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时间 位移(知识解读)(原卷版) 知识点 1 时间与时刻 知识点 2 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 知识点 3 位移-时间图像 知识点 4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作业 巩固训练知识点 1 时间与时刻1、时刻: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2、时间: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3、时刻与时间间隔区别与联系时刻 时间间隔用时间轴用点表示 用线段表示表示描述关键 “初”“末”“时”,如“第 1 s末”“内”,如“第 2 s内”“前 3 s内”词 “第 2 s初”“3 s时”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 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物理意义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长短的量度两个时刻之间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如一段联系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如一张照片。【典例 1-1】北京时间 11 月 16 日 20 时 30 分,2026 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赛区第二阶段小组赛 C 组首轮在泰国曼谷打响,中国男足经过 90 分钟的顽强拼搏, 2 -1战胜泰国男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 30 分”和“90 分钟”均指时刻B.“20 时 30 分”和“90 分钟”均指时间间隔C.“20 时 30 分”是指时刻,“90 分钟”是指时间间隔【典例 1-2】(多选)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B.物体在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s 末到 5s 末这 1s 内的时间C.物体在第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s 末到 5s 末这 1s 内的时间D.第 4s 末就是第 5s 初,指的是时刻【变式 1-1】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于北京时间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分成功发射。在飞行约 5000 千米后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汇对接形成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 6.5 小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5 小时”是时刻B.“11 时 14 分”是指时间间隔C.“5000 千米”一定是火箭运动的位移D.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问题,飞船与核心舱不能看成质点【变式 1-2】(多选)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7 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距地面高约为 400km 的预定轨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每 90 分钟绕地球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时 44 分和 90 分钟指的都是时刻B.577 秒指的是时间间隔C.400km 是载人飞船通过的路程D.以地球为参考系,载人飞船是运动的知识点 2 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1、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3、位移大小与路程的关系: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1)位移是矢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终点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2)路程是标量,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如图所示,物体从 A运动到 B,不管沿着什么轨道,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红色箭头)线段 AB表示。但是路程大小不确定,与其运动轨迹(如粉色和绿色轨迹)有关!5、直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 x轴,如下图所示。(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 x1、x2表示。(2)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末位置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即:Δx=x2-x1。(3)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一般用正负号来表示.若Δx为正,表示位移的方向沿 x轴正方向;若Δx为负,表示位移的方向沿 x轴负方向;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带正负号的数值,把直线运动中位移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来了。(正负号只是表示位移的方向,与位移的大小无关)6、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矢量有力、位移、速度等,标量有时间、温度、质量、路程等)。【典例 2-1】下列物理量中,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时遵循代数运算法则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加速度 C.速率 D.弹力【典例 2-2】(多选)如图是正在使用中的手机导航界面,细直线的两端分别为汽车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中间粗线为三条可选择的行驶路线,最下端带有“剩余 4.6 公里、18 分钟、预计 11:55 到达”等字样。已知该车辆沿最下方路线行驶到达目的地,之后沿中间路线从目的地返回到出发地,根据导航界面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往、返过程中,两次的位移大小相同B.界面中的“11:55”和“18 分钟”均指“时间间隔”C.“剩余 4.6 公里”中的“4.6 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D.判断“哪条路线的用时最短”时比较的是时刻【变式 2-1】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理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标量B.路程是矢量C.