次) 其他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2 新授课 2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 新授课 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 新授课 2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 新授课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名称 2.3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时间学习者分析 本单元探讨的是宏观层次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经验联系较多。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各种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有一些了解。而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种维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质是一种适应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载体。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负反馈调节。 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学习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信息的传递等内容,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 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这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本单元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已有经验进行解释的过程,又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本单元的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4章讲述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本单元也是学习第4章的基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一)核心素养的侧重点 1.生命观念 生态系统具有反馈调节能力,保证了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调节能力又与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相关,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这些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生命的系统观、稳态与平衡观等。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本单元有关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 2.科学思维 通过对本单元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学生要发展“比较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科学思维。本单元也注重培养系统思维。“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引导学生从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性以及人工林的经济效益、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也渗透了系统思维。 3.科学探究 本单元通过安排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和设计制作生态鱼缸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 4.社会责任 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本单元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比如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有助于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形成生态文明思想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 单元核心问题 (三)单元设计思路 以真实情境引入(紫茎泽兰入侵我国后可以疯长蔓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动态平衡的?(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上草地上、森林中两个实例)——构建模型理解反馈调节机制及自我调节能力——调节能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怎样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问题串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原因及类型)→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紧抓生态系统这条主线索,每个环节设计问题串环环相扣,把整个内容就串在一起形成单元整体,真正做到单元设计的目的。 通过实际生态环境的问题为单元情景,把教学内容融入单元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总结提炼出一种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资源分析帮助学生落实科学生态观,在思维中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在此过程中答成目标,生成素养。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典型实例,理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基于实际问题分析,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且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和“设计制作生态缸”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课时教学目标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课时 (1)概述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 (3)通过事例分析,学会辨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单元课时规划教学主题(内容) 课时(节) 学科专项学习活动(实验、调查等) 作业量(次) 其他第1课时:完成“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新授课 1第2课时:完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新授课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名称 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时间学习者分析 选择性必修二《人与环境》模块,是学生基于对生物的兴趣、志向继续选择学习生物学科并选择生物学纳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而必须学习的模块。一般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学习。本单元是本模块的最后一个章节,是前面三个章节《种群及其动态》《群落及其演替》《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应用层面的延伸。学生通过前面三个章节的学习,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具有分析和探讨影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因素的能力,已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前面章节的多个“探究.实践”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实习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本单元注重的是在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上的应用,两个“探究.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较大,课本只给出提示,需要学生通过调查和搜集资料,结合当地实际设计活动方案,这对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调查小组,为学生寻求更多的资源支持,加强对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和鼓励。不过,以上都只是一种总体的分析,而无具体学生对象的分析,所以这只能是一种“学情预测”,而真正的学情分析,应该是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全面的了解分析后,结合自己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思维水平等,设计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知识,更好发展素养和能力的学情分析,以精准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一)核心素养的侧重点 1. 生命观念 本单元的内容的学习,可让学生核心素养几乎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因为,本单元内容是前三章内容在应用层面的延伸,前面三个章节所涉及到的生命观念在本单元都有所体现。本单元三个小结的内容集中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生态观、系统观、整体观等生命观念。此外,通过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还体现了绿色健康生活观。通过探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态工程两个小节学习,还体现了人与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另外,在本单元的最后“思维训练”的“ 总结概括,并运用术语表述”中,通过学生对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进行全面的归纳概括,有助于从整体上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本单元第1节中“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用诗句“天涯若比邻”可激发和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让学生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探讨二者的关系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要初步学会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整体与局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要能够感悟生物学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在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在探寻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时,要认识到是多方面的,既要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又要分析生物内在的因素,这些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能力。在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时,要从保护和利用的平衡关系的分析,训练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在生态工程的建设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要具有全局意识。系统思维是解决复杂问题所必备的技能,是学生未来步人社会特别需要的能力。 本单元共设计了两个“思维训练”。第一个是“辨别‘偷换概念”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逻辑错误和诡辩的能力,从而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基于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的科学思维。第二个思维训练“ 总结概括,并运用术语表述”则编排在本模块最后一节,也是包括前面三个模块在内的四个模块的最后一节,这样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各个模块所学知识,对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进行总结,提升学生归纳与概括等的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 本单元涉及到的实习实践活动比较多,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设置的“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行行动计划”和“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两个“探究.实践”活动。其开放性都比较大,教材仅给出了提示,需要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与小组合作来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调查和搜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此外,“思考讨论”“分析生态工程安全中的原理和应用”中相关原理的应用研究和“课外实践”“参观庭院生态系统或生态园”栏目中庭院生态系统的设计,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4.社会责任 本单元所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有关的实习实践活动。通过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了解当地的环境问题,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行行动计划。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提出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当地实际,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原理出发,尝试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设计,真正实现在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用实际行动增强自己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自己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担当能力。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科技进展和生态建设成就,向学生渗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利用生物科学技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与使命感。 (二)单元核心问题 (三)单元设计思路 以威宁草海解放前、污染后、治理后图片引入——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明确人类过度的活动会地球造成多种严重影响——组织学生课后调查当地环境情况——剖析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措施——认识生态工程——应用生态工程。由发现问题、探索原因、寻找解决措施、制定解决方案,步步相连,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真正做到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目的。单元教学目标 1.认同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关注全球环境问题,运用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探讨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生命观念) 2.运用归纳与概括能力,概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运用创造性思维,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运用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尝试设计适用于本地的简易生态工程。(科学思维) 3.实地考察、走访、网络查询、小组互助等方式,调查本地环境状况,针对性提出具体保护、修复措施或行动计划;尝试设计适用于本地的简易生态工程,并进行相互评价。发展方法设计、数据处理、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等能力。(科学探究) 4.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探索和设计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成为绿色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社会责任)课时教学目标 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课时 (1)通过对生态足迹的分析,认同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环境压力。 (2)关注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探讨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3)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网络查询等方式调查本地环境状况,针对性提出具体保护、修复措施或行动计划。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课时 (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概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3)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生态工程 2课时 (1)概述生态工程的概念。 (2)概述生态工程的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原理。 (3)分析和评价典型生态工程的实例。 (4)尝试设计适用于本地的简易生态工程,并进行相互评价。 (5)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评述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单元课时规划教学主题(内容) 课时(节) 学科专项学习活动(实验、调查等) 作业量(次) 其他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新授课 2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 新授课 13.生态工程 2 新授课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要概念2.1 单元设计.docx 重要概念2.2 单元设计.docx 重要概念2.3 单元设计.docx 重要概念2.4 单元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