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19小题 满分40分 生物学与地理考试时长共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回归以来,在祖国强有力的支持下,澳门发展日新月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简称是( )A. 粤 B. 港 C. 澳 D. 台2. 澳门新增陆地形成原因是( )A. 板块张裂 B. 填海造地 C. 火山喷发 D. 地球运动【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西侧,是中国内地与中国南海的水陆交汇处,毗邻广东省,C正确;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是广州,A错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简称是港,B错误;台湾省的简称是台,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澳门陆地面积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不断填海造地和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海岸,濒临珠江口。与香港隔海相望,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一道奇妙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 辽东湾位于(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4. 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9~10月5. 海冰的生成和消融与季节变化有关。产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分布 B. 地球自转 C. 地球公转 D. 大陆漂移【答案】3. A 4. A 5. C【解析】【3题详解】渤海和 黄海的分界线位于 辽东半岛南端的 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的 蓬莱角之间,辽东湾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所以位于渤海海域,A正确,故选A。【4题详解】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是在气温最低的冬季,北半球冬季是12~2月,A选项1~2月正确,故选A。【5题详解】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会产生季节变化,C说法正确,海陆分布、地球自转、大陆漂移都和季节变化无关,故选C。【点睛】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是从山东半岛的北端蓬莱角至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角。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从江苏省的启东市启东角至韩国济州岛西南端。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是从广东的南澳岛至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维提岛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 苏瓦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 )A. 18.1°S,178.5°W B. 18.1°S,178.5°EC. 18.1°N,178.5°W D. 18.1°N,178.5°E7. 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 300米 B. 500米 C. 724米 D. 1324米8. 甲河流( )A. 有结冰期 B. 是内流河 C. 注入北冰洋 D. 自西北流向东南【答案】6. B 7. D 8. D【解析】【6题详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苏瓦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18.1°S,178.5°E)。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300米,山峰的海拔在1200米-1500米之间,选项中只有1324米在此范围内,D正确,排除ABC。故选D。【8题详解】维提岛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读图可知,甲河流位于热带,无结冰期,A错误;注入太平洋,是外流河,BC错误;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太平洋,D正确。故选D。【点睛】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219国道是我国第一条长度超过1万公里的国家级公路,也是一条生态人文景观大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 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朝鲜族 B. 壮族 C. 蒙古族 D. 藏族10. 途经219国道新疆段时,人们能欣赏到( )A. 热带海滨 B. 成片椰林 C. 大漠风光 D. 万亩茶园【答案】9. B 10. C【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东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B正确;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新疆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荒漠广布,因此在新疆人们能欣赏到大漠风光,C正确;新疆不处于热带沿海,看不到热带海滨、成片椰林,在南方地区可以看到万亩茶园,ABD错误。故选C。【点睛】219国道是一条世界级的景观大道。它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全长超过10000公里,是我国目前总里程最长的国道。加拿大地广人稀,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加拿大的首都是( )A. 渥太华 B. 穆索尼 C. 温尼伯 D. 埃德蒙顿12. 加拿大的铁路主要分布在( )A. 北部岛屿 B. 拉布拉多高原C. 南部地区 D. 哈得孙湾沿岸13. 加拿大北冰洋沿岸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雨林茂密 B. 台风频发 C. 山地广布 D. 气候寒冷【答案】11. A 12. C 13. D【解析】【11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拿大的首都是渥太华,渥太华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渥太华河南岸,多伦多以东400公里,蒙特利尔以西190公里,土地面积为4715平方公里,渥太华不仅是加拿大的政治中心,也是该国的第四大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故选A。【12题详解】读图可知,加拿大的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较温和,人口和城市较密集,经济较发达,铁路运输需求量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拿大北冰洋沿岸地区纬度高,属于极地气候,气候寒冷,不适于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加拿大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这使得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漫长的海岸线,海岸线总长度约24万多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加拿大的西北部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相邻,南部则与美国本土接壤,北部则靠近北冰洋,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地区。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群。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城市多位于( )A 西北内陆 B. 三江平原 C. 青藏高原 D. 东部地区15. 能为长三角、珠三角汽车产业群所在区域提供能源的是( )A 西气东输工程 B. 京哈高速铁路 C. 南水北调工程 D. 坎儿井引水工程【答案】14. D 15. A【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的东部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这些地区不仅有完善的工业基础设施,还有大量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D正确;西北内陆、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均分布较少,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西气东输工程是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的重要工程,能够为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支持其工业发展,A正确。京哈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坎儿井引水工程是新疆地区的引水灌溉工程,BCD错误。故选A。【点睛】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在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5分)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每空1分。16. 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模拟演示】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演示步骤: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④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观察记录:(1)读图2,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____(A/B)侧。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解决问题】(2)读图1,四川盆地北部的____(甲山脉名称),大巴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拓展延伸】(3)读图1,与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高大山脉相比,广州北部的南岭海拔较低,对寒潮阻挡作用较____。