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生产具与劳作方式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1.下图出自英国《议会文件》,1814一1815年,第5卷。这说明当时( )
A.工业社会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B.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构成复杂化
C.工业化阻碍了近代教育发展
D.工业革命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如图为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至21世纪初,已发现的类似东汉牛耕图有60多处:北至辽宁、内蒙古,西至新疆、甘肃,南至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至山东、江苏的许多地区。由此可知,东汉( )
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 B.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D.绘画风格注重写实
3.如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农具遗存(或模型),其出现时间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4.据研究显示,英国小麦产量在1650—1800年间提高了77%,英国粮食总产量从1700年的3.175百万夸特(英美制容量单位),增加到1845年的18.665百万夸特,增加大约6倍。这表明( )
A.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粮食产量提高 B.农业革命决定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C.物种大交换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 D.农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助力
5.18世纪末,英国城市的盗窃率逐年提高,特别是工业盗窃,进厂务工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在工作后顺手拿走原材料和工具的案件屡有发生;19世纪50年代末,以工业盗窃罪名起诉的案件占总起诉案件的36%。这表明( )
A.工业化造成民众道德水平的滑坡 B.手工工场管理体制落后
C.工业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D.城市化成为犯罪的温床
6.1913年普朗克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现代理论物理学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昔日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解崩溃,它的组成部分一个接一个地被摧毁,而根基也岌岌可危,不再牢固。然而,再没有比这个观点更为谬误的了。”由此可知,普朗克认为
A.经典力学错漏百出已经过时 B.现代物理学取得了长足进步
C.量子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D.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7.19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纺织工业对棉花等原料的需求猛增,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这充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 )
A.能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 B.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能抓住机遇,根据国情进行改革 D.能发展经济作物,加强对外贸易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指出:“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愈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愈发达,男工就愈受到女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与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恩格斯曾经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由此可见( )
A.工业化为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创造条件 B.工业化消除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别
C.女性解放源于走出家门参与公共事业 D.工业革命推动女权主义运动兴起
9.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
A.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 D.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10.如表为中原地区商周墓葬随葬部分铜工具数量统计表。据如表可知,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商周墓葬随葬部分铜工具数量统计表( )
A.青铜生产工具迅速普及 B.铜具应用的行业分布不均衡
C.农业呈现精耕细作特征 D.金属冶炼铸造技术日趋提高
11.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称当时的某耕作工具,由“长直辕改为短曲辕”,且“加装犁评”“改进犁壁”。这一技术改进( )
A.首先在黄河流域普及 B.促进生产技术的根本性革新
C.由于地方割据而出现 D.促使我国耕犁技术基本定型
12.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由表格可知,橡胶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主要得益于( )
16世纪 西班牙人把阿兹特克橡皮弹力球带回本国,以便观赏和猎奇
18世纪 用橡胶做成的封垫圈在蒸汽机等机器上得到大量应用
19世纪 美国化学家古德伊尔发明硫化橡胶法,制品大增,广泛应用于电器的外包装
20世纪 法、美等国在东南亚开办大量橡胶园,形成种植、加工、制造、销售产业链
A.专业工匠的研发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奴隶贸易的推动 D.种植技术的提高
13.下表中为先秦至宋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成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时期 先秦 汉代 魏晋 唐代 宋代
成就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代田法 龙首渠 翻车 耕耙耱技术 曲辕犁 筒车 高转筒车
A.重视兴修水利 B.重视改进耕作技术
C.注重精耕细作 D.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14.农耕社会,不同的家庭和社群结合,形成部落、城市、王国和帝国,一般而言,常用产品和服饰多数还是由家庭和社群提供。但后来工业革命不过花了短短两世纪左右,就将这些单位粉碎成了原子,许多过去和家庭的社群功能现在都被国家和市场取代,社会秩序发生了重大变化。材料表明( )
A.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在全球确立
B.工业革命导致了家庭单位的解体
C.社会革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变化
15.根据1910年对各国股份公司和联营公司的统计数字表明,英国有五万家股份公司和联营公司,每家公司的资本平均不足100万马克;而德国则有五千家股份公司和联营公司,每家公司的资本平均超过300万马克。这表明( )
A.统一之后的德国现代化发展迅猛 B.德国生产与资本集中度超过英国
C.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D.英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超过德国
16.普京认为,发展数字经济,从规模上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上看,都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正如1920年有作家对列宁关于俄国国家电气化计划的言论表示怀疑,在他与列宁见面后改变了自己观点并表示,无产阶级领袖“看到了未来的世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B.信息科技关乎国家未来
