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50张PPT+2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共50张PPT+2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原始社会的解体
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目录
目录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1、原始社会
思考:原始人如何获取食物?在那个时代小伊一个人能生存吗?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人类的童年。
(2)两个发展阶段
①旧石器时代(绝大部分时间)——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出现,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1、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
1、原始社会
(3)生产力水平低下
(4)生产关系
①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②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③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④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两平两共”
决定
(4)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氏族制度
生产工具的改进 大大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 , 剩余产品出现
氏族 为单位的 共同劳动 被家庭为
单位的 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 由氏族公有 转归家庭私有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5)原始社会的解体
兄弟们,铜器是我造的,所以我就自己用了啊!你们想用你们自己造!
我种地的效率高,和你们一起种地平均分配很吃亏,我家想要一块地自己种!
想不想和我一样打出很多粮食?想不想吃饱穿暖?那你们就得听我的!
1.人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关于私有制的确立和奴隶制国家产生的历史顺序推导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奴隶制国家产生
C.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奴隶制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D.私有制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产生→生产力发展→奴隶制国家产生
随堂测验
B
2.近年来西汉高等级墓葬,如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满城汉墓M2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馆墓等,都出土了数量相当多的漆器酒具。从目前考古发现情况看,身份等级越高,墓葬中酒具的出土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装饰越奢华。由此可知,西汉时期( )
①等级森严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②女性深受夫权的束缚和支配
③酒具的精美程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④地主阶级生活奢靡,占有一切生活资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随堂测验
A
2、奴隶社会
材料一: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氏族成员做放牧的奴隶,称为“牧竖”。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古希腊的阿提卡半岛上曾到处竖着各种各样的债务石碑。石碑上记录着某年某月这块土地抵押给某人,以及债务的数额和偿还期限。土地抵押完后,如果还是无法清偿债务,债务人就只得把自己连同妻儿一起作抵押。结果,偿还期限一到,债务未能还请,不仅土地落贵族之手,而且债务人全家都沦为了奴隶了。
看材料 议一议
1.运用上述材料,说明奴隶主与奴隶产生的过程。
战俘是奴隶的来源之一,还不起账的穷人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原始社会解体后,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出现: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地位。
2、奴隶社会
(1)阶级
①含义:阶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集团。
②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人类社会出现的最早的对立阶级)
剥削地位
被剥削地位
思考:那么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生产关系是什么样的?还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吗?
2、奴隶社会
(2)生产关系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奴隶社会
(3)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奴隶主
奴隶
剥削、压迫
反抗
奴隶制国家:奴隶主为保本阶级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注意: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
2、奴隶社会
(4)生产力
奴隶社会矛盾如此激化,究竞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思考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城市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体力劳动和脑力
劳动的分工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总结
奴隶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究竞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1)奴隶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的进步
(2)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1.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的正确选项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随堂测验
B
2.以下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国家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③国家最早是在原始社会出现的 
④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随堂测验
B
3、封建社会
新式生产工具(铁制工具、牛耕技术、水磨、轮犁等。)
生产力提高
新聿怀政治 www.
奴隶反抗斗争越来越多,他们破坏劳动工具,造成新式工具无法广泛使用
(旧的生产关系)
战争频繁、田地荒芜、城市萧条
阻 碍
开明的奴隶主
改变剥削方式
释放奴隶
把土地分为小块交给破产的平民或者奴隶耕种
缴纳地租,承担劳役
新的生产关系
适合并促进
3、封建社会
3、封建社会
(1)生产力提高
铁制农具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进步,水利事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和城市发展起来。
(2)生产关系
①地主占有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农民占有少部分生产资料,甚至是少俩土地(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
③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贷、苛捐杂税,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
3、封建社会
(3)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优点)
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 生产积极性 , 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看材料 议一议
1.结合上述材料,农民为何会有“八苦”?
2.“八苦”的背后隐藏了地主阶级剥削农民哪些方式?
3、封建社会
(4)封建国家的统治方式
①经济剥削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②政治压迫
封建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
③思想钳制
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金字塔”型的等级制度
3、封建社会
(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①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②矛盾外在表现:
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
大规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结果:总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1. 《诗经》中描述了奴隶们的穿着状况:“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
①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④奴隶劳动时不会使用生产工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随堂测验
A
4、资本主义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
(1)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封建社会衰亡)
(2)生产关系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1、含义:就是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
2、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备的基本条件
4、资本主义社会
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开办企事业必需大量货币作资本

资本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马克思
4、资本主义社会
思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吗?
(4)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①原因
经 济 上: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优势
思 想 上: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阶级基础:劳动人民
②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错误
4、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③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材料 :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和他女儿的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父亲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看材料 议一议
结合上述材料与时代背景,任何理解矿工和他女儿的对话?
4、资本主义社会
(5)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经济危机
①基本特征:
生产过剩。即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产品显得过剩。
②主要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4、资本主义社会
③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经济危机
总结
(1)基本特征:
生产过剩。即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产品显得过剩。
(2)主要表现:
①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②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
③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资本主义社会
(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①是什么: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③地位和影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思考
资产阶级所采取了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这会让资本主义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③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弊端,没有办法根治。
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能得到基本的生存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两个阶级的矛盾会不断加深尖锐化。
⑤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⑥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种趋势不可避免。
1.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能够证明马克思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文艺复兴 ②“三角贸易”
③鸦片贸易 ④克莱武在印度掠夺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随堂测验
B
2.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牧场主将牛奶倒入大海,将奶牛大批杀掉;农场主将土豆翻入地下当作肥料,拿玉米当作燃料;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工人失业,失去收入来源,只能靠领取救济金存活下去。这种现象体现了(  )
①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购买力降低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③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④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随堂测验
C
课堂小结
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异同
①相同点: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都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现象。
②不同点:
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人身自由,工人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的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易错点辨析
1.部落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2.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5.在封建社会,农民一无所有。
6.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7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替代是历史的进步。
8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逐步向实物地租过渡。
9.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再跨越,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
10.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11.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
有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