矢量都是有方向的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电流是矢量【变式 2-2】(多选)如图,运动员在 400m 标准田径场的跑道上进行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m 比赛,外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大B.400m 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相同C.400m 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D.100m 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知识点 3 位移-时间图像1、在直角坐标系中选时刻 t 为横轴,选位移 x 为纵轴,其上的图线就是位移—时间图像,又称 x-t图像。2、x t图像的物理意义:x t图像反映了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上的某一点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或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3、x t图像的应用(1)运动开始位置用图线起点纵坐标表示;运动开始时刻用图线起点横坐标表示。(2)两图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体在同一位置(相遇)。【典例 3-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 x - t 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上可以看出( )A.乙物体先出发,甲物体后出发B.甲物体沿折线运动,乙物体沿直线运动C.甲、乙两物体在 t3时相遇D.从零时刻开始到两物体相遇,甲乙位移大小相等【典例 3-2】(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 x—t 图像和乙的 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4mB.0 到 6s 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不相同C.第 4s 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D.第 2s 末到第 4s 末甲的位移大小为 8m,乙的位移大小为 4m【变式 3-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 x - t 图像和乙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3s 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6mB.第 2s末到第4s末甲的位移大小为8m ,乙的位移大小为 4mC.第3s 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D.0 到6s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都为零【变式 3-2】(多选)一质点运动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s 内位移为-4 mB.2~4s 内位移为 4mC.0~6s 内路程为 4mD.2~6s 内质点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知识点 4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1)结构示意图(2)打点原理:电磁作用下振针上下周期性振动打点。(3)工作电压:4~6 V 交变电源;打点周期:0.02 s。(4)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复写纸的摩擦,纸带与振针的摩擦。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1)结构示意图(2)打点原理: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放电打点。(3)工作电压:220 V 交变电源;打点周期:0.02 s。(4)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小。3、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方法(1)测位移:照相法或频闪照相法、打点计时器法。(2)测时间:可用钟表、打点计时器。(3)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①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然后把它固定好。②安装纸带。③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关闭电源。④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起始点 ),往后数出若干个点。例如数出 n个点,算出纸带从起始点到第 n个点的运动时间 t。⑤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第 n个点的位移 x。【典例 4-1】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8V 交变电源C.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电源频率为 50Hz)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01s(电源频率为 50Hz)【典例 4-2】(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变式 4-1】如图所示,是电源频率为 50Hz 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连续打下的六个点。则 a 至 f 之间的时间为( )A.0.02s B.0.10s C.0.12s D.0.60s【变式 4-2】(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的时间,打点完成后要立即关闭电源1.下列说法指时刻的是( )A.2 秒末 B.前 2 秒 C.后 2 秒 D.第 2 秒2.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永宁山下,是现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某同学周末和家人去清西陵游玩,他们于上午 9 时 30 分到达陵区,游玩后返回出发地,全程约 45 公里。这里两个加下划线的数据所描述的依次为( )A.时刻、位移 B.时刻、路程C.时间间隔、位移 D.时间间隔、路程3.如图所示,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进行的 2023 年杭州亚运会龙舟500m直道竞速赛中,中国队以129.152s的成绩获得冠军。下列有关龙舟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9.152s 指的是时刻B.比赛过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D.研究龙舟冲过终点线时,可将龙舟看成质点4.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 45°的楼梯从一楼 A 位置走到了二楼 B 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 L,则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2L, 5 L B.2L, (1+ 2 2)LC. 5 L,2L D. 5 L, (1+ 2 2)L5.一辆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运动,将其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用坐标值来表示,结果如表格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1 2 3 4 5x/m 0 5 ﹣4 ﹣2 ﹣8 2A.