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 讲 运动的描述——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考点 1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考点 2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考点 3 对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除了研究对象本身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二.位移和路程位移 路程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路程是质点运动轨定义 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迹的长度向线段①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区别②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①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联系②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三.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Δxv =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Δt内的运动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3.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四.加速度Δv1.定义式:a= ;单位是 m/s2.Δt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大小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4.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 a 与 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 a 与 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 a 与 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考点 1: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1)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主要看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地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1)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以体积的大小为依据,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可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有时不能看成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它不同于几何图形中的“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2.参考系的选取(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典例 1】如图,甲、乙、丙、丁分别为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箭船分离、太阳帆板张开以及舱内宇航员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箭体积较大,所以不能看作质点B.乙图中研究箭船分离姿态时,火箭和飞船都能看作质点C.丙图中研究太阳帆板张开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D.丁图中研究宇航员在发射轨道上的位置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典例 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停留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 v 丙<v 甲D.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 v 丙>v 甲【典例 3】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观看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B.当物体体积很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D.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选择太阳比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更好考点 2: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1.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及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对比项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 速率(瞬时速率)v x v s x公式 v , t 0 t t t标矢量 矢量 标量 矢量 标量瞬时速度方向与质点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方向 — 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 —方向相同一致粗略地描述物体位置 精确地描述物体位置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意义 变化(或运动)快慢 变化(或运动)快慢慢的物理量 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和方向的物理量(1)通常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物体沿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2)只要物体运动,平均速率联系 速率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就不可能为零,而平均速度却可能为零;(3)应明确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它们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1)解题时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对应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不指明对应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2)速度是矢量,正负号只表示速度的方向是否与正方向相同,与速度的大小无关.速度的大小只看绝对值,速度的绝对值相等,则速度的大小相等.v v(3)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初、末速度大小的平均值,不能用 v 1 2 直接计算,要根2v x据定义式 计算。 t(4)平均速度的方向与对应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与某一时刻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5)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典例 4】如图所示,小朱坐动车从北京前往直线距离 1300km 外的重庆,小陈从武汉乘船沿长江而上至重庆。两人均于 2024 年 2 月 10 日下午 5 点整到达重庆。则两人去重庆的过程中( )A.平均速度相同B.“1300km”是小朱运动的路程C.“2024 年 2 月 10 日下午 5 点整”为时间间隔D.研究两人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各自交通工具视为质点【典例 5】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物体的运动,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平均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是标量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平均速率【典例 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快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 Δ .