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学暑期培优讲义--专题十二 元素(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学暑期培优讲义--专题十二 元素(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二:元素
一、元素的定义
1.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二、元素的种类
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目前已知的物质有3000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②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③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质中,如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物质,如氧气(O2)、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三、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1.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生物细胞中元素的组成均相似,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
3.通过完成下列表格,全面比较元素和原子:
元素 原子
区别 是宏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是微观(填“宏观”或“微观”)概念。 既可讲种类,又可讲个数。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通常说成某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通常说成某分子是由几个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元素的“个体”,而元素则是同一类原子的归类“集体”。
四、元素符号
1.书写
(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2)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用H表示氢元素、用C表示碳元素。
(3)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氦元素He、钙元素Ca、硅元素Si等。
2.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N表示的意义有:氮元素和一个氮原子。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氢原子,而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3Fe表示三个铁原子;若要表示5个镁原子可记为:5Mg,7个氯原子可记为:7Cl。
五、元素的分类
六、书写元素符号的注意事项
1.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题型一:元素的定义
【例题1】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
【例题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和Na+有相同的质子数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举一反三】
【变1-1】氢元素(H)与汞元素(Hg)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汞元素是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变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题型二: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例题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化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的《化学鉴原》,该书把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铝 C.锡 D.硅
【例题2】对比分析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认知方法。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
C.金属活动性顺序:
D.原子序数:
【举一反三】
【变1-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同为( )
A.钙 B.氧 C.碳 D.硅
【变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物质分类
C.原子结构 D.反应类型
题型三: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例题1】劳动技术课上,同学们利用胶水、铁丝、彩纸、蜡烛和竹片等材料,制作了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创意灯笼。下列创意灯笼上的元素名称及符号截图中,有书写错误的是
A.氦 He B.硅Si C.银 aG D.铝 Al
【例题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汞元素:hg B.2个氧原子:O2 C.钙离子:Ca+2 D.碳酸钠:Na2CO3
【例题3】下列微粒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 B.He C.H2O D.2H2
【举一反三】
【变1-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①氩Ar;②钙CA;③锌Zn;④镁MG;⑤氯CL;⑥磷P。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B
【详解】①氬的元素符号为Ar,正确;
②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钙的元素符号为Ca,错误;③锌的元素符号为Zn,正确;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为Mg,错误;⑤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氯的元素符号为Cl,错误;⑥磷的元素符号为P,正确。故选B。
【变1-2】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钾离子______。
(2)镁元素______。
(3)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
(4)3个碳原子______。
(5)甲烷______。
【答案】k+ Mg P2O5 3C CH4
【详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
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钾离子带1个单位带正电荷,表示为:K;(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镁元素表示为Mg;(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P2O5;(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碳原子表示为3C;(5)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变1-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 B.S C.2N2 D.O2
1.决定原子种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组成某种物质的原子个数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商场有富硒大米、富硒西瓜,其中“硒”指的是(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4.2021·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九年级一模)“加铁酱油”“高锌奶粉”中,“铁、锌”指的是( )
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5.据下表信息可知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判断依据是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碳-12 6 6 4 2
碳-14 6 6 4 2
A.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
6.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7.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A与D离子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
8.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呼吸着空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探月”发现月壤中含有橄榄石(主要成分 Mg2SiO4),其中的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
9.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1)氧元素_____;
(2)碳元素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10.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铜CU,锌ZN,银AG,氯cl,钙cA
1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4)B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
(5)写出C所示粒子的符号_______。
(6)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
12.写出下列元素符号:铁______、氯_______、镁________、钠________、磷_______、硫_________、氧_________、铝_________、钾_________、铜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二:元素
一、元素的定义
1.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二、元素的种类
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目前已知的物质有3000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②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③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质中,如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物质,如氧气(O2)、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三、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1.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生物细胞中元素的组成均相似,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
3.通过完成下列表格,全面比较元素和原子:
元素 原子
区别 是宏观 (填“宏观”或“微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是微观(填“宏观”或“微观”)概念。 既可讲种类,又可讲个数。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通常说成某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通常说成某分子是由几个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元素的“个体”,而元素则是同一类原子的归类“集体”。
四、元素符号
1.书写
(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2)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用H表示氢元素、用C表示碳元素。
(3)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氦元素He、钙元素Ca、硅元素Si等。
2.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N表示的意义有:氮元素和一个氮原子。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氢原子,而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3Fe表示三个铁原子;若要表示5个镁原子可记为:5Mg,7个氯原子可记为:7Cl。
五、元素的分类
六、书写元素符号的注意事项
1.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题型一:元素的定义
【例题1】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
【答案】D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所以氧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综上所述:选择D。
【例题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和Na+有相同的质子数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B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钠原子、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两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说法正确;B、分子和原子质量不能比较大小,有的分子质量比有的原子质量大,有的原子质量比有的分子质量大,比如一个氢分子的质量小于1个氧原子,说法不正确;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说法正确;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正确;故选B。
【举一反三】
【变1-1】氢元素(H)与汞元素(Hg)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汞元素是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A
【详解】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不同元素质子数不同,氢元素(H)与汞元素(Hg)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变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详解】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它们都不是离子,A错误;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振动频率在听者能接受的范围且声音强度足够大、有介质传播才能被听到,C错误;D、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力的作用点相同的两个力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故选:B。
题型二: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例题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化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的《化学鉴原》,该书把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铝 C.锡 D.硅