第 4s 内的位移为 8m B.第 2s 内的路程最大C.前 3s 内的路程为 2m D.第 5s 内的位移最大6.2023 年 5 月 30 日 9 时 31 分,长征二号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 3 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经过 9 个多小时,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天和核心舱(核心舱距离地面近400km)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18 时 22 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天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3 年 5 月 30 日 6 时 42 分”代表时间B.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到对接的路程为 400kmC.神舟十六号飞船在与核心舱对接的过程中,不能视作质点D.神舟十六号升空过程中,以景海鹏为参考系,朱杨柱、桂海潮都向上运动7.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一轻绳的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P,现使小球 P 绕 O 点做半径为 L 的顺时针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为 2LB.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路程为1.5πLC.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 2LD.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位移大小为 2L8.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2023 年 5 月 30 日 16 时 29 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对接过程历时约 6.5小时。关于“16 时 29 分”、“6.5 小时”说法正确的是( )A.“16 时 29 分”是时刻 B.“6.5 小时”是时刻C.均为时间间隔 D.均为时刻9.(多选)以下计时数据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A.早晨 6 时 30 分做早操B.某同学跑完 100m,计时 13sC.在某场班级足球联谊赛中,甲班于开赛 20min 后射入一球D.某航班于 14 时 30 分从海口美兰机场起飞10.(多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 3s 时指的是物体在 3s 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 3s 内指的是物体在 2s 末到 3s 末这 1s 的时间C.物体在第 3s 内指的是物体在 2s 末到 3s 末这 1s 的时间D.第 4s 末就是第 5s 初,指的是时刻11.(多选)2008 年 9 月 27 日,穿着右臂带着“飞天”标志宇航服的翟志刚进行了“25 分 23秒”的舱外活动,并成功返回轨道舱中。如图所示,在翟志刚舱外活动期间,飞船飞过了 9 165km,因此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关于翟志刚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说翟志刚是“走得最快”的人,是以飞船为参考系的B.飞船飞过了 9 165 km,指的是路程C.舱外活动时间“25 分 23 秒”,指的是时刻D.舱外活动时间“25 分 23 秒”,指的是时间12.(多选)如图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 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某长直公路上(汽车可调头)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 A 和 B,A 的位置坐标为 xA = 5m ,B 的位置坐标为 xB = -3m。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 5m 处B.A 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 5m 处C.由 A 到 B 位移为-8mD.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路程与位移大小不一定相等13.(多选)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跑完 800m 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 800m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 4.50m,指的是铅球路程大小为 4.50m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加时 10min,10min 指的是时刻D.某人用 15s 跑完 100m,15s 指的是时间14.如图所示,一摩天轮的半径为 R,轮缘上的座舱随轮转动。若转动一周,座舱的位移为 ,路程为 ,在转动过程中,座舱的最大位移为 。15.从高出地面 3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 5m 后开始下落,最后到达地面。以地面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则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是 m,小球走过的路程是 m,位移是 m。16.某物体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坐标 xA为-2m,xB为 3m,物体的位移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17.某人从 A 点出发向东行6km,再向北行10km,又向南行 2km,求:(1)他全过程中运动路程;(2)他全过程中运动的位移。18.如图所示,一根长0.8m的直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 A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 O 为坐标原点,图中 A、B 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位移是多少(OB 间距离为0.2m)?(2)取 A 端为坐标原点,A、B 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位移是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和位移是否有影响?1.2 时间 位移(知识解读)(解析版) 知识点 1 时间与时刻 知识点 2 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 知识点 3 位移-时间图像 知识点 4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作业 巩固训练知识点 1 时间与时刻1、时刻: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2、时间: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3、时刻与时间间隔区别与联系时刻 时间间隔用时间轴用点表示 用线段表示表示描述关键 “初”“末”“时”,如“第 1 s末”“内”,如“第 2 s内”“前 3 s内”词 “第 2 s初”“3 s时”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 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物理意义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长短的量度两个时刻之间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如一段联系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如一张照片。