由 v=Δ 可知,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考点 3:对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相关量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比较项 v x △v =v2 - v1 a v t t物体的位移与所用 物体的末速度与初 速度变化量与所用定义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差值 时间的比值速度的方向就是物 △v=a·△t,△v 与 a方向 a 与△v 的方向相同体运动的方向 的方向相同表示物体运动的快 表示物体速度变化 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物理意义慢和方向 的大小和方向 的快慢和方向①v 大,△v 不一定大,a 也不一定大,例如飞机飞行速度 v 很大,a可能等于 0;②△v 大,a 也不一定大,a 与 v,△v 没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列车由关系静止到高速行驶,△v 很大,但经历时间也很长,故 a 不大;③a 大,v 不一定大,例如刚发射的火箭,v 几乎是零,但 a 很大;④a 的方向与△v 方向一定相同,与 v 的方向不定相同2.总结:①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在大小上无任何关系;在方向上,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②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典例 7】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B.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 2m/s2的加速度大C.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减少了 5m/sD.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反【典例 8】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典例 9】如图甲所示,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 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速度能在20s 内由 0 增加到 2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 2.5s 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s 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B.2.5s 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m/s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速度变化快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真题 1】(2024·浙江·高考真题)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真题 2】(2021·浙江·高考真题)2020 年 11 月 10 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 10909m。“奋斗者”号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情况中“奋斗者”号一定可视为质点的是( )A.估算下降总时间时 B.用推进器使其转弯时C.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 D.科学家在其舱内进行实验时【真题 3】(2021·浙江·高考真题)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C.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真题 4】(2022·辽宁·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8m,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6m。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6m B.8m C.10m D.14m【真题 5】(2023·浙江·高考真题)“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真题 6】(2023·福建·高考真题)“祝融号”火星车沿如图所示路线行驶,在此过程中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该研究成果被列为“2022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祝融号”从着陆点 O 处出发,经过 61 天到达 M 处,行驶路程为 585 米;又经过 23 天,到达 N 处,行驶路程为 304 米。已知 O、M 间和 M、N 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 463 米和 234 米,则火星车( )A.从 O 处行驶到 N 处的路程为 697 米B.从 O 处行驶到 N 处的位移大小为 889 米C.从 O 处行驶到 M 处的平均速率约为 20 米/天D.从 M 处行驶到 N 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0 米/天【真题 7】(2021·福建·高考真题)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 M 点和玉女峰附近的 N 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 M 点漂流到 N 点的路程为5.4km,用时1h,M、N 间的直线距离为1.8km,则从 M 点漂流到 N 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km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m/s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 0【真题 8】(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C.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可以忽略D.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真题 9】(2021·重庆·高考真题)某同学用手机和带刻度的玻璃筒等器材研究金属小球在水中竖直下1落的速度变化情况。他用手机拍摄功能记录小球在水中静止释放后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每60s拍摄一张照片。(1)取某张照片中小球的位置为 0 号位置,然后依次每隔 3 张照片标记一次小球的位置,则相邻标记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s。(2)测得小球位置 x 随时间 t 变化曲线如题图所示,由图可知,小球在0.15s~0.35s时间段平均速度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在0.45s~0.65s时间段内平均速度的大小。(3)在实验器材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实验测量误差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2.(2024·福建泉州·一模)2023 年晋江国际马拉松赛于 12 月 3 日开跑,全程马拉松(往返共 42.195公里)赛道线路图如图所示。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选手徐冰洁以 2 小时 38 分 16 秒的成绩获得该赛事全程马拉松的女子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程马拉松的位移为 42.195kmB.徐冰洁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6km/hC.徐冰洁的平均速率约为 16km/hD.研究徐冰洁比赛全程的平均速率不能将其视为质点3.汽车提速能力现在越来越强,特别是我国现在的电动汽车,其发展更是处于世界前列,有的品牌的百公里提速只需要 3.9s。在物理学上,这个提速能力实际指的是加速度,则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越大,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越大4.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图(a)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厦门还有 100km。图(b)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80km/h。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100km 是位移,80km/h 是平均速度B.100km 是位移,80km/h 是瞬时速度C.100km 是路程,80km/h 是平均速度D.100km 是路程,80km/h 是瞬时速度5.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1m/sB.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5m/s2C.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6.(2024·吉林·一模)如图,齐齐哈尔到长春的直线距离约为400km。某旅客乘高铁从齐齐哈尔出发经哈尔滨到达长春,总里程约为525km,用时为2.5h。