【答案】D
【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清朝的《化学鉴原》,该书把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翻译成“矽(xi)”,则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故选:D。
【例题2】对比分析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认知方法。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
C.金属活动性顺序:
D.原子序数:
【答案】A
【详解】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故错误;B、三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因此,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CO2>02>H2,故正确;C、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为Mg>AI>Zn>Fe,故正确;D、氮的原子序数为2,氟的原子序数为9,钠的原子序数为!1,硫的原子序数为16,则原子序数:He【举一反三】
【变1-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同为( )
A.钙 B.氧 C.碳 D.硅
【答案】B
【详解】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为:氧、硅、铝、铁;人体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为:氧、碳、氢、氮;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同为氧;故选:B。
【变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物质分类
C.原子结构 D.反应类型
【答案】D
【详解】A、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等,铝的含量高于铁的含量,故A模型错误;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可再分为化合物和单质,故B模型错误;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模型错误;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有些反应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些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些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如氢气与氧气燃烧后生成水,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交叉关系,故D模型正确;故选:D
题型三: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例题1】劳动技术课上,同学们利用胶水、铁丝、彩纸、蜡烛和竹片等材料,制作了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创意灯笼。下列创意灯笼上的元素名称及符号截图中,有书写错误的是
A.氦 He B.硅Si C.银 aG D.铝 Al
【答案】C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详解】A、氦元素符号为He,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B、硅的元素符号为Si,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C、银的元素符号是Ag,书写错误,符合题意;D、铝的元素符号为AI,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例题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汞元素:hg B.2个氧原子:O2 C.钙离子:Ca+2 D.碳酸钠:Na2CO3
【答案】D
【详解】A、元素的书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汞元素表示:Hg,故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若表示一个某原子则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加相应的系数,则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钙离子表示为:Ca2+,故错误;D、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故选:D。
【例题3】下列微粒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 B.He C.H2O D.2H2
【答案】A
【详解】A、2H表示两个氢原子,符合题意;B、He表示氦元素、1个氨原子,不符合题意;
C、H2O表示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表示两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
【举一反三】
【变1-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①氩Ar;②钙CA;③锌Zn;④镁MG;⑤氯CL;⑥磷P。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B
【详解】①氬的元素符号为Ar,正确;
②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钙的元素符号为Ca,错误;③锌的元素符号为Zn,正确;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为Mg,错误;⑤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氯的元素符号为Cl,错误;⑥磷的元素符号为P,正确。故选B。
【变1-2】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钾离子______。
(2)镁元素______。
(3)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
(4)3个碳原子______。
(5)甲烷______。
【答案】k+ Mg P2O5 3C CH4
【详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
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钾离子带1个单位带正电荷,表示为:K;(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镁元素表示为Mg;(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P2O5;(4)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碳原子表示为3C;(5)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变1-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 B.S C.2N2 D.O2
【答案】B
【详解】A、N是氮元素的符号,表示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氮气的化学式是N,,不能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B、S表示硫元素、一个硫原子和硫这种物质,符合题意;C、2N2只能表示2个氮气分子,不符合题意;D、O2表示氧气,1个氧气分子,不能表示1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
1.决定原子种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组成某种物质的原子个数
【答案】A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故选A。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C。
3.商场有富硒大米、富硒西瓜,其中“硒”指的是(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详解】“富硒大米、富硒西瓜”中“硒”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
4.2021·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九年级一模)“加铁酱油”“高锌奶粉”中,“铁、锌”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答案】B
【详解】“加铁酱油”、“高锌奶粉”用品中的“锌、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
5.据下表信息可知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判断依据是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碳-12 6 6 4 2
碳-14 6 6 4 2
A.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
【答案】A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是因为核内质子数相同。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在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时,一定要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质子数,这是分析解答的关键。
6.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Ca,只有A图中符合,其它图示中没有硅元素;故选A。
7.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2)A与D离子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1)3 (2)MgCl2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根据图示,A、B.C、D四种粒子的质子数分别是12、12、16、17,共表示3种元素。(2)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质子数。A的质子数为12,且其核外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则A是Mg2+,1个Mg2+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的质子数为17,且其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则D是Cr,1个Cr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化合物不显电性,设A与D离子组成的物质中A离子与D离子个数比为x :y,则(+2)x+(-1)0,解得x:1: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
8.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呼吸着空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探月”发现月壤中含有橄榄石(主要成分 Mg2SiO4),其中的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
【答案】氧气(或 O2) 氧、硅
【详解】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具有助燃性;“探月”发现月壤中含有橄榄石(主要成分Mg2SiO4),其中的氧、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两位。
9.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1)氧元素_____;
(2)碳元素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答案】O C 2H Al
【详解】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故氧元素符号为O。
(2)碳元素符号为C。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铝元素符号为Al。
10.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铜CU,锌ZN,银AG,氯cl,钙cA
【答案】Cu、Zn、Ag、Cl、Ca
【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铜、锌、银、氯、钙的正确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u、Zn、Ag、Cl、Ca。
1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4)B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
(5)写出C所示粒子的符号_______。
(6)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
【答案】(1)3 (2)得到 (3)原子 (4)三 (5)Mg2+ (6)C、E
【详解】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A、B、C、D所示粒子中B、C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所以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3种元素.故填:3。(2)根据D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D所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7>4,所以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3)根据E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数-2+8-10,E中x-10,则E中质子数-电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原子。故填:原子。(4)根据B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12,电子数-2+8+2-12,所以质子数一电子数,即B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原子中电子层数-周期数,据图可知,B原子的电子层数为3,所以B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填:三。(5)根据C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12,电子数=2+8=10,所以质子数>电子数,所以C所示粒子为镁离子,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符号为Mg。故填:Mg2+
(6)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据图可知,C、E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处于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C、E。故填:C、E。
12.写出下列元素符号:铁______、氯_______、镁________、钠________、磷_______、硫_________、氧_________、铝_________、钾_________、铜_________
【答案】Fe Cl Mg Na P S O Al K Cu
【详解】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e;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硫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钾元素的元素符号为:K;铜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u。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