【典例 1-1】北京时间 11 月 16 日 20 时 30 分,2026 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赛区第二阶段小组赛 C 组首轮在泰国曼谷打响,中国男足经过 90 分钟的顽强拼搏, 2 -1战胜泰国男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 30 分”和“90 分钟”均指时刻B.“20 时 30 分”和“90 分钟”均指时间间隔C.“20 时 30 分”是指时刻,“90 分钟”是指时间间隔【答案】C【详解】“20 时 30 分”是指比赛开始的时刻,“90 分钟”是指比赛的时间间隔。故选 C。【典例 1-2】(多选)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B.物体在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s 末到 5s 末这 1s 内的时间C.物体在第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s 末到 5s 末这 1s 内的时间D.第 4s 末就是第 5s 初,指的是时刻【答案】CD【详解】A.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故 A 错误;B.物体在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 6s 初这 5s 的时间,故 B 错误;C.物体在第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s 末到 5s 末这 1s 内的时间,故 C 正确;D.第 4s 末就是第 5s 初,指的是时刻,故 D 正确。故选 CD。【变式 1-1】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于北京时间 2023 年 10 月 26 日 11 时 14分成功发射。在飞行约 5000 千米后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汇对接形成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 6.5 小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5 小时”是时刻B.“11 时 14 分”是指时间间隔C.“5000 千米”一定是火箭运动的位移D.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问题,飞船与核心舱不能看成质点【答案】D【详解】A.“6.5 小时”是时间间隔,故 A 错误;B.“11 时 14 分”发射的时间点,是指时刻,故 B 错误;C.描述火箭飞行“5000 千米”也有可能是路程,不一定是火箭运动的位移,故 C 错误;D.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问题要考虑角度、大小等各种因素,故不能简单看为质点,故 D 正确。故选 D。【变式 1-2】(多选)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7 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距地面高约为 400km 的预定轨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每 90 分钟绕地球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时 44 分和 90 分钟指的都是时刻B.577 秒指的是时间间隔C.400km 是载人飞船通过的路程D.以地球为参考系,载人飞船是运动的【答案】BD【详解】A.10 时 44 分指的是时刻,90 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 A 错误;B.577 秒指的是时间间隔,故 B 正确;C.载人飞船不是直线上升到高约为 400km 的预定轨道,则路程不为 400km,故 C 错误;D.“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每 90 分钟绕地球一周,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则以地球为参考系,载人飞船是运动的,故 D 正确。故选 BD。知识点 2 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1、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3、位移大小与路程的关系: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1)位移是矢量,大小只跟运动起点、终点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所经历的实际路径无关。(2)路程是标量,大小跟物体运动经过的路径有关。如图所示,物体从 A运动到 B,不管沿着什么轨道,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红色箭头)线段 AB表示。但是路程大小不确定,与其运动轨迹(如粉色和绿色轨迹)有关!5、直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 x轴,如下图所示。(1)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 x1、x2表示。(2)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末位置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即:Δx=x2-x1。(3)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一般用正负号来表示.若Δx为正,表示位移的方向沿 x轴正方向;若Δx为负,表示位移的方向沿 x轴负方向;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带正负号的数值,把直线运动中位移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来了。(正负号只是表示位移的方向,与位移的大小无关)6、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矢量有力、位移、速度等,标量有时间、温度、质量、路程等)。【典例 2-1】下列物理量中,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时遵循代数运算法则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加速度 C.速率 D.弹力【答案】C【详解】ABD.速度、加速度、弹力都是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法则,不符合题意;C.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时遵循代数运算法则,符合题意。故选 C。【典例 2-2】(多选)如图是正在使用中的手机导航界面,细直线的两端分别为汽车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中间粗线为三条可选择的行驶路线,最下端带有“剩余 4.6 公里、18 分钟、预计 11:55 到达”等字样。已知该车辆沿最下方路线行驶到达目的地,之后沿中间路线从目的地返回到出发地,根据导航界面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往、返过程中,两次的位移大小相同B.