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 )A.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B.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C.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D.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7.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m,初始位置在 边的中点 A,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如图所示,A、B、C、D 分别是 、 、 、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s末的瞬时速度为0.5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2m/s2C.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D.前4s内的平均速率为0.5m/s8.(2024·福建莆田·二模)2023 年 5 月 28 日上午 10 时 32 分,国产大飞机 C919 迎来商业首飞,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某次该大飞机在机场直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用时 30s 经过2100m 起飞,又经过 20s 达到离地高度 400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时 32 分和 30s 都是指时刻B.大飞机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为 70m/sC.大飞机离地起飞时的瞬时速度为 70m/sD.大飞机开始运动 50s 内的位移是 2500m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10.在街头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面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 = 30cm。若圆筒在1min内匀速转动 20 圈,我们观察到条纹以速度 v 向上匀速运动。则圆筒的转动方向(从上向下看)和 v 分别为( )A.逆时针, = 0.1m/s B.逆时针, = 0.9m/sC.顺时针, = 0.1m/s D.顺时针, = 0.9m/s1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瞬时速度不可以用运动物体在一段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C.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各位置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12.(2024·辽宁朝阳·二模)2023 年 3 月,大连地铁 5 号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条跨海地铁线路。大连地铁 5 号线全长 25km,始发站到终点站直线距离 20km。一游客乘坐地铁 5 号线列车由始发站到终点站用时 40 分钟,在此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为 22.5kmB.该游客的平均速度为 30km/hC.该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位移为 20kmD.该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30km/h13.(2024·福建三明·一模)为推动三明市三沙同城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自 2023 年 4 月 1 日零时起,对三元区三明东、三明西、三明南、三明北至沙县区沙县、虬江、三明机场 3 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两组之间跨区往返通行的闽 G 牌照 9 座以下(含 9 座)一类小型客车的高速公路通行费用由政府统一支付,车主免费通行。如图是手机导航从沙县机场收费站到三明西收费站的截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 分钟”指的是时刻B.这两个收费站的位移为 58kmC.小型客车的平均速率为 79.09km/hD.若研究小型客车通过某个隧道的时间,一定可以把车看成质点1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为负时,速度一定减少B.速度变化得快,说明加速度比较大C.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的动作,该运动员不可以视为质点B = Δ Δ Δ .根据速度定义式 Δ ,当 非常小时,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C = Δ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Δ 说明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根据速度定义式 = Δ Δ Δ ,当Δ 极短时, = 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Δ = Δ 当 极短时, 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采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16.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B.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瞬时速度,其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且其与位移的方向总是一致的二、多选题17.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 +2m/s,乙质点的速度为 4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因为 +2 > 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 10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60 m三、实验题18.某物理兴趣小组到户外进行超声测速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B 为超声波发射器,B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小车反射后又被 B 接收,从 B 发射第一列超声波开始计时,到 B 接收到第二列超声波的过程中,计算机描绘出超声波运动的 x-t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340m/s(1)图乙中 t1= s,x2= m。(2)被测小车接收第一列超声波与接收第二列超声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3)被测小车的车速为 m/s(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第 1 讲 运动的描述——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考点 1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考点 2 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考点 3 对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除了研究对象本身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二.位移和路程位移 路程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定义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迹的长度①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区别②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①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联系②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三.速度和速率- Δx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v = ,Δt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运动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3.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4.瞬时速率:简称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四.加速度Δv1.定义式:a= ;单位是 m/s2.Δt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大小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4.