【链接生活】(4)寒潮属于____(气象/地质)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你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举一例:____。【答案】(1)A (2)秦岭(3)小 (4) ①. 气象 ②. 帽子或围巾【解析】【分析】本题以“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场景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为材料,设计4个小题,主要考查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极寒潮等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A侧,说明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小问2详解】四川盆地北部分布着绵延、重叠的高大山脉,如图中甲秦岭、大巴山脉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和减弱作用,而位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寒潮能长驱南下,因此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小问3详解】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无量山等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与西双版纳大致位于同纬度的广州北部的南岭海拔较低且高峰彼此相隔,对来自北方的寒潮阻挡作用较小,因此广州仍能寒潮的影响。【小问4详解】寒潮属于气象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要准备帽子、围巾、手套等物品应对寒潮。17.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开展合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清洁能源】(1)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从资源是否可再生角度看,太阳能属于____资源。【开发优势】(2)印度所处的纬度比德国____,光热条件更好。(3)中国青藏高原海拔____,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4)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比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日照时数____(多/少)。【国际合作】(5)众多国家与中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开展合作,根据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德国、澳大利亚属于____国家。(6)中国企业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____的进步。【大国担当】(7)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合作为减排二氧化碳做出重要贡献,有效应对了____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答案】(1)可再生 (2)低(3)高 (4)多(5)发达 (6)高新技术产业(7)气候变暖【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合作的部分国家图为材料,设计7个小题,涉及太阳能资源类型、纬度位置的重要性、气候、国家发展水平、气候变暖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可知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小问2详解】印度位于热带,德国位于北温带,所以印度所处的纬度比德国低,光热条件更好。【小问3详解】中国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光照充足。【小问4详解】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晴天多,比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日照时数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小问5详解】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上众多国家与中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开展合作,根据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德国、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小问6详解】中国企业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小问7详解】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合作为减排二氧化碳做出重要贡献,有效应对了气候变暖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1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以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为案例,探究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及中国对中南半岛水稻生产的积极影响。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水稻起源(1)读图1,目前已发掘的水稻遗址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国的____(四大地理区域名称)。探究二:共同条件(2)读图1,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地形类型均以____为主,土壤肥沃,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____。(3)读图2,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的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____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有利于水稻生长。(4)兴修水利工程是应对旱涝灾害、保障水稻稳定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成就显著,请写出图1中我国一个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____。探究三:积极影响(5)越南从1992年开始大量引进中国杂交水稻,读图3,2020年越南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992年增加了____吨/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居东南亚第一位,成为世界主要的水稻出口国之一。【答案】(1)南方地区(2) ①. 平原 ②. 灌溉水源(3) ①. 热带季风 ②. 雨热同期(4)都江堰(三峡、葛洲坝)(5)2.8【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和越南的位置示意图、上海和胡志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及越南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变化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的地形、农业、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目前已发掘的水稻遗址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小问2详解】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 包括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 是一个广阔的冲积平原。 湄公河三角洲位于越南南部, 是一个由湄公河冲积而成的平原。 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地形类型均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小问3详解】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湄公河三角洲位于东南亚地区,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这里的全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降水充足, 气候炎热。 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小问4详解】读图1可知,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三峡、葛洲坝等。这些水利工程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在防洪、 灌溉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 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改善民生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小问5详解】读图3可知,2020年越南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992年增加了6.0-3.2=2.8吨/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居东南亚第一位,成为世界主要的水稻出口国之一。19. 黄土高原自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以来,主色调实现了由“黄色”向“绿色”的转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日益富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区与____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3)为修复生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框图。①____;②____。(4)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据图2分析,延安的草地和____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5)以杨家岭革命旧址为代表的传统民居——____(图3)承载着革命精神的宝贵记忆,助推了延安旅游经济的发展。【答案】(1)半干旱 (2)水土流失(3) ①. 种植业 ②. 