界面中的“11:55”和“18 分钟”均指“时间间隔”C.“剩余 4.6 公里”中的“4.6 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D.判断“哪条路线的用时最短”时比较的是时刻【答案】ABC【详解】A.汽车在往、返过程中,两次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 A 正确;B.界面中的“11:55”指到达时刻,“18 分钟”指“时间间隔”,故 B 正确;C.“剩余 4.6 公里”中的“4.6 公里”是指轨迹长度,指路程,故 C 正确;D.判断“哪条路线的行驶路径最短”时比较的是时间间隔,故 D 错误。故选 ABC。【变式 2-1】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理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标量B.路程是矢量C.矢量都是有方向的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电流是矢量【答案】C【详解】A.同一个物理量或者是矢量,或者是标量,选项 A 错误;B.路程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选项 B 错误;C.矢量都是有方向的,选项 C 正确;D.电流虽然是有方向的量,但是电流的合成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电流是标量,选项 D 错误。故选 C。【变式 2-2】(多选)如图,运动员在 400m 标准田径场的跑道上进行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m 比赛,外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大B.400m 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相同C.400m 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相同D.100m 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答案】BD【详解】AB.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400m 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路程相同,故 A 错误,B 正确;C.400m 比赛,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起点不同,终点相同,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位移不同,故 C 错误;D.100m 比赛在直道上进行,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故 D 正确。故选 BD。知识点 3 位移-时间图像1、在直角坐标系中选时刻 t 为横轴,选位移 x 为纵轴,其上的图线就是位移—时间图像,又称 x-t图像。2、x t图像的物理意义:x t图像反映了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上的某一点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或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3、x t图像的应用(1)运动开始位置用图线起点纵坐标表示;运动开始时刻用图线起点横坐标表示。(2)两图线交点的含义:表示两物体在同一位置(相遇)。【典例 3-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 x - t 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上可以看出( )A.乙物体先出发,甲物体后出发B.甲物体沿折线运动,乙物体沿直线运动C.甲、乙两物体在 t3时相遇D.从零时刻开始到两物体相遇,甲乙位移大小相等【答案】C【详解】A.由图线可知,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故 A 错误;B.甲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然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C.在 t3时,甲、乙两物体位于同一位置,两物体相遇,故 C 正确;D.设相遇位置为 x ,从零时刻开始到两物体相遇,甲的位移为x甲 = x乙的位移为x乙 = x - x0则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故 D 错误。故选 C。【典例 3-2】(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 x—t 图像和乙的 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4mB.0 到 6s 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不相同C.第 4s 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D.第 2s 末到第 4s 末甲的位移大小为 8m,乙的位移大小为 4m【答案】AC【详解】A.根据图甲可知,位置坐标的最大值为 4m,即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4m,A 正确;B.根据图甲可知,0 到 6s 内,甲的位移为 0,v—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则 0 到 6s 内,乙两物体位移大小为4 3 4 6 - 3m - m = 02 2即 0 到 6s 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相同,B 错误;C.x—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第 4s 内甲图的图线斜率为负值,表示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第 4s 内乙物体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即第 4s 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C 正确;D.第 2s 末到第 4s 末甲的位移-4m-4m=-8m即大小为 8m,第 2s 末到第 4s 末乙的位移4 3- 2 4 4 - 3m - m = 02 2D 错误。故选 AC。【变式 3-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 x - t 图像和乙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3s 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6mB.第 2s末到第4s末甲的位移大小为8m ,乙的位移大小为 4mC.第3s 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D.0 到6s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都为零【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甲在3s 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4m,故 A 错误;B.第 2s末到第4s末甲的位移大小为x = x2 - x1 = -4 - 4 m = 8mv- t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第 2s末到第4s末乙的位移大小为零,故B 错误;C. x -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第3s 内甲的速度沿负方向,乙物体速度为正值,速度沿正方向,故 C 错误;D.0 到6s内,甲、乙两物体位移大小都为零,故 D 正确。