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 a 与 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 a 与 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 a 与 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考点 1: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1)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主要看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地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1)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以体积的大小为依据,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可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有时不能看成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它不同于几何图形中的“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2.参考系的选取(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典例 1】如图,甲、乙、丙、丁分别为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箭船分离、太阳帆板张开以及舱内宇航员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箭体积较大,所以不能看作质点B.乙图中研究箭船分离姿态时,火箭和飞船都能看作质点C.丙图中研究太阳帆板张开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D.丁图中研究宇航员在发射轨道上的位置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答案】D【详解】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而不能根据物体的体积大小来判断。当研究火箭进入太空后相对地球的运动时,火箭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其看作质点,故 A 错误;B.乙图中研究箭船分离姿态时,火箭和飞船的大小和形状都不能忽略,不能将其看作质点,故 B 错误;C.丙图中研究太阳帆板张开时,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其看作质点,故 C 错误;D.丁图中研究宇航员在发射轨道上的位置时,宇航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其看作质点,故 D 正确。故选 D。【典例 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停留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 v 丙<v 甲D.甲、乙匀速下降,且 v 甲>v 乙,丙匀速下降,且 v 丙>v 甲【答案】D【详解】A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 v 乙>v 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故 AB 正确;CD.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 v 丙<v 甲,故 C 正确,D 错误。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 D。【典例 3】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观看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B.当物体体积很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作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D.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的运行,选择太阳比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更好【答案】D【详解】A.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观看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时,不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错误;B.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大小,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B 错误;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的描述是不一样的,C 错误;D.应选择使运动的描述更简单的物体作为参考系,选择太阳更容易描述行星的运动,D 正确。故选 D。考点 2: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1.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及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对比项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 速率(瞬时速率)v x公式 v s v x , t 0 t t t标矢量 矢量 标量 矢量 标量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 瞬时速度方向与质点方向 — —方向相同 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粗略地描述物体位置 精确地描述物体位置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意义 变化(或运动)快慢 变化(或运动)快慢慢的物理量 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和方向的物理量(1)通常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只有物体沿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2)只要物体运动,平均速率联系 速率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就不可能为零,而平均速度却可能为零;(3)应明确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它们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1)解题时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对应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不指明对应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2)速度是矢量,正负号只表示速度的方向是否与正方向相同,与速度的大小无关.速度的大小只看绝对值,速度的绝对值相等,则速度的大小相等.v v(3)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初、末速度大小的平均值,不能用 v 1 2 直接计算,要根2 x据定义式 v 计算。 t(4)平均速度的方向与对应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与某一时刻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5)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典例 4】如图所示,小朱坐动车从北京前往直线距离 1300km 外的重庆,小陈从武汉乘船沿长江而上至重庆。两人均于 2024 年 2 月 10 日下午 5 点整到达重庆。则两人去重庆的过程中( )A.平均速度相同B.“1300km”是小朱运动的路程C.“2024 年 2 月 10 日下午 5 点整”为时间间隔D.研究两人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各自交通工具视为质点【答案】D【详解】A.两人的位移方向不同,则平均速度一定不同,故 A 错误;B.“1300km”是小朱运动的位移,故 B 错误;C.“2024 年 2 月 10 日下午 5 点整”为时刻,故 C 错误;D.研究两人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各自交通工具视为质点,故 D 正确。故选 D。【典例 5】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物体的运动,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平均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是标量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平均速率【答案】A【详解】A.