C.数字经济受到各国重视 D.国家未来在于技术创新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厂是机械化的生产,而机械化生产不允许任何一处的工作懈怠,因为一个环节任务的积压,都有可能造成全厂工作的停滞,这是工厂主不能允许的。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
——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二 “我刚刚从英格兰回来。在那个国家,伟大的成就……我或许该说是难以置信的成就……已经取得。英国的经验成功证明了被灌输了同样精神、抱定同样目标的个人联起手来一同工作会造就何等伟业。但是,这幅图景还有另一面:商品实际生产者-那些真正的工人,而不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人-的处境,并不值得羡慕,尽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成千上万的英国工厂的工人没有一个拥有哪怕一小片土地。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但我们可以)。即使这些美存在于英格兰,它们也会被从成千上万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给遮蔽。”
——摘编自韩德森《费希尔和他的工业英格兰日记(1814—185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这一制度对工业生产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社会“图景的另一面”的具体表现。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
——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主导产业纺织业上所取得的优势,长期居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并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据此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总是抵制创新。英国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这种路径依赖事实上阻碍了英国企业家对新生主导产业的追求,而自由放任政策则使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有机化学、电力等新的主导产业市场领先地位的角逐,在这些新的行业,英国发展迟缓非常明显就是明证。
——摘编自邓久根、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迟缓的原因。
19.[工业革命与近代社会]
材料一 工业革命焕发 出的巨大生产力,不仅使英国走进了富裕的现代社会,而且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妇女而言,工业革命使妇女以自由、独立的身份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将以前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妇女从这狭小的天地中解脱了出来。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高了英国妇女的地位,为她们争取真正的男女平等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英国妇女地位的实质性提高,是以她们作为个人直接参加广泛的社会劳动为前提的。大工业也扩大了女工的活动范围与社会圈子,锻炼了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增加了她们的阅历,开阔了她们的政治眼界,从而使她们大有收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材料二 18 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 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发明 概况
风筝、飞机 相传中国的墨子用木头制作了一个风筝,称为“木鸢”。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上绘有人们放风筝的情形。13世纪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将风筝传入欧洲。美国的莱特兄弟制作了双翼飞机造型的盒装风筝,用来实验在飞行状态下的飞机控制原理,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了飞行梦,人类从此开启了飞翔时代
听诊器 1816年,法国医生雷奈克找人制作了一根空心木管,后将其分为两段,并以螺纹旋转连接,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由于听诊器的发明,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
移动支付工具 移动支付指使用手机完成支付或确认支付,而不是用现金、银行卡或支票支付。2021年中国银联发布的《2020 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2020年平均每人每天使用移动支付3次
提取表中信息,围绕“科技与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主雇用的大批童工主要来自教区和贫苦的工人家庭,负责教育贫穷儿童的教区,为了减轻负担, 就把儿童当作商品卖给工厂主,因此材料中的“教区徒工”反映的是当时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A项正确;当时英国的社会结构并不复杂,排除B项;工业化进程有利于近代教育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至21世纪初,已发现的类似东汉牛耕图有60多处”,可知,东汉时期,牛耕图分布范围较广,说明牛耕技术得到了推广,B项正确;仅从牛耕图,无法得出政府政策状况,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牛耕技术的推广,并不是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排除C项;材料是通过牛耕图,反映牛耕技术的推广,并不是绘画风格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依据四幅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①是适应机械化耕作的近现代农具;图②的铜铲出现于夏商时期,不早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图③的铁犁铧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图④的石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因此先后顺序排是④②③①,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4.D
【详解】材料通过提供一系列对比的数据,表明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粮食,解放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即为工业革命提供助力,D项正确;英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A因果倒置,排除A项;“决定”过于绝对和夸大农业革命的重要性,排除B项;小麦的原产地在西亚,很早就已经传到欧洲,且广泛种植,C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进入工厂的工人原先多为手工业者或农民,不熟悉现代工厂制度的规章,对于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的概念区分不清,且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工厂管理体制跟不上发展速度,导致工业盗窃频繁发生,这反映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社会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C项正确;导致工业盗窃行为发生的原因不是工业化,而是工业文明建设的滞后,排除A项;这一时期英国已经由手工工场进入工厂阶段,材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工厂管理的不足,排除B项;材料重点阐述了工厂中的工业盗窃,而非城市中的犯罪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现代理论物理学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昔日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解崩溃”、“然而,再没有比这个观点更为谬误的了”可知普朗克认为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解崩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科学理论应该是连续发展的,D项正确;“经典力学错漏百出已经过时”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现代物理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科学理论的连续性,无法得出量子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上半叶(埃及)。