故选 D。【变式 3-2】(多选)一质点运动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s 内位移为-4 mB.2~4s 内位移为 4mC.0~6s 内路程为 4mD.2~6s 内质点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答案】AD【详解】A.由图象可知,开始时位移为零,6s 时位移为-4 m,则 0~6s 内位移为-4m - 0 = -4m故 A 正确;B.2s 时位移为 4m,4s 时位移为 0,则 2~4s 内位移为0 - 4m= - 4m故 B 错误;C.0~6s 内路程为4m+4m+4m=12m故 C 错误;D.x—t 图象斜率即表示速度,2~6s 内斜率不变,则 2~6s 内速度不变,所以 2~6s 内质点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故 D 正确。故选 AD。知识点 4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1)结构示意图(2)打点原理:电磁作用下振针上下周期性振动打点。(3)工作电压:4~6 V 交变电源;打点周期:0.02 s。(4)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复写纸的摩擦,纸带与振针的摩擦。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1)结构示意图(2)打点原理: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放电打点。(3)工作电压:220 V 交变电源;打点周期:0.02 s。(4)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小。3、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方法(1)测位移:照相法或频闪照相法、打点计时器法。(2)测时间:可用钟表、打点计时器。(3)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①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然后把它固定好。②安装纸带。③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关闭电源。④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起始点 ),往后数出若干个点。例如数出 n个点,算出纸带从起始点到第 n个点的运动时间 t。⑤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第 n个点的位移 x。【典例 4-1】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8V 交变电源C.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电源频率为 50Hz)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01s(电源频率为 50Hz)【答案】C【详解】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故 A 错误;B.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220V 交变电源,故 B 错误;CD.电源频率为 50Hz 时,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T 1= = 0.02sf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C。【典例 4-2】(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答案】CD【详解】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 A 错误;B.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 B 错误;C.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 C 正确;D.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 D 正确.故选 CD。【变式 4-1】如图所示,是电源频率为 50Hz 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连续打下的六个点。则 a 至 f 之间的时间为( )A.0.02s B.0.10s C.0.12s D.0.60s【答案】B【详解】因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每秒打点个数为 50 个,周期为1T= f =0.02s即纸带上打下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 0.02s,a 至 f 之间共 5 个时间间隔,故时间为 0.1s,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关键是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计时间隔、使用电源电压以及交流电源的频率,基础题目.【变式 4-2】(多选)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拉动纸带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很短的时间,打点完成后要立即关闭电源【答案】BCD【详解】A.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需要复写纸,A 错误;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可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纸带的利用率更高,B正确;C.拉动纸带的方向与限位孔平行可减小摩擦,C 正确;D.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D 正确。故选 BCD。1.下列说法指时刻的是( )A.2 秒末 B.前 2 秒 C.后 2 秒 D.第 2 秒【答案】A【详解】A.2 秒末是时间点,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是时刻,A 正确;B.前 2 秒时间间隔是 2s,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B 错误;C.后 2 秒时间间隔是 2s,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C 错误;D.第 2 秒时间间隔是 1s,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D 错误。故选 A。2.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永宁山下,是现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某同学周末和家人去清西陵游玩,他们于上午 9 时 30 分到达陵区,游玩后返回出发地,全程约 45 公里。这里两个加下划线的数据所描述的依次为( )A.时刻、位移 B.时刻、路程C.时间间隔、位移 D.时间间隔、路程【答案】B【详解】上午 9 时 30 分到达陵区,可知上午 9 时 30 分是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全程约45 公里,不知道运动的轨迹,所以 45 公里是路程。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3.如图所示,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进行的 2023 年杭州亚运会龙舟500m直道竞速赛中,中国队以129.152s的成绩获得冠军。