由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运动方向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故 A 正确;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物体的运动,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二者均为矢量。故 B 错误;C.根据 = 可知速度越大,位移不一定越大。故 C 错误;D.平均速度为物体的位移与时间之比,平均速率是物体路程与时间之比,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故D 错误。故选 A。【典例 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快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 v Δ .由 =Δ 可知,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答案】A【详解】A.根据速度的定义知,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快,A 正确;BC.速度大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快,但在很短的时间内物体位置变化(即位移)不一定大,BC 错误;D Δ .由 v=Δ 可知,由于 Δt 不确定,位移 Δx 越大,v 不一定越大,D 错误。故选 A。考点 3:对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相关量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比较项 v x v △v =v2 - v1 a t t物体的位移与所用 物体的末速度与初 速度变化量与所用定义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差值 时间的比值速度的方向就是物 △v=a·△t,△v 与 a方向 a 与△v 的方向相同体运动的方向 的方向相同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 表示物体速度变化 表示物体速度变化慢和方向 的大小和方向 的快慢和方向①v 大,△v 不一定大,a 也不一定大,例如飞机飞行速度 v 很大,a可能等于 0;②△v 大,a 也不一定大,a 与 v,△v 没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列车由关系静止到高速行驶,△v 很大,但经历时间也很长,故 a 不大;③a 大,v 不一定大,例如刚发射的火箭,v 几乎是零,但 a 很大;④a 的方向与△v 方向一定相同,与 v 的方向不定相同2.总结:①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在大小上无任何关系;在方向上,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②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典例 7】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B.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 2m/s2的加速度大C.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减少了 5m/sD.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反【答案】B【详解】A.没有时间,所以不能确定速度变化量是多少,故 A 错误;B.加速度是矢量,符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 2m/s2的加速度大,故 B 正确;C.物体加速还是减速取决于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由加速度的正负决定的,故C 错误;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B。【典例 8】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答案】DΔ 【详解】A.根据 = Δ 可知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 A 错误;B.当物体的速度为 0 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 0,故 B 错误;C.物体的加速度很大,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并不表示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大,故 C 错误;D.根据 = Δ Δ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如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零,故 D 正确。故选 D。【典例 9】如图甲所示,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 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速度能在20s 内由 0 增加到 2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 2.5s 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s 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B.2.5s 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m/s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速度变化快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答案】D【详解】A.火箭在 20s 内的运动情况未知,所以无法确定 10s 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故 A 错误;B.汽车的速度为 108km/h=30m/s,汽车的速度该变量为Δ = 2 1 = 0 30m/s=-30m/s故 B 错误;C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Δ = Δ 可得火箭的加速度为Δ 200 0 = = m/s21 Δ 20 = 10m/s2汽车的加速度为Δ 0 30 = = 22 Δ 2.5 m/s = 12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速度变化慢,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真题 1】(2024·浙江·高考真题)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答案】C【详解】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 A 错误;B.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 B 错误;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看为质点,故 C 正确;D.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看为质点,故 D 错误。故选 C。【真题 2】(2021·浙江·高考真题)2020 年 11 月 10 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 10909m。“奋斗者”号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情况中“奋斗者”号一定可视为质点的是( )A.估算下降总时间时 B.用推进器使其转弯时C.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 D.科学家在其舱内进行实验时【答案】A【详解】A.估算潜水器下降的总时间时,潜水器的大小和形状相对运动的轨迹可以忽略,可以视为质点,A 正确;BD.用推进器使其转弯时和科学家在其舱内进行实验时,都需要研究潜水器本身的特点,不可视为质点,BD 错误;C.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潜水器的大小和形状相对窄缝,尺寸不可以忽略,不可视为质点,C 错误。故选 A。【真题 3】(2021·浙江·高考真题)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C.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答案】A【详解】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猫看做质点,选项 A正确;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旋转球不能看做质点,选项 B错误;C.研究图丙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鸟儿看做质点,选项 C 错误;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马看做质点,选项 D 错误。故选 A。【真题 4】(2022·辽宁·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8m,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6m。