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况
教学目标
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能够区分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运用相关图文资料理解对于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要珍惜和合理利用。
3.通过分析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行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鲁滨逊在一次航海途中,由于船遇到了风暴而触礁,船上的同伴全部遇难,只有他一人幸存了下来,只身漂流到一个荒岛上。那鲁滨逊想要在岛上生存下来,他的衣食住行该怎么解决呢?
【讲授新课】
1.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教师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判断自然资源。
请学生帮助鲁滨逊判断树木,溪水,鱼类,小麦,闪电,书籍这六种事物,哪些是自然资源?(树木,溪水,鱼类是自然资源,因为它们是同时具备了自然和经济两种属性的物质。
小麦虽然对人类有用,具各了经济属性,值并不是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而是经过们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所以不是自然资源原。闪电虽然存在于自然界中,值在现有的的科技条件下,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加以利用,它只具各各了自然属性,不具各经济属性,所以闪电不是是自然资源。书结同小麦一样,最然具具各了经济属性,但它并不是直从自然界中获得的,所以也不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再生,用一
点就少一点的自然资源。
教师举例和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请学生帮助鲁滨逊来区分下列自然资源,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
海鱼,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再生资源 并说明理由。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都属于可再再生资源,因为它们都可以在短时间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使用。而核能、天然气、花岗岩都属于非可可再生资源,因为它们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用一点就少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体现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煤矿、油气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分布具有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煤、石油、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让学生结合课本P64地图找出主要大型煤矿的分布、主要油田的分布、主要铁矿的分布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我国钨、锡、锑、稀土、钛等储量居世界首位。
5.课堂小结
介绍鲁滨逊在岛上如何解决了衣食住行以及后续:同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属于自然资源,只有同时具备了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的物质和能量才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分为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对于非可再生之资源,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节约使用,加强综合利用并积极寻找替代资源。我们还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因此,我们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共同应对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教学反思】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本节课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