下列有关龙舟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9.152s 指的是时刻B.比赛过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D.研究龙舟冲过终点线时,可将龙舟看成质点【答案】C【详解】A.129.152s 指的是龙舟走过 500m 所用的时间,是一段时间间隔,故 A 错误;B.该比赛为男子龙舟 500 米直道竞速赛,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位移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而路程是只有大小的标量,所以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只能说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 B 错误;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与龙舟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观众是运动的,故 C 正确;D.在龙舟冲过终点线时,需要观察是龙舟的哪个部位先越过终点,不能忽略龙舟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龙舟看成质点,故 D 错误。故选 C。4.如图所示,某人沿着倾角为 45°的楼梯从一楼 A 位置走到了二楼 B 位置,如果楼梯间的宽度为 L,则人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2L, 5 L B.2L, (1+ 2 2)LC. 5 L,2L D. 5 L, (1+ 2 2)L【答案】D【详解】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由 A 到 B 的水平位移为 L,竖直位移为 2L,因此总的位移为L2 + (2L)2 = 5L人的路程为实际运动轨迹的总长度,所以路程为L + 2 L2 + L2 = (1+ 2 2)L故选 D。5.一辆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运动,将其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用坐标值来表示,结果如表格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1 2 3 4 5x/m 0 5 ﹣4 ﹣2 ﹣8 2A.第 4s 内的位移为 8m B.第 2s 内的路程最大C.前 3s 内的路程为 2m D.第 5s 内的位移最大【答案】D【详解】AD.根据表格所给信息可知:第 1s 内的位移为x1=5﹣0=5m第 2s 内的位移为x2=﹣4﹣5=﹣9m第 3s 内的位移x3=﹣2﹣(﹣4)=2m第 4s 内的位移为x4=﹣8﹣(﹣2)=﹣6m第 5s 内的位移为x5=2﹣(﹣8)=10m所以第 5s 内的位移是最大的,故 A 错误,D 正确;B.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第 5s 内的路程最大,故 B 错误;C.根据表格可知前 3s 内的路程为 16m,故 C 错误。故选 D。6.2023 年 5 月 30 日 9 时 31 分,长征二号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 3 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经过 9 个多小时,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天和核心舱(核心舱距离地面近400km)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18 时 22 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天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3 年 5 月 30 日 6 时 42 分”代表时间B.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到对接的路程为 400kmC.神舟十六号飞船在与核心舱对接的过程中,不能视作质点D.神舟十六号升空过程中,以景海鹏为参考系,朱杨柱、桂海潮都向上运动【答案】C【详解】A.“2023 年 5 月 30 日 6 时 42 分”代表时刻,A 错误;B.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到对接的路程大于 400km,B 错误;C.神舟十六号飞船在与核心舱对接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大小和形状,故不能视作质点,C正确;D.景海鹏为参考系,朱杨柱、桂海潮处于静止状态,D 错误。故选 C。7.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一轻绳的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P,现使小球 P 绕 O 点做半径为 L 的顺时针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为 2LB.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路程为1.5πLC.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 2LD.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位移大小为 2L【答案】D【详解】A.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位移大小为连接 AB 的线段长度,应为 2L,故 A错误;B.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路程为弧长,应为0.5πL ,故 B 错误;C.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路程为p L,故 C 错误;D.小球 P 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的位移大小为连接 AD 的线段长度,应为 2L,故 D 正确。故选 D。8.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2023 年 5 月 30 日 16 时 29 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对接过程历时约 6.5小时。关于“16 时 29 分”、“6.5 小时”说法正确的是( )A.“16 时 29 分”是时刻 B.“6.5 小时”是时刻C.均为时间间隔 D.均为时刻【答案】A【详解】16 时 29 分是空间站成功对接的时刻;6.5 小时是对接过程经历的时间间隔。故选 A。9.(多选)以下计时数据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A.早晨 6 时 30 分做早操B.某同学跑完 100m,计时 13sC.在某场班级足球联谊赛中,甲班于开赛 20min 后射入一球D.某航班于 14 时 30 分从海口美兰机场起飞【答案】BC【详解】A.早晨 6 时 30 分做早操是时刻,A 错误;B.某同学跑完 100m,计时 13s,是时间间隔,B 正确;C.在某场班级足球联谊赛中,甲班于开赛 20min 后射入一球,20min 是时间间隔,C 正确;D.某航班于 14 时 30 分从海口美兰机场起飞,14 时 30 分是时刻,故 D 错误;故选 BC。10.(多选)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 3s 时指的是物体在 3s 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 3s 内指的是物体在 2s 末到 3s 末这 1s 的时间C.物体在第 3s 内指的是物体在 2s 末到 3s 末这 1s 的时间D.