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6m B.8m C.10m D.14m【答案】C【详解】根据位移概念可知,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为 = 2 + 21 2 = 82 + 62m=10m故选 C。【真题 5】(2023·浙江·高考真题)“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答案】C【详解】AB.“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AB 错误;CD.“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C 正确,D 错误。故选 C。【真题 6】(2023·福建·高考真题)“祝融号”火星车沿如图所示路线行驶,在此过程中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该研究成果被列为“2022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祝融号”从着陆点 O 处出发,经过 61 天到达 M 处,行驶路程为 585 米;又经过 23 天,到达 N 处,行驶路程为 304 米。已知 O、M 间和 M、N 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 463 米和 234 米,则火星车( )A.从 O 处行驶到 N 处的路程为 697 米B.从 O 处行驶到 N 处的位移大小为 889 米C.从 O 处行驶到 M 处的平均速率约为 20 米/天D.从 M 处行驶到 N 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0 米/天【答案】D【详解】A.由题意可知从 O 到 N 处的路程为 ON= OM + MN = 585m+ 304m= 889m故 A 错误;B.位移的大小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O、M、N 三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则从 O 到 N 处的位移大小为 ON= OM + MN = 463m+ 234m= 697m故 B 错误;C.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从 O 行驶到 M 处的平均速率为 585 OM =OM = 61 米/天 ≈ 9.60米/天OM故 C 错误;D.平均速度大小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从 M 行驶到 N 处的平均速度为 MN 234 MN = = 23 米/天 ≈ 10米/天MN故 D 正确。故选 D。【真题 7】(2021·福建·高考真题)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 M 点和玉女峰附近的 N 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 M 点漂流到 N 点的路程为5.4km,用时1h,M、N 间的直线距离为1.8km,则从 M 点漂流到 N 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km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m/s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 0【答案】C【详解】A.位移指的是从 M 点漂流到 N 点的有向线段,故位移大小为1.8km,故 A 错误;B.从 M 点漂流到 N 点的路程为5.4km,用时1h,则平均速率为 5.4 = = 1 km/h率故 B 错误;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8 = = 1 km/h=0.5m/s故 C 正确;D.以玉女峰为参考系,所乘竹筏的平均速度为0.5m/s,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也为0.5m/s,故 D 错误;故选 C。【真题 8】(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C.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可以忽略D.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答案】B【详解】A.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不可以看成质点,故 A 错误;B.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时,要考虑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则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故 B 正确;C.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大小不可以忽略,故 C 错误;D.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有转动和平动,各部分的速度不可以视为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B。【真题 9】(2021·重庆·高考真题)某同学用手机和带刻度的玻璃筒等器材研究金属小球在水中竖直下1落的速度变化情况。他用手机拍摄功能记录小球在水中静止释放后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每60s拍摄一张照片。(1)取某张照片中小球的位置为 0 号位置,然后依次每隔 3 张照片标记一次小球的位置,则相邻标记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s。(2)测得小球位置 x 随时间 t 变化曲线如题图所示,由图可知,小球在0.15s~0.35s时间段平均速度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在0.45s~0.65s时间段内平均速度的大小。(3)在实验器材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实验测量误差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1【答案】 15 小于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详解】(1)[1]相邻标记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 1 = 4 × 60 s = 15 s(2)[2]小球在0.15s~0.35s时间内(Δ = 0.35s 0.15s = 0.20s)位移Δ 1 = 240mm 40mm = 200mm = 0.200m平均速度大小为Δ = 1 1 Δ = 1.0m/s1小球在0.45s~0.65s时间内(Δ = 0.65s 0.45s = 0.20s)位移Δ 2 = 750mm 400mm = 350mm = 0.350m平均速度大小为Δ 2 2 = Δ = 1.75m/s2由此可知小球在0.15s~0.35s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小于小球在0.45s~0.6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3)[3]在实验器材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实验误差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答案】D【详解】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可以简化我们分析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故 A 错误;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研究地球的公转,地球可以看作质点,故 B 错误;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大小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故 C 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以忽略不计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故 D 正确。故选 D。2.(2024·福建泉州·一模)2023 年晋江国际马拉松赛于 12 月 3 日开跑,全程马拉松(往返共 42.195公里)赛道线路图如图所示。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选手徐冰洁以 2 小时 38 分 16 秒的成绩获得该赛事全程马拉松的女子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程马拉松的位移为 42.195kmB.徐冰洁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16km/hC.徐冰洁的平均速率约为 16km/hD.研究徐冰洁比赛全程的平均速率不能将其视为质点【答案】C【详解】A.42.195km 指的是全程马拉松的路程,故 A 错误;B.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的大小未知,无法求出徐冰洁的平均速度大小,故 B 错误;C.徐冰洁的平均速率 = ≈ 16km/h故 C 正确;D.研究徐冰洁比赛全程的平均速率时,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将其看做质点,故 D 错误。故选 C。3.汽车提速能力现在越来越强,特别是我国现在的电动汽车,其发展更是处于世界前列,有的品牌的百公里提速只需要 3.9s。