据材料“阿里抓住这一时机,组织力量培植优质的长绒棉”,可以看出埃及领导人阿里,抓住时机,发展本国特色的经济,C项正确;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效益,是改革的一部分,表述不完整,排除A项;阿里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改革所涉及的对外贸易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世界。根据材料“现代工业愈发达,男工就愈受到女工的排挤”说明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女性与男性一样有就业机会,即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女性的自由与解放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A项正确;工业化消除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别,“消除”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女性解放源于走出家门参与公共事业”的表述错误,生产力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女性的解放,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女权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9.(1)C
(2)D
【详解】(1)由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的身份由技工转为科学家,说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加深,C项正确;发明者的身份影响研究成果,非决定,排除A项;科技创新仍然需要生产经验,排除B项;有的时候生产经验比科学理论可靠,排除D项。故选C项。
(2)工业革命前后,女子在家庭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女子越来越走出家庭,步入工作岗位,获得经济地位,因而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城市化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人口流动,排除B项;男女平等并未实现,仍然存在性别歧视,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铜工具的数量大多集中在刀、锛、斧、凿四种工具上,因而从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铜具应用的行业分布不均衡,B项正确;铜工具的数量大多集中在刀、锛、斧、凿四种工具上,其它工具较少,说明青铜工具并未普及,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材料所述内容仅仅是工具的材质,不能说明农业的精耕细作,排除C项;仅仅是铜工具数量的统计不能说明金属冶炼铸造技术日趋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晚唐时期。根据材料曲辕犁的出现和改进,可以控制耕作的深浅,标志着我国的耕作技术成熟和基本定型,D项正确;曲辕犁最早在长江流域普及,排除A项;中国古代受制于小农经济,生产技术没有出现根本性的革新,排除B项;曲辕犁和地方割据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由题干可知,橡胶的普及依次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些事件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表现,B项正确;“专业工匠的研发”无法解释16世纪橡胶的传入和20世纪的产业链形成,排除A项;题干未明确提及奴隶贸易和种植技术的作用,排除C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至宋代。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先秦至宋代农业生产中采用不同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工程或者灌溉工具,据所学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工程、灌溉工具的变化能体现精耕细作,C项正确;兴修水利只是材料中一部分,材料没有突出兴修水利,排除A项;同理,耕作技术只是材料内容一部分,材料没有突出耕作技术,排除B项;材料不能直接得出古代农业注重生产效率提高的信息,材料仅仅涉及先秦至宋代农业生产有关耕作技术、灌溉工具、水利工程,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但后来工业革命不过花了短短两世纪左右,就将这些单位粉碎成了原子,许多过去和家庭的社群功能现在都被国家和市场取代,社会秩序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知,工业革命削弱了家庭和社群在社会中的作用,市场成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引起社会结构变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影响,未体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在全球确立,排除A项;工业革命没有导致家庭单位的解体,而是取代了家庭和社群提供常用产品和服饰的功能,排除B项;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0年(英国、德国)。据本题材料“根据1910年对各国股份公司和联营公司的统计数字表明,英国有五万家这类公司,每家公司的资本平均不足100万马克;德国有五千家这类公司,每家公司的资本平均超过300万马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股份公司数量多,但资本较低,德国股份公司数量较少,但资本较高。从而可知德国生产与资本集中度超过英国,B项正确;1871年德国就已经统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进行数据对比,不能看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排除C项;材料并未进行数据对比,也不能得出“英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超过德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正如1920年列宁认识到电气化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一样,普京也认识到数字经济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数字经济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而没有体现世界经济竞争,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俄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而没有体现各国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没有涉及技术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
17.(1)特点:机器大生产;生产过程采用生产流水线;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工作时间长,实行倒班制。
作用: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任答两点)
(2)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环境比较恶劣;传染病、职业病严重威胁产业工人的健康: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对立越来越严重。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工厂是机械化的生产”可以得出国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机器大生产,根据材料“一个环节任务的积压,都有可能造成全厂工作的停滞”可以得出生产过程采用生产流水线,根据材料“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可以得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根据材料“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可以得出工作时间长,实行倒班制。