第 4s 末就是第 5s 初,指的是时刻【答案】ACD【详解】A.3s 时指的是 3 s 末这一时刻,故 A 正确;B.3s 内指的是前 3s 这一段时间,故 B 错误;C.第 3s 内指的是 2s 末到 3s 末这 1s 的时间,故 C 正确;D.前 1s 末和后 1s 初是同一时刻,故第 4s 末和第 5s 初是同一时刻,故 D 正确。故选 ACD。11.(多选)2008 年 9 月 27 日,穿着右臂带着“飞天”标志宇航服的翟志刚进行了“25 分 23秒”的舱外活动,并成功返回轨道舱中。如图所示,在翟志刚舱外活动期间,飞船飞过了 9 165km,因此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关于翟志刚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说翟志刚是“走得最快”的人,是以飞船为参考系的B.飞船飞过了 9 165 km,指的是路程C.舱外活动时间“25 分 23 秒”,指的是时刻D.舱外活动时间“25 分 23 秒”,指的是时间【答案】BD【详解】A.说翟志刚是“走得最快”的人,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故 A 错误;B.飞船飞过了 9 165 km,指的是路程,故 B 正确;CD.舱外活动时间“25 分 23 秒”,指的是时间间隔,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BD。12.(多选)如图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轴(x 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某长直公路上(汽车可调头)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 A 和 B,A 的位置坐标为 xA = 5m ,B 的位置坐标为 xB = -3m。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 5m 处B.A 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 5m 处C.由 A 到 B 位移为-8mD.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路程与位移大小不一定相等【答案】BCD【详解】AB.由位置坐标的意义可知,A 点在原点的正方向 5m 处,即在广场中心北方 5m处,故 A 错误,B 正确;C.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由 A 到 B 位移为Δx=xB-xA=-8m故 C 正确;D.由于汽车可调头,当在某过程中汽车调头行驶,则汽车的位移大小与路程不相等,故 D正确。故选 BCD。13.(多选)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跑完 800m 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 800m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 4.50m,指的是铅球路程大小为 4.50m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加时 10min,10min 指的是时刻D.某人用 15s 跑完 100m,15s 指的是时间【答案】AD【详解】A.运动员跑完 800m 比赛,运动员的轨迹是曲线,因此指的是路程大小为 800m,故 A 正确;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 4.50 m,指的是抛出点和落地点水平距离大小,故 B 错误;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加时 10 min,10 min 指的是时间,故 C 错误;D.某人用 15 s 跑完 100 m,15 s 指的是一段时间,故 D 正确。故选 AD。14.如图所示,一摩天轮的半径为 R,轮缘上的座舱随轮转动。若转动一周,座舱的位移为 ,路程为 ,在转动过程中,座舱的最大位移为 。【答案】 0 2p R 2R【详解】[1]转动一周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2]路程为走的轨迹长度,为s = 2p R[3]转动过程中,最大位移为直径 2R。15.从高出地面 3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 5m 后开始下落,最后到达地面。以地面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则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是 m,小球走过的路程是 m,位移是 m。【答案】 8 13 -3【详解】[1]小球在最高点的坐标是3m + 5m = 8m[2]小球走过的路程是5m + 5m + 3m =13m[3]位移为0 - 3m = -3m16.某物体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坐标 xA为-2m,xB为 3m,物体的位移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答案】5m,方向沿 x 轴正向【详解】物体的位移大小xAB = xB - xA = 3m - (-2m) = 5m方向沿 x 轴正向。17.某人从 A 点出发向东行6km,再向北行10km,又向南行 2km,求:(1)他全过程中运动路程;(2)他全过程中运动的位移。【答案】(1)18km;(2)10km,方向与正东方向夹角为53o【详解】(1)路程是指运动轨迹的长度,则人的运动路程为6km+10km+2km=18km(2)位移指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根据题意可知,位移大小为x = 62 + 10 - 2 2 km =10km令位移方向与正东方向夹角为q ,则有tanq 10 - 2 4= =6 3解得q = 53o18.如图所示,一根长0.8m的直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 A向下滑动,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 O 为坐标原点,图中 A、B 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位移是多少(OB 间距离为0.2m)?(2)取 A 端为坐标原点,A、B 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位移是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和位移是否有影响?【答案】(1)xA=-0.8m;xB=-0.2m;0.6m;(2)xA=0;xB=0.6m;0.6m;(3)对位置坐标有影响,对位移无影响【详解】(1)取杆的下端 O 为坐标原点,图中 A 点的坐标为 xA=-0.8m; B 点的坐标为xB=-0.2m;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位移是x=xB-xA=(-0.2m)-(-0.8m)=0.6m(2)取 A 端为坐标原点,A 点的坐标为 xA=0; B 点的坐标为 xB=0.6m;环从 A 到 B 的过程中,位移是x=xB-xA=0.6m-0=0.6m(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对位置坐标有影响,对位移无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时间 位移(知识解读)(学生版)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知识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df 1.2时间 位移(知识解读)(教师版)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知识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