在物理学上,这个提速能力实际指的是加速度,则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越大,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越大【答案】A【详解】AB.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联系,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比如:物体以较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 错误;C.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Δ = Δ 可知,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0,但速度的变化量不为 0 时,加速度不为 0,故 C 错误;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Δ = Δ 可知,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是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故 D 错误。故选 A。4.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图(a)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厦门还有 100km。图(b)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80km/h。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100km 是位移,80km/h 是平均速度B.100km 是位移,80km/h 是瞬时速度C.100km 是路程,80km/h 是平均速度D.100km 是路程,80km/h 是瞬时速度【答案】D【详解】100km 指的是路程,80km/h 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则 80km/h 指的瞬时速度。故选 D。5.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1m/sB.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5m/s2C.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答案】D【详解】A.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1 = = 1 m/s = 1m/s 故 A 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22 + 12 5 = = 2 m/s = 2m/s故 B 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C.由于 AB 段的时间更小,所以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故 C 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D.不能确定物体在 B 点的速度是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故 D 错误,满足题意要求。故选 D。6.(2024·吉林·一模)如图,齐齐哈尔到长春的直线距离约为400km。某旅客乘高铁从齐齐哈尔出发经哈尔滨到达长春,总里程约为525km,用时为2.5h。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 )A.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B.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60km/hC.位移大小约为5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D.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0km/h【答案】B【详解】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位移大小约为40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400 = = 2.5 km/h = 160km/h故选 B。7.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m,初始位置在 边的中点 A,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如图所示,A、B、C、D 分别是 、 、 、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s末的瞬时速度为0.5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2m/s2C.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D.前4s内的平均速率为0.5m/s【答案】B【详解】AD.根据题意可知,质点每秒钟匀速移动1m,可知质点以恒定速率运动,则第4s末的瞬时速度为1m s,前4s内的平均速率为1m s,故 AD 错误;BC.根据题意可知,前2s内质点由 运动到 ,位移为 = 2 + 2 = 2m平均速度为 2 = = 2 m s故 C 错误,B 正确。故选 B。8.(2024·福建莆田·二模)2023 年 5 月 28 日上午 10 时 32 分,国产大飞机 C919 迎来商业首飞,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某次该大飞机在机场直跑道由静止开始加速,用时 30s 经过2100m 起飞,又经过 20s 达到离地高度 400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时 32 分和 30s 都是指时刻B.大飞机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为 70m/sC.大飞机离地起飞时的瞬时速度为 70m/sD.大飞机开始运动 50s 内的位移是 2500m【答案】B【详解】A.10 时 32 分指的是时刻,30s 指的是时间,故 A 错误;B.大飞机在直跑道上的平均速度 2100 = = 30 m/s = 70m/s故 B 正确;C.根据题意无法求出大飞机离地起飞时的瞬时速度,故 C 错误;D.大飞机开始运动 50s 内的运行轨迹不是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故位移 ′ ≠ 2100m + 400m = 2500m故 D 错误。故选 B。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答案】B【详解】A.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 A 错误;B.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故 B 正确;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只能说明速度变化量大,并不能代表速度变化率快,因此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 C 错误;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并不一定是物体速度的方向,故 D 错误;故选 B。10.在街头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面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 = 30cm。若圆筒在1min内匀速转动 20 圈,我们观察到条纹以速度 v 向上匀速运动。则圆筒的转动方向(从上向下看)和 v 分别为( )A.逆时针, = 0.1m/s B.逆时针, = 0.9m/sC.顺时针, = 0.1m/s D.顺时针, = 0.9m/s【答案】C【详解】如果我们观察到条纹以速度 v 向上运动,则说明圆筒的转动从正面看是从右向左的,从上往下看应该是顺时针转动。圆筒在1min内匀速转动 20 圈;则有 = 6020 = 3s 时间内上升高度为 = 由题意可知 = 解得 0.3 = = 3 = 0.1m/s故选 C。1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瞬时速度不可以用运动物体在一段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C.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各位置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答案】D【详解】A.瞬时速度是为了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故 A 错误;B.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平均速度所对应的时间 Δt 越小,越接近物体在那一段时间的真实速度,当 Δt 极短时,可以用 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 B 错误;C.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故 C 错误;D.若物体的瞬时速度始终为零,则物体必然静止,故 D 正确。故选 D。12.(2024·辽宁朝阳·二模)2023 年 3 月,大连地铁 5 号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条跨海地铁线路。大连地铁 5 号线全长 25km,始发站到终点站直线距离 20km。