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框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树人中学 张春明part one01Enter the relevant introduction here, as brief as possible.5/5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为的指南。时间 会议 大会主题1982 十二大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十三大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92 十四大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7 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002 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 十七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12 十八大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7 十九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22 二十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阅读表格,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的共同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都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开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政体 政治制度社会主义 公有制 按劳分配 无产阶级专政 一党制资本主义 私有制 按要素分配 资产阶级民主 多党制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1)标志: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3)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中共七大1945年2002年2017年1997年2007年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七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不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时间 主题 主要内容 历史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小组合作学习三分钟,通过查找课本,完成下表,稍后请学生代表进行回答。(1)时代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主要内容①工作中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②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等。(3)重大意义/卓越贡献成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1)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98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2)主要内容: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意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知识拓展(3)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后)(200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主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2)主要内容:①抓住重要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3)意义: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知识拓展(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八大以来 )(201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主题:(补充拓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意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理 论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回答了) 作 用(贡献)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989)党的十六大以后(200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党的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科、习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邓、三、科、习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习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三、科、习)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最新成果:习提炼与总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主题作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结合课堂练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part four02Enter the relevant introduction here, as brief as possible.5/5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议学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梳理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必由之路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任务奋斗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2. 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立足基本国情基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自信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发展观2. 意义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第二次飞跃)。行动指南补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第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各项具体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保障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保障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1.组成部分2.形成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 习近平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基层治理等各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 习近平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3. 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p40相关链接4.制度优势的重要性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②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③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化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形成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地位 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物质力量,不起决定作用】(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四者内在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道路自信是表征制度自信是根本理论自信是灵魂文化自信是源泉如 何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part four03Enter the relevant introduction here, as brief as possible.5/5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 何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邓小平理论创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的十二大开幕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堂小结易混易错易混易错1.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矫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矫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矫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矫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课堂练习A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②它回答的时代课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宜之计④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3.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