植树种草(4)林地 (5)窑洞【解析】【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为材料,涉及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地形特征、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这一区域地理的认知能力。【小问1详解】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小问2详解】黄土高原深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并且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破坏后难以恢复,所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小问3详解】为修复生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如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种植小麦、谷子等,发展①种植业;生物措施:②植树种草等,发展林业、种植业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等,达到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小问4详解】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据图2分析,延安的草地和林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小问5详解】窑洞,是黄士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19小题 满分40分 生物学与地理考试时长共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回归以来,在祖国强有力的支持下,澳门发展日新月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简称是( )A. 粤 B. 港 C. 澳 D. 台2. 澳门新增陆地的形成原因是( )A. 板块张裂 B. 填海造地 C. 火山喷发 D. 地球运动斑海豹每年都会从远方洄游到辽东湾,在海冰上栖息产仔,成为一道奇妙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 辽东湾位于(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4. 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冰上产仔的时间可能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9~10月5. 海冰的生成和消融与季节变化有关。产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分布 B. 地球自转 C. 地球公转 D. 大陆漂移维提岛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 苏瓦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 )A. 18.1°S,178.5°W B. 18.1°S,178.5°EC. 18.1°N,178.5°W D. 18.1°N,178.5°E7. 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 300米 B. 500米 C. 724米 D. 1324米8. 甲河流( )A. 有结冰期 B. 是内流河 C. 注入北冰洋 D. 自西北流向东南219国道是我国第一条长度超过1万公里的国家级公路,也是一条生态人文景观大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 东兴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朝鲜族 B. 壮族 C. 蒙古族 D. 藏族10. 途经219国道新疆段时,人们能欣赏到( )A. 热带海滨 B. 成片椰林 C. 大漠风光 D. 万亩茶园加拿大地广人稀,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加拿大的首都是( )A. 渥太华 B. 穆索尼 C. 温尼伯 D. 埃德蒙顿12. 加拿大的铁路主要分布在( )A. 北部岛屿 B. 拉布拉多高原C 南部地区 D. 哈得孙湾沿岸13. 加拿大北冰洋沿岸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雨林茂密 B. 台风频发 C. 山地广布 D. 气候寒冷汽车产业是体现国家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形成多个汽车产业群。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城市多位于( )A. 西北内陆 B. 三江平原 C. 青藏高原 D. 东部地区15. 能为长三角、珠三角汽车产业群所在区域提供能源的是( )A. 西气东输工程 B. 京哈高速铁路 C. 南水北调工程 D. 坎儿井引水工程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5分)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每空1分。16. 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模拟演示】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演示步骤: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④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观察记录:(1)读图2,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____(A/B)侧。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解决问题】(2)读图1,四川盆地北部的____(甲山脉名称),大巴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拓展延伸】(3)读图1,与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高大山脉相比,广州北部的南岭海拔较低,对寒潮阻挡作用较____。【链接生活】(4)寒潮属于____(气象/地质)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你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举一例:____。17. 太阳能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开展合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清洁能源】(1)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从资源是否可再生角度看,太阳能属于____资源。【开发优势】(2)印度所处纬度比德国____,光热条件更好。(3)中国的青藏高原海拔____,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4)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比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日照时数____(多/少)。【国际合作】(5)众多国家与中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开展合作,根据国家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德国、澳大利亚属于____国家。(6)中国企业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____的进步。【大国担当】(7)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的合作为减排二氧化碳做出重要贡献,有效应对了____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1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以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为案例,探究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及中国对中南半岛水稻生产的积极影响。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水稻起源(1)读图1,目前已发掘的水稻遗址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国的____(四大地理区域名称)。探究二:共同条件(2)读图1,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地形类型均以____为主,土壤肥沃,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____。(3)读图2,长江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的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____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有利于水稻生长。(4)兴修水利工程是应对旱涝灾害、保障水稻稳定生产主要措施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成就显著,请写出图1中我国一个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____。探究三:积极影响(5)越南从1992年开始大量引进中国杂交水稻,读图3,2020年越南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992年增加了____吨/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居东南亚第一位,成为世界主要的水稻出口国之一。19. 黄土高原自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以来,主色调实现了由“黄色”向“绿色”的转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日益富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区与____区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2)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3)为修复生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框图。①____;②____。(4)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据图2分析,延安的草地和____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5)以杨家岭革命旧址为代表的传统民居——____(图3)承载着革命精神的宝贵记忆,助推了延安旅游经济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辽宁省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 2024年辽宁省中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