一游客乘坐地铁 5 号线列车由始发站到终点站用时 40 分钟,在此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为 22.5kmB.该游客的平均速度为 30km/hC.该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位移为 20kmD.该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30km/h【答案】B【详解】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等于两站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0km,故 A 错误;B.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该游客的平均速度为 20km = = 2 = 30km/h3 h故 B 正确;CD.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位移不会超过车长,一定比两车站之间距离20km要小,则游客相对于所乘列车的平均速度小于 30km/h,故 CD 错误。故选 B。13.(2024·福建三明·一模)为推动三明市三沙同城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自 2023 年 4 月 1 日零时起,对三元区三明东、三明西、三明南、三明北至沙县区沙县、虬江、三明机场 3 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两组之间跨区往返通行的闽 G 牌照 9 座以下(含 9 座)一类小型客车的高速公路通行费用由政府统一支付,车主免费通行。如图是手机导航从沙县机场收费站到三明西收费站的截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 分钟”指的是时刻B.这两个收费站的位移为 58kmC.小型客车的平均速率为 79.09km/hD.若研究小型客车通过某个隧道的时间,一定可以把车看成质点【答案】C【详解】A.“44 分钟”指的是时间,故 A 错误;B.这两个收费站的路程为 58km,故 B 错误;C.小型客车的平均速率为58km = 44 = 79.09km/h60 h故 C 正确;D.若研究小型客车通过某个隧道的时间,若小型客车与隧道的长度相差不是很大,不可以把车看成质点,故 D 错误。故选 C。1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为负时,速度一定减少B.速度变化得快,说明加速度比较大C.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答案】B【详解】A.加速度方向为负时,速度方向也为负时,速度增大,故 A 错误;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快,说明加速度比较大,故 B 正确;C.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速度大小会增大,故 C 错误;D.若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先减小到零后反方向增大,故速度方向可能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B。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的动作,该运动员不可以视为质点B Δ Δ .根据速度定义式 = Δ ,当Δ 非常小时,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C Δ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 Δ 说明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 Δ Δ .根据速度定义式 Δ ,当Δ 极短时, = 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Δ Δ 极短时, = 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采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答案】C【详解】A.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的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得形状和大小,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 A 正确;B.根据速度定义式 = Δ Δ Δ ,当Δ 非常小时,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故 B 正确;C.加速度的定义式为Δ = Δ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无关,故 C 错误;D = Δ .根据速度定义式 Δ ,当Δ =Δ 极短时, 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Δ Δ 极短时, = Δ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采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故 D 正确。该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 C。16.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B.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瞬时速度,其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且其与位移的方向总是一致的【答案】C【详解】A.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A 错误;B.平均速率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如果物体运动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完全不同,B 错误;C.瞬时速度的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 正确;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这段时间内运动的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同,D 错误。故选 C。二、多选题17.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 +2m/s,乙质点的速度为 4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因为 +2 > 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 10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60 m【答案】ACD【详解】ABC.速度的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故 AC正确;B 错误;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 10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Δ = (2 + 4) × 10m=60m故 D 正确。故选 ACD。三、实验题18.某物理兴趣小组到户外进行超声测速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B 为超声波发射器,B 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小车反射后又被 B 接收,从 B 发射第一列超声波开始计时,到 B 接收到第二列超声波的过程中,计算机描绘出超声波运动的 x-t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340m/s(1)图乙中 t1= s,x2= m。(2)被测小车接收第一列超声波与接收第二列超声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3)被测小车的车速为 m/s(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答案】 0.05 34 5.05 3.4【详解】(1)[1][2]由乙图可知,第一列声波在 t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1 = 17m,则 = 11 = 0.05s第二列声波在 t2=0.1s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2 = 2 = 34m(2)[3]被测小车接收第一列超声波的时刻为 0.05s,接收第二列超声波的时刻为 5.1s,则被测小车接收第一列超声波与接收第二列超声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5.05s。(3)[4]被测小车接收第一列超声波与接收第二列超声波之间的位移为Δ = 2 1 = 17m则被测小车的车速为Δ 34 17 ′ = Δ = 5.05 m/s ≈ 3.4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学生版) 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通用).pdf 第1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教师版) 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通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