作用:对工业生产的作用可以从管理、效率和效益入手作答,材料“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带来的影响是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带来的影响是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表现:根据材料“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烟雾给遮蔽”可以得出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比较恶劣,材料“成千上万的英国工厂的工人没有一个拥有哪怕一小片土地”可以得出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材料“商品实际生产者……那些真正的工人……尽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根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传染病、职业病严重威胁产业工人的健康,这些消极方面反映到社会层面,导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对立越来越严重。
18.(1)原因: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上的前提条件;海外的扩张与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使英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富的廉价原料;英国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积累了技术条件。
(2)原因: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大量资本输出到海外,导致技术革新迟缓;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飞速发展等。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根据材料和所学,应从政治、资源、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多角度思考。根据材料一“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政治背景,得出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上的前提条件;由材料一“优越的自然资源”,结合所学可知,海外的扩张与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使英国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富的廉价原料;根据所学可知,英国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由材料一“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可得出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积累了技术条件。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根据材料二“占有广大的殖民地市场,据此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可得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获得规模报酬的利润;由材料二“英国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可得大量资本输出到海外,导致技术革新迟缓;由材料二“自由放任政策则使英国在国家战略上放弃了对钢铁、有机化学、电力等新的主导产业市场领先地位的角逐”得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飞速发展,超过了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9.(1)表现:妇女身份独立;妇女能直接广泛的参与社会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
原因: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议会改革的推动;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广大女性的争取和努力。
(2)特点: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工人集中生产统一分工;生产过程始终被严格监督;注重奖惩。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对妇女而言,工业革命使妇女以自由、独立的身份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将以前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妇女从这狭小的天地中解脱了出来”可知,妇女身份独立;根据材料“英国妇女地位的实质性提高,是以她们作为个人直接参加广泛的社会劳动为前提的”可知,妇女能直接广泛的参与社会劳动;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高了英国妇女的地位,为她们争取真正的男女平等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可知,妇女逐步取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原因:根据材料“工业革命焕发出的巨大生产力,不仅使英国走进了富裕的现代社会,而且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从议会改革的推动;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广大女性的争取和努力等方面分析原因。
(2)特点:根据材料“18 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 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可知,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根据材料“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可知,工人集中生产统一分工;根据材料“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可知,生产过程始终被严格监督;根据材料“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可知,注重奖惩。
20.示例论题:科技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发明了木鸢,放风筝因此成为古代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莱特兄弟利用风筝原理做出了飞机模型,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为后来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世纪初,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的听诊器,增强了胸腔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应运而生,推动了贸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
总之,科技发明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从古至今的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回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的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和时代变化的影响进行比较,得到论点,即科技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然后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上述的观点进行论述,同时要注意在论证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每项发明的出现的时代背景写清楚,例如,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这一时期新的动力内燃机被发明了出来,内燃机的重量大大减轻但是动力却更加强劲,这才将风筝原理应用于人类的航天事业,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最后得出结论科技发明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