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皋中学2024-2025学年新高二上学期暑假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部分时刻的杆影变化图,已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为43.5°,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A.海口市 B.西安市 C.深圳市 D.昆明市2.此日该地①昼短夜长 ②昼长夜短 ③日落西南 ④日出东北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下图中①②两处小圆圈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杭州昼短夜长 B.太阳直射点位于①处C.E点所处的虚线为昏线 D.南极点太阳高度角为15°4.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A.11:00 B.12:00 C.11:16 D.11:44下图中M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读图完成5~6题。5.此日浙江省金华市(约29°N)的正午太阳高度约是A.27° B.80° C.58° D.66°34′6.若图示太阳高度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则A.全球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扩大 B.全球温带范围将会扩大C.全球热带范围将会扩大 D.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福建省下图为“甲、乙两地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等高旗杆的影长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7.与甲地相比,乙地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 B.冬至日昼长较短C.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 D.夏至日昼长较长8.夏至日时,甲地日出时的杆影朝向是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9.下列日期中,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8月1日 B.10月1日 C.11月1日 D.12月1日下表是“我国四城市连续两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10~11题。城市 第一日 第二日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① 06:04:50 17:25:54 06:03:00 17:26:17② 07:25:31 19:04:58 07:24:22 19:05:40③ 06:45:03 18:31:52 06:44:09 18:32:18④ 08:16:41 19:57:11 08:15:34 19:57:5010.表中日期最接近的节气是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11.关于表中四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西向东依次是④③②① B.自东向西依次是①③④②C.自南向北依次是③④②① D.自北向南依次是②①③④小明和小华分别住在我国不同的省会城市,他们利用手机查询获得当地二至日日出时间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并将所得数据整理成下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12~13题。冬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明 8:47 6:57 83°34′小华 7:11 3:43 68°34′12.小明和小华所在地区的纬度差约为A.30° B.25° C.20° D.15°13.小华所在地区夏至日的昼长大约是A.13小时32分 B.14小时48分C.15小时28分 D.16小时34分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由古近纪时期的陆地湖相多种岩石构成,且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还形成了许多不同造型的微小地貌。图示意该区域的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14.岩浆岩侵入的地质年代范围为A.寒武纪之后,三叠纪之前 B.泥盆纪之后,侏罗纪之前C.三叠纪之后,古近纪之前 D.古近纪之后,三叠纪之前15.图中侵入体的岩石类型为A.花岗岩 B.沉积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16.影响该区域沟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起伏 B.海拔 C.岩层破碎 D.热量条件我国浙江沿海某河口沙滩外侧海域为淤泥质海床,海床与沙滩之间泥沙掺混的过渡带存在泥化分界点,其位置季节变化明显。近年来,该泥化分界点有向岸移动趋势。下图为浙江沿海某河口沙滩剖面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7.关于泥化分界点位置的季节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向海下移、冬季向岸上溯 B.夏季与冬季均向岸上溯C.冬季向海下移、夏季向岸上溯 D.夏季与冬季均向海下移18.导致近年该河口沙滩泥化分界点向岸移动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沿岸植被破坏 B.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湖泊东岸多沙丘带分布,近几年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厚田沙漠沙源主要来自赣江河床,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较西北地区大。完成下面小题。19.根据呼伦湖沙丘带的分布位置,可推知①湖区盛行西北风 ②湖区盛行东南风 ③湖泊东岸坡度小 ④湖泊东岸坡度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根据呼伦湖沙丘带范围的变化,可推知近几年气候A.暖湿化 B.暖干化 C.冷湿化 D.冷干化21.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A.沙粒粒径小 B.地形平坦开阔 C.风力较强劲 D.沙粒湿度大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A.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D.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断层—水平挤压—沉积作用23.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C.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 D.③处附近沉积从未间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4分。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第二十二届卡塔尔世界杯赛程公布,揭幕战在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零,点打响,由东道国卡塔尔(东三区)对阵厄瓜多尔。决赛于卡塔尔当地时间12月18日18时进行。赛程共28天。下图为卡塔尔位置图。(1)揭幕赛开始时,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78°W)居民观看比赛应选择在当地时间11月______日______时;此时地球上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______。(2)世界杯球赛进行期间北京日出方位是_________,日落方位是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特征是_________。(3)世界杯球赛决赛开始当日,卡塔尔首都多哈(25°17'N,51°31'E)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决赛后未来后的一周内其昼长的变化特征是____________。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有学者研究表明,更新世以来,青海湖以东地区构造隆升,导致原本由西北流向东南的古倒淌河倒流,青海湖也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野外考察发现:(1)倒淌河水源补给主要为周边山地的冰雪融水;(2)花岗岩多出露在日月山(最高峰海拔4406m)、青海南山的北段和中段,野牛山和青海南山南段(最高峰海拔3816m)的岩性则为碎屑岩;(3)观测点①处河流沉积层中砾石磨圆度较差,观测点②处沉积层上部为风成黄土,下部为由粉砂及花岗岩成分的砾石组成的古倒淌河沉积物。如图示意青海湖周边地区地理事物。(1)推测倒淌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日月山而非青海南山南段的原因。(4分)(2)分析观测点①处河流沉积层中砾石磨圆度较差的原因。(6分)(3)指出观测点①处沉积层中可以指示古倒淌河流向的沉积物,并解释原因。(8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8分)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左)。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右)。(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2)说明图左中水系的演化过程。(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如皋中学2024-2025学年新高二上学期暑假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 2.B 3.B 4.D 5.B 6.B 7.C 8.D 9.B 10.A 11.C 12.D 13.C14.C 15.A 16.C 17.A 18.D 19.A 20.B 21.D 22.B 23.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4分。24.(共18分)(1)20日 11时 六分之一或1/6(2)东南 西南 逐渐变小(3)昼短夜长 昼长先达到一年中最短,再变长25.(共18分)(1)日月山海拔整体较高,雪线以上面积大(冰雪多)。4分(2)流经该处的河流流程短,且已经干涸(废弃);被搬运至此的砾石未经过流水长时间的磨蚀。6分(3)砾石。此处砾石的成分为花岗岩;这些砾石只能来自有花岗岩出露的青海南山中段、北段及日月山(或不可能来自岩性为碎屑岩的野牛山及青海南山南段);花岗岩被古倒淌河搬运至此处。8分26.(共18分)(1)板块运动;断层;流水侵蚀;流水沉积。4分(2)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大分水岭,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汇集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和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8分(3)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的变化大;时间集中;不连续性。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